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四十章 城堡(17)

铁十字 第二百四十章 城堡(17)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不过,空军第17集团军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由于连续两天发生大规模战斗机交战,出于安全起见,第四航空队停止对坦波夫轰炸,利用这段极为宝贵的时间,布良斯克方面军不但全数缩回坦波夫,还拼命构筑了不少街垒工事。当然空战的损失结果是隐瞒不住的,很快就报给了莫斯科。

损失之大连斯大林都惊动了,准备亲自过问空军问题,就如同当初他每天过问伊尔-2强击机的产量一样,他让人招来原先分管空军的副国防人民委员、上个月刚出任空军总司令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大将,一见面就劈头盖脑地问道:

“诺维科夫同志,前线损失如此巨大您知道否?”

“我完全清楚,实际上我反对他们这么蛮干,不过您知道的,现在调配空军集团军、发布作战命令的决定权并不在我手里,空军司令部只是起协调作用。”对方平静地说道,但平静下蕴藏的不满让斯大林忍不住皱起眉头。

“你还是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德国人那一套,搞空军独立建制、独立指挥?”

“这……”诺维科夫也有点踌躇,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后面半句他是赞同的,但一旦前面扣了“学习德国人”的帽子,这话就不能说了,他虽然政治斗争经验不算丰富,但起码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只好避重就轻地解释,“空军配合方面军司令员参与作战理所当然,接受大本营和总参谋部指挥也完全没问题,关键是有关作战任务应该听取空军指战员的建议,不能盲目乱来,更不能套用陆军作战方式到空军上,列伊捷尔同志对这次空战的期望就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

“那您说说,坦波夫空战到底犯了什么原则错误?”

“不应该出动大编队机群与德军主动空战,战斗机部队应该以多队伍、小编队、大范围的方式掩护伊尔-2强击机对地面发动突击,以空中游击战迫使敌人疲于奔命,目标不是敌人的战斗机或轰炸机,我们主要进攻目标应该是敌人装甲部队。”

“那为什么德国人的进攻目标不是我们的装甲部队呢?”

这问题诺维科夫就不好回答了,他总不能明摆着告诉斯大林:德国人用不着费心费力攻击红军装甲部队,他们光凭装甲力量足够扫清红军了。

斯大林问了半天没问出他所需要的东西来,又觉得诺维科夫说得有一定道理,挥挥手示意对方停止就这个话题的争论,问他如何能改变空军敌强我弱的局面。

这一点连诺维科夫也没招。战争初期,红军普遍采用的i-16战斗机性能落后,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飞行员成批阵亡或被俘虏;战争过了两年,一线红军总算拥有拉5、雅克9这些还算不错的飞机,但飞行员素质却大大下降,很多人按德国的标准来衡量距离航校毕业的合格水平都差得老远——顶多就能把飞机开起来,会对准目标开火,连降落过程都颤颤巍巍让人很不放心。

这种素质的飞行员目前占了红军飞行员多数。由于工业能力下降与资源限制,为保障产量,这些新飞机采用了很多粗劣配件和木结构替代品,整体无故障时间不超过50小时,但可怜的飞行员们连这50个小时都飞不完——大多数飞行员的飞行生命不超过12小时,第17空军集团军的战斗力严格说起来还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

东线双方飞机损失比一直维持在1:7至1:8之间,当初德军飞机月产量不到苏联一半,同时还要分心北非、西欧战事时都能占据主要优势,等德国将产量提升到3000架每月(差不多相当于苏联月产量)并加大战斗机生产比例后,原本在东线神气活现的伊尔-2强击机就遭到重创再也恢复不过来了——虎式坦克固然拿伊尔-2没办法,但bf-219却能轻轻松松击落伊尔-2。如果不是空军第17集团军飞行员平均水平还可以,装备又大多数属新锐战斗机,交换比远不是150:800能打住的。

但当斯大林把诺维科夫的意见转告总参谋部时,却遭到严重抗议。

“总书记同志,不是我推卸责任,更不是总参谋部胡乱指挥,集中使用该空军集团军力争夺回制空权的方针是我们一致讨论并认可的,归根到底还在于目前空军战斗力不行,飞行员素质也差一些,所以才有较大损失,但我们能因为损失过大就不打仗了?”朱可夫反驳道,“不管怎么说,德国轰炸机至少消停了两天,让布良斯克方面军成功撤回了坦波夫并有机会构筑防线,如果按诺维科夫同志的意见,我们去打敌人的坦克而不管敌人飞机,敌轰炸机照样能把我们炸得损失惨重,如果坦波夫都丢了,我留着这个空军集团军给谁用?”

“德国人坦克大概在2500辆左右,按诺维科夫同志的意见去打坦克的话,我们能打掉多少辆坦克?300?500?我从未听说一次大型战役仅通过强击机就能摧毁300辆坦克,就算是这次消灭了500辆又如何?敌人照样还有2000辆。”华西列夫斯基的语气又快又急,口气很不中听,“说到底还是某些空军同志贪生怕死,不敢和敌人刺刀见红,只想去打坦克——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最糟糕情况下,敌人坦克也不会对我们的飞机构成威胁。”

库茨涅佐夫跟着补了一刀:“总书记同志,我一直分管海军,不太懂空军,但英、美、德三国空军力量强于我们显然是事实,只听说他们发展战斗机或轰炸机的,没听说他们把空军作战重心放在对地攻击上,一支空军连制空权都不敢去争夺那还叫什么空军?”

斯大林听后脸上阴晴不定,最终什么都没说,只示意三人退下。

诺维科夫不知道当初一时口快给自己惹了多大麻烦——他以为出动大编队作战是列伊捷尔一时头脑发热,没想到是大本营点头过的,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库茨涅佐夫都赞同这个意见,他一句“瞎指挥”把三人全骂进去了,其他人当然要奋起反击。

如果事情仅仅到此为止,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诺维科夫运气显然背到家了。当天夜里,斯大林担任空军少校的儿子瓦西里忽然回来了,理由是代表集团军向大本营汇报最近工作情况,实际上是集团军司令员放瓦西里去见自己父亲,同时想为集团军多要些补给和装备——斯大林儿子出面谁敢不买账。

当斯大林问起儿子对这件事看法时,瓦西里眼珠子一转,轻轻巧巧回答道:“飞机尤其是战斗机造出来肯定是为了对付敌人的飞机,不过诺维科夫司令员说得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很多飞行员技术不行,打飞机挨不着边,打坦克或许更适合,但将老飞行员用于打坦克就是浪费。”

前面还算中规中矩、两不得罪,但下面跟着的话就耐人寻味了:“空战经验只有面对面交战才能积累,越是勇敢的飞行员越容易活下来并取得战果,您看我,到现在不也击落5架敌机算王牌飞行员了?如果我只敢躲在后方打坦克,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王牌飞行员呢?”

瓦西里关于击落5架的战果当然是真的——这种事没人敢谎报,问题是在他上天执行任务时,旁边都有一堆优秀飞行员保驾护航,然后又把最容易击落的目标让给“皇太子”打,偏偏斯大林本人位居中枢不知情,还以为儿子进步很快。

这几句话一说,诺维科夫在斯大林同志心中一下子就和“妥协动摇、有畏难情绪”等联系在一起了,面上虽然看上去一如既往,但印象这东西一旦坏了是很难弥补回来的。

莫斯科本还准备把继续将空军第2集团军也调过来,但巴格拉米扬报告突击部队面临空中威胁十分严重,希望过6月1日再转场,华西列夫斯基考虑再三,认为中央方面军同样要紧,何况坦波夫对空中力量的需求已不再那么迫切,便决定只从莫斯科方向再抽调2个航空歼击师给列伊捷尔,然后暂时放弃坦波夫上空制空权。但他绝口不提巴格拉米扬的请求,只告诉列伊捷尔说因为上次空战损失过大,是诺维科夫极力反对所致,气得列伊捷尔在司令部里骂了一下午诺维科夫。

眼看俄国人不上当,莫德尔只能让部队先将缺口围起来,但对于要不要根据原计划立即进攻坦波夫,负责包围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却发生了分歧。鲁道夫-施密特上将认为应该趁红军立足未稳的机会发动猛攻,尽早把城市拿下来,而莱因哈特认为坦波夫虽然防御体系不算严密,但毕竟也有20多万人马。一周之内不可能打下来,不但白白浪费向南进攻的时间,还会折损装甲集团军宝贵的坦克力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