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春醒(完)

铁十字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春醒(完)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斯大林眉毛一扬,目光立即扫了过来,伏罗希洛夫连忙将粮食生产的情况汇报了一遍,着重描绘了饥荒的可怕,听完后,这些布尔什维克领袖们一个个进入沉默状态。

他们都是经历过1932-1933年大-饥荒时代的,那一年因为农业集体化狂飙突进,乌克兰农民以减少播种面积等方式进行消极抵抗,结果全苏粮食产量一下子从9000多万吨掉到6000万吨不到,而为了换取发展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机器,对外粮食出口维持甚至还超越了上个年度,最终导致全苏饿死800多万人,光在乌克兰就有500多万人。

现在的情况比当初更麻烦,整个乌克兰粮仓丢光了,粮食产量掉到只有大-饥荒时代的一半,虽然需要供应的人口比十年前要少,但人均粮食产量大大低于饥荒时代,所有人都在盘算后果——这意味着入秋前青黄不接时会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情形,伏罗希洛夫虽然没说数字,但他们算得出来:倘若粮食产量没有大规模提升,至少要饿死1000-1500万人。

现在全苏每人每日的平均热量摄入只有600-700卡路里(德国本土是2500),这是非常低的数字,持续下去几乎就等于饿死(作者注:在现代人运动强度如此小的情况下,正常男性一般一天需要摄入2000-2400卡路里,正常女性是1800-1900,一天什么也不干光躺着就消耗1000左右的卡路里),大强度战争状态下,苏联工人每天劳动时间早已超过14个小时,这点食物根本无济于事。

而军队对粮食的消耗更大,德军此时给士兵的口粮维持在2800-3800卡路里之间(没有作战任务时按低标准发,有作战任务时按高标准发,像胡贝老爹这样一天吃5顿的人超过5000卡路里),而红军基层官兵1942年以后的口粮补给就没超过2000卡路里的。

“您觉得应该怎么办?”

伏罗希洛夫迟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虽然他也是元帅,还有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军校,但指挥打仗这件事上顶天了他也只配当个军长,连布琼尼也比他强——至少后者还能指挥个把集团军。他过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补充道:“我觉得应该把草原方面军、中亚方面军都压上去,和德国人在高加索打一次大规模决战,然后……”

铁木辛哥一听就急了:“不能这么干!这两个方面军根本还没准备好,强行把他们压上去只会给德国人送战果,我们……”本来他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但看到斯大林那严厉的目光朝自己投射过来后吓得把后半句缩回去了。

其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理论上说起来无论铁木辛哥还是伏罗希洛夫都是对的,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这时候可不能轻易表态,谁知道斯大林同志自己怎么想。

最后还是军事观点占了上风,因为斯大林本人也不看好红军能在高加索平原挡住咄咄逼人的德**队,他最后咬牙切齿地下达了命令:“让秋列涅夫同志坚守格罗兹尼10天,以便拆解采油、炼油的设施设备,至于其他工业设备和物资,能运走的全部运走,不能运走的全部炸毁,一点都不能丢给德国人!”

“至于我们的粮食和物资供应,您负责去和美国人谈,一定要把情况和他们说清楚。”他静下心,转过头对莫洛托夫强调道,“请告诉罗斯福总统,苏联局势危在旦夕,如果美国再不加大援助力度,我将被迫与德国人媾和——不管怎么恶劣与屈辱的条件!”

莫洛托夫点点头表示听懂了:斯大林同志不是真的要议和,而是要用议和来逼迫美国人。

“现在形势很严峻,大家再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库兹涅佐夫沉吟一下后说道:“军事问题我暂时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但粮食问题我突然想到几条意见供大家参考。”

听到向来管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对粮食问题居然也有高见,大家不禁好奇起来,一个个坐直身体洗耳恭听。

“第一点,我们在乌拉尔山新工业区附近是有大片荒地的,这些土地开垦出来之后也会有不错的收成,我见过几个中国兄弟党的同志,他们说去年中国抗日根据地遭遇了日军前所未有的封锁,同样面临粮食危机,但依靠垦荒度过了难关,我觉得这可以学习和借鉴。”库兹涅佐夫前面半句还好,紧跟着半句让所有人都迟疑起来,“为鼓励垦荒积极性,我想请斯大林同志发布一条命令:以家庭为单位垦荒、耕种的土地暂时划给私人管理,5-7年甚至更多一些时间不收回也不上缴收成,春耕很快要开始了,如果动作快一点,还有希望开垦一批土地。”

大家倒吸一口冷气——虽然挂了垦荒的名头,但这是标准的分田到户,别说大清洗时代,就是政治最宽松的新经济政策时期都不曾这样干过。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斯大林,只要后者稍微露出一点不同意见,他们立即要痛斥库兹涅佐夫“痴心妄想”——这可不是落井下石,这是小骂大帮忙,完全是为了他好,否则传开去之后库兹涅佐夫不死也得脱层皮。

斯大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脸色变幻了很久,似乎在进行艰难抉择,但最后还是明确了态度:“我看可以,只要家庭中有人在军队、政府、工厂中效力,在完成正常工作之余他们可以去垦荒,相关土地管理关系8年不变,国家也不收税,不过口粮之外的其余粮食必须全部卖给国家。8年之后我们再商量这批土地的处置办法。”

大家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伏罗希洛夫马上紧跟了一句:“这些新土地将来还是可以继续走集体化道路的。”眼看斯大林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伏罗希洛夫不由得为自己的“机智”叫好!

“第二点,我们可以想办法进口一些粮食——除美国外,其实我们还有其他渠道。”

“是什么?”众人好奇起来了。

“我们可以从蒙古征收粮食和牲畜,通过中国同志从新疆等地购买粮食,通过阿富汗从印度运粮食,甚至还可以从日本买粮食。”

关于蒙古方面的“征收”手段,大家心知肚明——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征收”,这是需要出动机关枪征粮队的!至于从中国购买粮食,有人提出说中国布尔什维克党大概不会拒绝,但要通过“新疆王”盛世才的地盘,恐怕有些麻烦。

布琼尼狞笑着说:“有什么麻烦的,这事情我来办!请斯大林同志给我一个骑兵军,哦,最好再给一个坦克旅,不用t-34,轻型坦克就行,新疆的粮食我给您运过来。”

斯大林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莫洛托夫有些急了:“这会破坏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你是说蒋政权?”斯大林摇头道,“随便他们怎么想,我只要粮食!布琼尼同志,您有完成任务的把握么?”

“当然。”

“我给您1个骑兵军,2个坦克旅,您打算弄多少粮食?”

“10万吨……20万吨!不,至少30万吨!”

“那好,您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从中亚军区抽调兵力!”斯大林威严而又不失果断地说,“您去找盛世才——他是联共党员,这是党交给他的光荣任务,如果他配合,他可以当中央委员,如果他不配合……”

“坦克会教育他配合的!”

“至于第三条。”斯大林又将目光投向了莫洛托夫,“英国人这半年来答应给我们的物资一直还欠着呢,反正印度洋航运中断也运不出去,让他们通过阿富汗给我们运来,数量不能太少……”

莫洛托夫苦笑着答应下来:斯大林同志脾气上来了可不是好事情!

前几条大家赞同也好、理解也好就这样过了,但面对最后一条,斯大林自己也皱起眉头:“日本能卖给我们粮食?”

“日本控制的满洲粮食产量相当丰富,我们要收购30-50万吨应该不成问题,况且有《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在,外交沟通是有渠道的,关键是我们能拿出什么给日本。”

“是啊,能拿出什么呢?”大家犯难了,机器、设备、军火苏联自己也缺,不可能拿来给日本,本来可以提供一批石油进行交换,现在红军自己也缺油,这条路走不通。

“不要通过东京,直接和日本关东军沟通,给他们的高层送一批古董、毛皮和家具,这些我们还有很多,另外……”斯大林想了想,“我批准动用一些黄金和珠宝。”

“有个问题,有一批满洲抗日游击队跑到了我们这里,关东军方面一直在和我们交涉,如果……”

“有多少人?”

“几百个吧,现在远东军区手下训练……”

“由于我们缺少粮食,部队调动、巡逻受到了极大限制,某些时候就算日本兵越界干些清剿的事我们可能也管不过来,不是吗?”

大家心头一凛,这大概是换取日本答应卖粮食的条件之一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