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醒(8)

铁十字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醒(8)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虽然霍夫曼对挪用古德里安的物资表示了内疚,但无论是他还是施佩尔,甚至古德里安本人都万万没想到这举动反而打乱了非洲英美部队的作战计划与部署:3月上旬,非洲集团军顺利完成对摩加迪沙和索马里其余地区的占领,开始对肯尼亚东北沿海走廊发起进攻,德军装甲部队势如破竹、驰骋疾进,巴顿带领部队且战且退,想把德国人放进来打。

一开始似乎也成功了,到3月25日,德军已越过塔纳河谷东段的维图和卡乌一线,并与美军前哨进行交火,巴顿第一次领略了德国人的装甲战和虎式坦克,古德里安第一次领教了美国人的防守反击与空地协同。双方各自给了对方较高评价:巴顿认为德军装甲部队战术娴熟、虎式坦克威力确如传闻一样厉害,而古德里安认为美国人各部队相互间配合比英国人有章法得多,特别是空地协同相当不错,步兵轻火力尤其凶猛。在实地缴获并试用美国人的m1加兰德步枪后,古德里安终于明白元首为什么要淘汰k98而换用g43步枪——即便快速增加的子弹消耗给后勤供应造成了更大压力。

非洲集团军更喜欢的战利品还是美国推土机——谢尔曼坦克,在德国装甲兵眼里,谢尔曼坦克打仗的水平真的只能说很一般,被击中经常变成一个火球,但作为勤务坦克却异常好用,改装后无论是推土机、挖掘机还是架桥亦或吊车,比用t-34或4号坦克改装的车辆都好使——因为谢尔曼坦克发动机功率高达500马力,拆除炮塔后剩余功率最大,比4号坦克要高不少,机械可靠性又强于t-34。

在非洲战场上,地雷是让所有人都十分头疼的东西,有“万能改造”天赋的德军最喜欢把谢尔曼改造成扫雷车。由此,在德军内部进行战况汇报时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说到缴获“推土机”或“扫雷车”多少辆,不懂行的人看了一头雾水,只有前线官兵官兵才明白这说的其实是谢尔曼——只要底盘与动力系统完整就行,炮塔是否完好无关紧要。

但就在双方准备进一步大战时,古德里安忽然不复一开始高歌猛进的态势,玩起了进两步退一步的招数,从摩加迪沙到卡乌800多公里的路程,德军用了不到20天就走完,但从卡乌到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马林迪那130公里的路却足足走了一星期,4月初才进行有效占领,然后又迟迟不向100多公里外的蒙巴萨进攻,弄得英美联军七上八下、十分紧张,不知道德国人又在憋什么坏招。

非洲战区的高层比历史上在北非登陆成功后那种洋洋得意的心态要谦虚得多——那一次因为骄傲自满、贪功冒进被隆美尔在凯塞林山口一顿教训,由于从印度洋战役后英美部队一直被撵着打,再加从北非和埃及撤退下来的澳新士兵一个劲渲染德军强大,美军转而变得十分保守,得了患得患失的毛病,哪怕如巴顿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与德军交手过几次后也承认要慎重对待。

面对画风突变的局面,非洲战区指挥部伤透了脑筋:想进攻怕打不过德军和沿海可能出现的轴心舰队,想后退放弃蒙巴萨又不甘心,只能憋足了劲防守,而这是个相当消耗耐心与意志的过程。

古德里安倒是想进攻,只因他的补给品被隆美尔挪用了一半,短时间内积攒不起进攻所需的物资,所以暂时只能停在原地不动。

非洲集团军的补给一般走海路在摩加迪沙登陆,然后依靠近1000公里的公路运输送往前线,随着战线越来越往前延伸,受距离限制,补给难度越发加大。本以为拿下马林迪后局面会有所好转,结果发现港口设施还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不但能力有限,还被美国人破坏殆尽,根本没法使用。唯一的指望是尽快拿下蒙巴萨并恢复通航能力,这样运输船能直接停靠港口,但后勤受限后,他只能望着100多公里外的蒙巴萨叹气。

美国的物资与补给虽然远比德军丰富,但遇到的问题同样是运输受限,大量物资装备都堆在南非,一发子弹、一颗炮弹、一桶汽油都必须依靠飞机从南非空运而来。即便是物流能力强如美国,面对这种局面也大感棘手。这段时间为阻止、迟滞德军进攻,装甲力量不足的艾森豪威尔被迫动用大量b-24\b-25进行空袭,而这些轰炸机平时与运输机一起承担物资运输职能,投入越多轰炸机执行作战任务,就越少能投入力量进行运输,更何况德军空军力量也不弱,非洲集团军不但能得到从奔巴岛上起飞的飞机支援,后面还有加兰德指挥的战斗机联队。

空战结果总体是美国吃亏,尽管美军轰炸机有p-47\p-40的掩护,但面对德军由fw-190和bf-219组成的战斗机部队损失依然不小,短短半个多月的空战,美军损失了70余架战斗机和60多架轰炸机,而德军飞机损失不到40架。而且由于空战大多发生在德军战地上空,被击落的德国飞行员最后大部分都获救了,论飞行员(组)的损失,德军只有美军的10-15%。

一边是飞速增长的消耗和不断带来的战损,一边是越来越少的运输和补充,这段时间让艾森豪威尔差点愁白了头发。他很清楚自己的弱点——装甲部队不是德国人的对手,完全仗着空中力量才能与德国人打个平手。可空军力量的损失实在是太惨重了,虽然他的飞机比德国人多,还能得到南非源源不断地驰援,但论飞行员的素质和水平就不是德军对手,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南非飞行员投入到毫无意义的绞杀之中。随着时间推移,南非飞行员的比重越来越趋于上升。

对南非最高领袖、英国陆军元帅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来说,援助非洲战区的英美军队一开始是为了盟国道义,但到现在已是直接为保卫南非而战——他认为轴心解决非洲战区的英美盟军后下一步就是向南非进攻。

其实有一点艾森豪威尔不清楚,目前南非的物资输入也受到极大影响——为满足特纳的a 进攻计划,美国已在调集目前手头全部能投入使用的护航航母,南非的航运线路已没有护航航母伴随,而德军在得到亚速尔基地之后,破交能力快速增长,运往南非的船队变得很不安全,每10条船平均要被干掉3条,即便美国有众多自由轮可用,但人员损失却承受不起,况且南非目前堆积的物资暂时用不完,而英国对物资需求更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定暂停对南非的运输,专心致志保障大不列颠的物资需求。

巴顿也曾猜想德军是否因补给不足而暂停,很想发动一次主动进攻,但这显然是非常冒险的行为,一旦判断有误、进攻失败不仅会消耗美军目前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储备,还可能对蒙巴萨防御带来消极影响,艾森豪威尔权衡再三后拒绝了这个建议,仍以保卫蒙巴萨为目标,就连拉姆斯登也不支持这种冒险。所有人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蒙巴萨始终在轴心海军威胁之下,更值得也更容易坚守的是内罗毕而不是蒙巴萨。但蒙巴萨却不能不守——目前它对盟军没有意义,对轴心却意义非凡,一旦轴心控制住蒙巴萨并疏通航运,将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上岸进攻,那非洲战区一定是要完蛋的。

在双方都暂时无力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除了空中激战,战场暂时变成了装甲侦查兵们的天堂。双方小股侦查部队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夜里德军经常用装甲车摸进去侦察美军阵地,mg42只要稍微一开火,立即就能召来几十上百倍的枪炮攻击;而美国人吃过几次亏以后,也用吉普车或者装甲车去摸德军阵地。

4月3日晚上,第501重装甲营营营长是吕德尔少校被召唤进了古德里安的指挥部。

“长官,有任务?”

“确切地说,是明天晚上有任务。打算从你们营抽调4辆状态最好、射击准确性最高的坦克在夜里发起一次武装侦查,逗一逗美国人……”

“好啊,这没问题。”吕德尔先是满口答应,然后反应过来,“我们?夜里?虎式坦克?”

“有问题么?”

“武装侦查的话,他们不如装甲车灵活,夜里视线也不好。”

“不要担心,这次有新装备。”

一听说有新装备吕德尔就兴奋起来了,能被长官郑重其事推出的肯定是好东西,然后他看到了几辆奇形怪状的“推土机”,目瞪口呆地问道:“就这个?”

一旁的工程师露出了骄傲的神情:“长官,请允许我向您郑重介绍,这是帝国的最新科技产品——猫头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