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九十三章 身不由己

铁十字 第九十三章 身不由己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1943年3月2日,隆美尔元帅带着由大德意志师、维京师、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等精锐部队构成的德国中东集团军主力和两个伊朗步兵师来到了距离大不里士不远处,在他们面前是梅佐夫中将率领的红军波斯集团军。半个多月前,他用闪电一般的速度从伊斯法罕直冲德黑兰,顺利吃掉了进退失据、应对失当的红军部队,夺取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并促使伊朗加入轴心阵营。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从大本营预备队给他抽调了近卫第11重型坦克旅,全部装备最新式的kv-3坦克,秋列涅夫从高加索方面军又抽出3个师又2个旅的援兵,帮助梅佐夫将波斯集团军的兵力重新提升到13万人以上。

就在所有人以为隆美尔会高歌猛进、持续进攻时,他却放慢脚步,慢慢从德黑兰带兵前往伊朗西北部重镇大不里士,从伊斯法罕到德黑兰的300多公里路程他只用了一天一夜,而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的这400多公里他却足足走了半个多月。这速度让梅佐夫大大松了口气,忙不迭地利用这个时间整顿防线、梳理部队并补充物资。

虽然隆美尔一再劝巴列维留在德黑兰听捷报即可,但执拗的皇帝非要跟着来看收复伊朗国土。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德军进军速度完全可以再快一点——不仅因为路上没有任何敌军的阻拦,还在于补给和物资供应线非常畅通。

由于轴心控制了印度洋制海权,目前有大量船只往返于亚历山大港与阿巴丹港口,然后通过伊朗境内的铁路系统为中东集团军提供补给。对隆美尔而言,这条运输线的速度与容量比当初在北非沙漠中苦苦挣扎时要强得多。在伊朗政府的动员和号召之下,伊朗民众用驴、马等各种各样的牲畜车帮助德军从火车站向前线搬运物资。各条道路上都出现了机械化的现代运输与传统畜力运输相混杂的局面,虽然挤得满满当当,但整体却是忙而不乱。

得益于当初在阿巴丹港的缴获,无论是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还是古德里安的非洲集团军都获得了相当充分的燃油供应,施佩尔从国内紧急派遣了得力的工程师与工人赶赴阿巴丹炼油厂对英军撤退前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预计4月份——在缴获燃油用光之前即可恢复生产。根据乐观估计,随着修复工作的逐步推进,阿巴丹炼油厂产能会从100万吨逐步恢复到全盛时期,不但中东地区的作战部队没有燃油供应的后顾之忧,连东地中海方向的部队届时都能享受这个优势。

在丢失印度洋制海权后,英、美潜艇试图以印度西海岸和南非有关港口为基地进行破交,但轴心货运货船基本沿着海岸线行进,再加上沿海反潜巡逻机与索科特拉岛上的反潜力量,潜艇暴露几率远比大西洋大得多。破交代价很大,成果却很小,面对付出9艘潜艇沉没后只换来一艘7000多吨货轮的战果,盟军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所以,巴列维很想问隆美尔为什么走这么慢——这问题憋在他心里很久了,他觉得再憋下去自己会闷坏的,他相信隆美尔肯定不是因为畏战才走这么慢,一定有其他自己不掌握的原因,可具体是什么,不但他想不出来,他身边的参谋和将军也不得要领。

“这就是困扰陛下很久的问题?”听完巴列维的问题,隆美尔忽然笑了起来。

“是的,是的……”巴列维恭维道,“元帅用兵别具一格,我们实在想不通、想不透,这个……如果不涉及机密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

“如果是前两天,我可能会拒绝回答,不过今天就没问题了。”隆美尔让副官取来地图,耐心为巴列维讲解起来,“陛下请看,这里是巴统,这里是第比利斯,这里是巴库……”

“等等……”巴列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问的是大不里士啊。”

旁边的高斯也笑了,掏出铅笔在地图上刷刷画了3个箭头,分别指向刚才隆美尔说的这三个地方。

巴列维看着箭头的出发点无一例外全是土耳其边境后的地段,终于反应过来,跳起来吃惊地问道:“土耳其准备参战了?”

“土耳其已秘密动员了十天,有关参战决定不是今天夜里就是明天清晨宣布。”隆美尔笑道,“我之所以带着部队缓缓前进,就为了向对手施加压力,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把兵力调遣到大不里士周围来,这样后续纵深的兵力就会不足……”

“我懂了,我懂了,只要土耳其出兵,截断敌军退路,这些部队就被您和土耳其部队包围起来了,一个也别想跑。”

高斯微笑着点点头:“陛下,这个月您就可以收复全部伊朗国土了。”

3月3日凌晨4点,土耳其外交部长忽然不顾外交礼仪,直接闯进苏联大使的府邸中,对睡眼惺忪、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大使宣读了宣战书,并宣布有关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之人而予以驱逐,对方愤怒地想要抗议些什么,却被紧接着的下一句话惊呆了:“你可以给莫斯科发电报,告诉他们我军15分钟后即将发起进攻……”

4点15分,收到告警电报的莫斯科还没来得及将警报传给前线,50多万早有准备的土耳其陆军从边境冲出,其中还包括从南线德军克莱斯特集群中抽调出来的,由沃尔特-温克少将率领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他们在前几天的秘密动员中换上土耳其军服骗过了对面的俄国人,现在担当全军的进攻矛头。

在陆军进攻后不久,天色放亮之时,蛰伏许久的德国轰炸机群从摩苏尔和土耳其境内起飞,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苏军军事目标炸得一片狼藉,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这次轰炸机群中有大量sm-79轰炸机,在墨索里尼表态要“贡献”更多力量后,意大利空军不但向直布罗陀方向抽调了200多架飞机,又向中东和土耳其方向调遣了300多架飞机,主力全是bf-109战斗机和sm-79轰炸机。

出于可理解的原因,德军机群放过了巴库油田区。

9点钟,土耳其部队占领第一个目标:黑海沿岸的巴统,傍晚5时,土耳其人冲刺到距离第比利斯不到50公里的地方,该处红军只有3个建制不完整的师,全部能开动的坦克不超过20辆,而他们面临的土耳其部队至少有12万,打头的还是德国步兵师;深夜11点,土耳其部队在德国装甲师的率领下,快速截断了大不里士红军退往亚美尼亚的道路,距巴库油田还有300多公里。

遭遇突然袭击、后路被断的梅佐夫乱了阵脚,忙不迭向秋列涅夫求救,没想到后者也是一片焦头烂额,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境内一片混乱,通讯中断、建制混乱,上级不清楚下级部队在哪里,下级根本不清楚自己面对的敌人有多少。全都处于不知所措中,那些去年夏天强征入伍的部队甚至还没等开打就军心大乱,向来与俄罗斯族离心离德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裔的官兵要么趁机发动叛乱要么向平时看不顺眼的军官打黑枪,根本找不到有组织的抵抗。

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平时对红军畏惧不已的土耳其官兵发现敌人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之后,胆子和野心开始膨胀,居然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从徐徐推进变为展开大规模穿插。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之所以能打得这么顺利,一是因为突然袭击占了便宜;二是因为温克带领的突击集团群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打掉了红军中最有抵挡力的部队;三是因为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全被梅佐夫抽调到大不里士方向去了,土耳其人面临的只是三流甚至不入流部队。

梅佐夫中将惊恐地发现,大不里士一线的10多万兵力已处于土耳其军队和德**队的前后包夹之中,如果不抓住机会及时撤往阿塞拜疆和巴库,很可能会被完全包围,但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十万多人只要稍微露出一点慌乱,对面的德国人立即会凶猛地扑上来将自己咬死——他现在完全处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中了。

土耳其伊诺努总统下令出兵并对苏联宣战完全也是身不由己:在德国屡战屡胜并刻意拉拢的刺激下,土耳其军官团的“爱国热情”早已激发出来,等到德国在北海战役取胜,并雷霆般地占领亚速尔,英国方面连半点反抗余地都没有后,军官团关于出兵的渴望终于按耐不住了。

情报系统告诉伊诺努:军官团认定是总统身边的文官体系在阻挠参战,已有人在组织兵谏并准备“清君侧”,连总统卫队中都有不少人参与了串联,这让凭军队起家的伊诺努感到了恐惧,绞尽脑汁之后,他走出了这无法回头的一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