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十章 俄罗斯的冬天(5)

铁十字 第二十章 俄罗斯的冬天(5)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ps:今明两天都在外地出差,更新会不定时,万望海涵。

红军在1942-1943年遭遇的空军危机除资源与生产能力不足、飞机性能差距外第三个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飞行员素质。

面对战争的迫切需求,很多红军飞行员只训练了50-80个小时就拉出来实战,他们接受了最基本的飞行和作战技能培养,但有关相互配合、保持队形、采取合理战术、排除故障等训练科目却少得可怜。俄国人的逻辑简单而粗暴,掌握了基本技能就上去飞,每参加一次战斗就是最好的训练过程,活下来就是胜利——就增长经验与能力而言,作战1小时比培训20小时还有用。

而他们的对手,通常是在德国国内训练了250个小时,有着完整的各级教练机培训经历的飞行员——虽然这个培训时间相比大战以前已压缩了很大一部分(德国新飞行员最初与美国飞行员一样,培训时间超过350小时),但仍强过红军那些连训练都不完整的飞行新手。在身兼空军司令的霍夫曼要求之下,9月份之后的东线飞行员队伍同样进行了重大调整,那些创纪录的功勋飞行员被一个个抽调回国,或是到学校担任教官,或加入本土航空队对付英美飞机,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例,留在东线的基本都是击落数字不破百的人员,他们经常带着一批刚毕业的新手出来作战。

新飞行员大都喜欢开bf-219,因为他们习惯狗斗、喜欢狗斗,经常因为与对方缠斗而忘记作战任务,bf-219尤其适合他们,而老手通常更喜欢bz战术。因此,在东线上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新手辛辛苦苦追杀、纠缠了半天,他的长官或者资深战友仅仅用一个轻巧的扑杀就解决了对手。

根据霍夫曼拟定的轮换制规定,各航空学校毕业的新飞行员一律加入东线作战,然后从东线抽调资深飞行员赴西线参战。在航空学校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航校是第一训练阶段,东线是第二训练阶段,只有在东线完整出勤并作战五次以上才算是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这样一来,东线的红军菜鸟没有变成德国王牌飞行员刷成绩的地方,反变成新手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的场所,由于飞机产量和航空学员比历史多得多,德国空军得以维持了较高的出动频率,同时也能承受了更高的损失。这项政策的好处在9月、10月还看不出来,甚至比以前更被动,等到了12月、1月时,效果就比较明显了——红军飞行员逐渐陷入了被绞杀的窒息陷阱。

霍夫曼的方针很明确:最好的飞行尖子抽回来当教官——加大人员培养力度;资深王牌飞行员充当西线的顶梁柱——加大对英美战略空袭的反击;一般王牌飞行员在东线带团队——用他们的经验对新手进行传帮带;新手飞行员去东线练技术——面对连培训时间都不完整的红军新手,他们有更高的生存几率与提升空间。当然,如果你连东线俄国新手飞行员也打不过,那只能说明你不配当飞行员。

从战斗机飞行员统计结果为例,进入12月份以后,苏联新飞行员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0飞行小时——95%以上的人都挺不过100个小时,而德军新飞行员的表现则要好得多,只有不到20%的人会在头100飞行小时内丧命,这意味着双方新手飞行员的交换比大致是1:5。问题不在于1:5或者1:6,只要德国飞行员能熬过这个阶段,他就可以被视为成熟飞行员,能坦然面对红军老手而不必担心。而他们的对手,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的新手。

如果他能挺过250个小时,那基本上都拥有5架以上击落记录,够得上王牌标准了。当一名德国飞行员有了250个培训小时,又有了250个作战小时后,他就开始进入成绩稳定增长阶段,在东线具备带团队的水平了。套用游戏的术语来说,东线就是一个巨大的新手村,能经受住东线的考验,就意味着度过了新手阶段而存活下来。

这种轮换方式带来的损失固然比以前一直让尖子飞行员执行任务、坚持到被击落然后再上一个新手替补来得大,但轮换中丧生的多半都是新手,对队伍整体的伤害并不太大,空军司令部就愕然发现在大批飞行员损失的同时,飞行员整体队伍的素质与飞行时间却在稳步上升。现在东线再要抓100多架的超级王牌比较困难,但抓十几架,几十架的王牌却比比皆是。

在东线培养、成长成熟,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飞行员很快就会抽调回国参加西线战事,这时候他们碰上的英美飞行员大多数拥有充分培养时间但缺乏作战经验的类型,然后这批老手又愉快地用自己在生死边缘总结、提炼出来的战术和策略来对付这些新手,能经得住东线老油条三板斧的英美飞行员可不多。而且就算德国飞行员被击落也无妨,只要跳伞后捡回一条命,过几天又能重新上蓝天搏杀,而英美飞行员只要在欧洲大陆上空被击落,除极个别被地下抵抗组织搭救外,多半只能沦为阶下囚。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伴随着飞机产量的暴增,德国空军队伍越打越强、越打越壮,东线苏德两军的作战飞机对比从8月份的3000架:9000架变化为5000架:8000架,西线英美轰炸机群的损失率一路攀升,最高曾冲破19%,在引入p-47护航机制后,损失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4%左右。与此同时,德国空军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轰炸机为主变成以战斗机为主,霍夫曼自信地宣称:“在这个世界上,排除空军因素之后的纯粹地面战争,在兵力接近前提下能击败德国陆军的国家目前还没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