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七章 Z计划(下)

铁十字 第七章 Z计划(下)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第三张图纸是日本改云龙级航空母舰的德国版,原设计排水量1.75万吨,不过采用的是开放式舰首,德国海军设计局拟将其改为大西洋舰首,其余内部设计大体参照,并按设计师要求对部分结构进行合理加固(德国人总觉得日本船不够牢),这两处改动直接让排水量增加了3500吨。由于舰首修改的缘故,德版载机数量会减少,在排水量增加到2.1万吨,增加了20%的前提下,舰载机预计仍只有49架常用 6架后备(日本是57 8)。

霍夫曼开了口:“这款中型航母我考虑建4艘,北海方向2艘,地中海与印度洋方向2艘。至于工期,我希望竣工时间是20个月,最晚不超过24个月。”

“一条要多少钱?”雷德尔紧张地问。

“1亿。”

“意大利人出钱么?”

施佩尔摇摇头:“不出,甚至意大利船厂部分设施改建和扩容还要我们掏钱,总体您按4.2亿算吧。”

两年完工,等于又是每年2.1亿没了……

“要求从3月份起依次开始建造工程,每月一艘,3、4两月本土开工,5月份开始斯特拉塞号建造工程、月份让意大利船厂完成基建后开始建造。”霍夫曼拍板道,“这是关系帝国最后能否取胜的核心军舰,必须完成,所需材料和人工由施佩尔负责调度,舰员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培养了。”

第四张设计图上场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那上面密密麻麻布置了几十门高射炮。

“先生们,这是我插手设计的新型驱逐舰,我管他叫刺猬级……”霍夫曼笑眯眯地说道。

“哈!”众人一阵哄堂大笑,元首的俏皮话太形象不过了:那上面林立的高射炮群可不就像一头将背刺全竖起来的刺猬?看得人头皮都要发麻。

“日本建成了秋月级防空驱逐舰,从防空性能来讲勉强令人满意,但元首希望我们更进一步,并亲自提出一种火炮设计理念用于近距离防空。”舒伯特换了一张新图片,上面的造型很独特,截面图看上去密密麻麻像蜂巢,对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讲心里压力很大。

“我管这种高射炮叫密集阵,是以毛瑟公司多管转膛mg213航空机炮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舰载版,虽然目前飞机上搭载还没有完全成功,但由于舰载版在体积和重量上可以放大,因此技术运用不像航空机枪这么受限,身管也可以更长,考虑将6门或8门mg213组合在一起当一座密集阵炮塔,利用电力驱动,单门每秒射速预计高达1400-1500发,炮口初速预计1050米/秒,然后组合后足以拉起一场金属风暴……”

“这款驱逐舰偏重于高射火力,远程防空是6座三组双联装共计12门的88mm高平两用炮,中程防空是多达16门的40mm博福斯高群,近距离就是12座元首开发的密集阵,至于鱼雷发射管原考虑取消,最后决定每舰只保留2具鱼雷发射管。”舒伯特解释道,“远程防空时88mm高射炮将用雷达进行指挥,而中近程防空全部利用密集弹幕杀伤——当俯冲轰炸机强行扑下来时,有多少能顶得住如此炽烈的火力?”

“另外还有一种很好的创新,空军军备部折腾出了无线电近炸引信,正在做定型验收前的最后测试,如果顺利7月份就可以用上新引信,当然目前只能塞进88mm炮弹中,但即便这样也够敌人轰炸机好好享受了。”无论近炸引信、密集阵还是雷达火控都是霍夫曼基于现状而提出来的新点子,空军对此也急不可待——如果舰载防空有了成效,那地面防空塔对付重型轰炸机也会有更大把握。

“这艘军舰的反潜性能也比较突出,我们将安装最新的对海搜索雷达、声呐和水中听音器——这些已在其他舰艇上试验过了,发现我们的u艇效率提高了5-7倍,同时还将搭载数量高达128枚的深水炸弹……速度会比z级略慢一些,最高航速35节,续航力大约6000海里/18节。”

听完舒伯特的介绍,众人立即转过头去看邓尼茨,他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这个……上次用的都是旧型号潜艇,新型号不会如此。”

雷德尔明白了,这是一艘彻头彻尾的防空反潜型驱逐舰,虽然标准排水量足有3200吨,但几乎没什么吨位用于传统舰队交战和破交,完全是配合航母编队使用的,那点88mm口径高平两用火炮连一些万吨级货轮的火力都赶不上,至少人家都开始装备105mm火炮了。

“新型驱逐舰元首要求至少建24艘,初步打算两边同时开工。”威泽尔介绍道,“其中德国本土建造14艘,意大利方向10艘,目前在船台上的z级驱逐舰如能改就改成新设计,不能改就尽可能参照该设计进行建造,无论z级修改与否,24艘数量不变。单舰建造工期要求不多于15个月,全部建造工程在3年内完成,至于价格……”

雷德尔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道:“多少钱?”

“预计4000万马克一条。”

雷德尔感觉自己要昏过去了,光这批驱逐舰就要9.6亿马克,按3年均摊,一年也要3.2亿。他不知道的是,霍夫曼其实还提出了刺猬级的放大版——开发5500吨级轻巡洋舰,但不论是设计还是船台都支撑不住了,只能暂缓。

最后终于讲到了潜艇,由于vii级潜艇进入最成熟的建造期,价格大约压到了800万马克一条,体积略大的ix级潜艇建造价格大约是1100万马克一条——这是德国为数不多的、价格低于世界水平的海军装备。但雷德尔从设计图上看到的显然不是vii或者ix级,那是一种全新的潜艇设计,相比较以往,新潜艇流线型的外观更简化,有利于减少潜航阻力。从数据得知可携带23枚鱼雷或17枚鱼雷加12枚水雷的组合,艇首有6座鱼雷发射管,火力水平也不低。

“该设计拟定为xxi级,它改进了旧有电池容量,能达到viic型的3倍,增加了水下航程并缩短了所需浮出水面的时间。该级最大优点是仅仅只需5小时的通气管充电时间就可拥有以5节速度连续潜航2-3天而不必重新充电,完全具备了高超的隐蔽特性,较难被追踪而摧毁。其水面最高航速超过16节,高于各类型运输舰或商船,续航力高达1.5万海里,可用于全球战场。”邓尼茨对各项性能如数家珍,“该舰同时还拥有特别的液压鱼雷系统,能让装配鱼雷的时间变得很短,足以在20分钟里发射18条鱼雷,如果配合新研制的g9氧气鱼雷(93鱼雷德国改进版)效果会更好。他同时还拥有目前最先进的声纳系统,在发射鱼雷时不需借由潜望镜就能瞄准,大大增加了隐蔽性。”

霍夫曼对xxi级的优点甚至比邓尼茨还清楚,历史上这款潜艇就被称为第三帝国最好的潜艇,但建造过程因为两个原因被耽误以至于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为弥补1943年春开始的大量潜艇损失而拖延了新潜艇建造时间;第二,因英美轰炸加重,迫使邓尼茨采用分段建造再组装的流程,各厂水平不一,组件经常有组装不上需弥补的毛病,耽误了建造时间。

但现在“超级机密”提前被摧毁,德国严格遵循了6-9个月更换密码的规定,英美无法通过密码破译占便宜,只能靠雷达、声呐和护航航母体系来提升反潜能力,u艇损失率上升是一定的,但不会出现历史上大幅上升的结果,同时英美空袭也初步受到遏制,不如历史上一样为所欲为,各制造厂的水平与效率也强于历史。

“价格怎么样?”

“大约1900万马克一条,大规模建造可以压低到1600万以内。”

雷德尔心里很紧张,他还不知道邓尼茨要多少,如果开口要100条,那直接就20亿没有了。

但元首并没有提数量,只问道:“我非常关心开工时间。另外,我认为剩下的那门20mm高射炮也可以取消——与飞机战斗不是潜艇的任务,您应当指望航空战列舰。”

“是,元首。我预计7月定型,然后可以投入生产,单条建造时间预计50-60天,我们可以同时开工15-18条。”

“很好,8月份必须开始新型号生产,其他型号一律停工,争取将同时开工水平提升到25条以上,时间可以放慢一点,但必须保证质量。”

邓尼茨有些着急:“这恐怕不行,新潜艇建造速度比较慢,如其他全部型号基本停工,下半年舰队数量会补不上,毕竟我们的作战范围已扩大到了印度洋,规模缺口很大……”

“数量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我已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是什么?”邓尼茨和众人一样迷惑不解,难道元首还能变出潜艇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