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五十八章 分兵(2)

铁十字 第五十八章 分兵(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现在我们怎么办?”在开罗司令部作战会议上,中东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望着一圈与会人员,愁眉苦脸地先开了腔。这位以擅长撤退而出名的将军,发现自己又站在了悬崖边上,这一次的形势比他以往碰见的都要严峻得多也残酷得多,他最为倚重的手下蒙哥马利中将已成为德国战俘营的一员,而他则率领着最后的6万人龟缩在开罗城里,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原本他对于战事还有隐隐约约的一线希望,认为只要火炬行动增援部队顺利登陆,大英帝国不但能稳住阵脚还有机会进行反攻,但等他收到坎宁安上将指挥的快速纵队全军覆灭、拟登陆支援的美国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78步兵师失去联络的消息后,他只感觉手足冰凉,世界一片天旋地转。虽然伦敦方面还在不遗余力地给他打气,但他明白反攻已成泡影,现在能全身而退就是幸福。

“侦察机显示,古德里安的大部队已在路上了,早则27日,晚则28日就能抵达开罗附近。”

“空军不试图拦截么?”

“拦截?怎么拦截?”通报消息的特德一脸郁闷,“经过连续与德军作战,空军飞机不断损失,现在总数还不到400架,其中轰炸机还不到150架,丢了亚历山大油库和沙漠地带大批机场后,燃油储备和地勤已明显不足,本以为这次增援会有大批飞机和燃油运到。结果……”

亚历山大也迷惑不解:“不是让你抽调各战区的飞机么?怎么还这么少?”

特德翻着白眼,板着手指说起来:“能抽调的都抽调了:从伊拉克抽了49架,从波斯抽了38架。从叙利亚、黎巴嫩抽了29架,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抽了47架……可飞机性能不行啊,大部分战斗机都是飓风或战斧,打不过德国人的新锐战机,每天都在持续损失。只有喷火9才能与fw-190a系列抗衡,可问题是其他地区一架喷火9都没有,埃及现在剩余的喷火9不到40架。哦。只有37架了,昨天又损失了3架。”

众人脸色都很难看,德军地面部队虽然尚未正式开展进攻。但空中进攻已打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上百架飞机前来交战,埃及空军能控制的地盘一缩再缩,飞机数量和飞行员的数量也是一少再少。

“现在连侦查都很困难。每出动3架侦察机必然会有1架被打下来。飞行员们已开始拒绝执行这种必死的命令了。而敌人的飞机数量足有1500架,他们现在什么都不缺……连油料都是步兵丢给他们的。”

“好了好了,这种话就不要再说了……”眼看特德又要因这么快丢掉了港口和油库而指责陆军,亚历山大立即阻止了他的发言,用严肃的口气说,“现在到了必须当机立断的时候。”

大家都明白“当机立断”是什么意思:在港口与运河区陷落之后,上将本人一直在进行两手准备:一方面接应火炬增援部队准备反攻;另一方面思考部署撤退事宜。很多人最初还看不惯的他的保守与谨慎,现在看来中东战区总司令的眼光远比其他人长远得多。

“可是。国内?”原埃及军军长、现被临时任命为开罗城防司令的拉姆斯登少将问,“他们有什么明确意见?”

其他人不由得一阵腹谤。国内还能有什么明确意见?肯定是要求继续坚守下去——伦敦今天上午还打来电报说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已率1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在赶来的路上,并同意亚历山大调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甚至肯尼亚的部队来守卫埃及,但这又有什么意思呢?

亚历山大没开口解释方案,只说道:“最近这几天,每天都有埃及政界、商界人士来劝说我们将开罗为不设防城市,议会议员也对我们横加指责,在外援断绝之后,我们的军需也变得日益困难。”

这是当然的,随着德军威胁的日益临近和英军颓势的显现,特别是日本舰队消灭快速纵队的消息传开之后,埃及当局态度就发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一直反对殖民当局的华夫脱党的态度更加激烈,连一贯与英国合作,素来被看作是“亲英人士”的掌权派态度也变得十分精彩:他们或是威胁,或是逼迫,或是恳求,或是引诱,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开罗英军退往上埃及甚至埃塞俄比亚,至于埃及未来的地位,用他们的话说是——严守中立!

笑话!十几万德国部队现在已进入了埃及,他们占领了亚历山大港,控制了绿洲三角洲,控制了运河区,现在又威逼开罗,还天天出动飞机轰炸、扫射。亚历山大上将很想将这些头面人物叫到面前质问他们:埃及想怎么“严守中立”?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实在犯不着与这批墙头草一般见识。

众人默然不语,在轴心控制印度洋、航路断绝、港口物资被缴获之后有关军需不足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埃及本来就缺粮,这并不奇怪。

亚历山大当初已按最恶劣情况作了准备,现在说“当机立断”不是用来说服自己,恰恰相反,是说给拉姆斯登听的——只有他一直坚决反对往南撤退且希望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开罗保卫战,哪怕将开罗打个稀巴烂都无所谓。这也是为什么丘吉尔坚持将拉姆斯登任命为开罗城防司令的缘故。

“趁现在德国包围圈还没有建立,我们撤退还来得及。一小时前,我已征得了伦敦方面的同意:第一,炸毁伊拉克方向的油田与设施;第二,允许我们退往东非。”亚历山大看着地图,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坐火车去阿斯旺,然后从阿斯旺下车再去埃塞俄比亚。”

所有人都是如释重负的表情,拉姆斯登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这些人都反对打仗主张撤退,只有自己和他们唱反调——他现在已是众矢之的了。

埃及地区的铁路呈现一个y字,开罗正好是y字的节点,一头开叉连着亚历山大和阿拉曼,另一头开叉可以去加沙和贝鲁特,再绕过去就可以抵达摩苏尔油田群和巴士拉油田群。

“坐火车撤退,能保险么?”

“如果我们安排得好,是可以的。”中东战区参谋长科菲少将回答道,“这条线路长达1000公里,只要我们挑选合适时间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比如黄昏时候秘密发车,火车一夜间可以开400公里,第二天清晨我们出动战斗机与之纠缠,哪怕德军飞机识破了我们的行动前来,只要熬过600公里,轰炸机因为航程缘故就奈何我们不得。”

“但我们有足够的车厢和车皮么?”拉姆斯登问道,“上次会议你们不是抱怨说有大量的机车和车皮落到德国人手里了么?”

“这个?”亚历山大露出了尴尬之色,用眼光示意科菲少将回答。

“车皮我们又搜罗了一些,可以先走2个师3万人——光载人够了。”

“意思是要抛弃重装备?”拉姆斯登加重了语气,步步逼问。

“装备什么的美国人会给我们的……”科菲显得底气不足,口气也软了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有生力量,然后才谈得上其他。”

“然后你们准备把重装备都留给德国人。”拉姆斯登冷笑一声,“你们是不是嫌德国人缴获还不够多?”

“不是这个意思……”亚历山大出来打圆场,“人是最宝贵的,装备什么的都可以再获取,敦刻尔克撤退我们不也一样丢光了装备么。”

“好吧。”拉姆斯登懒得继续纠缠这件事,只问他关心的内容,“只能撤两个师的话让谁先撤退?”

“考虑到澳大利亚第9是和新西兰地2师战斗力比较强,我认为他们可以坚守住阵地,因此……”科菲吞吞吐吐地开了口。

拉姆斯登一听就明白了,他的脸涨得通红,转过头去问亚历山大:“长官,这是您的命令么?”

“当然不是,大家一起商量嘛……”亚历山大上将换上了和颜悦色的口吻,话锋一转后却说道,“本土民众对第八集团军只安排自治领部队从托卜鲁克撤退的意见非常大,如果这次撤退我们再让自治领部队先走,恐怕这种反对声会更强烈,虽然都是大英帝国的军人,但……”

到这时拉姆斯登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说是开会却只来了司令部寥寥数人,而没叫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2个师的长官,原来真正的伏笔在这里!

“好吧!”他极力压抑着心头的愤怒,叹了口气后问道,“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登车?”

“我想明天傍晚出发……明天是24号,我们需要2天才能抵达阿斯旺,然后26号傍晚列车将重新返回开罗接应另外两个师撤退。”亚历山大拍拍拉姆斯登的肩膀,“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你们只需要再坚守3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