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五十六章 抱怨(下)

铁十字 第五十六章 抱怨(下)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表态太平洋舰队目前有把握战胜联合舰队其实是尼米兹吹牛:算上4艘乔治五世级,太平洋舰队目前拥有的战列舰与联合舰队战列舰数量旗鼓相当,舰只战斗力平均下来勉强也算旗鼓相当。而航母数量和联合舰队一样都是5艘,包括3艘英国光辉级装甲航母,1艘美国正规航母萨拉托加号,还有1艘博格号护航航母(博格级护航航母首舰)。本来主力舰队作战是不带护航航母的,奈何美国可用航母损失殆尽,新造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尼米兹没办法只能把博格号也拉出来顶上——该舰舰员几乎全由已沉没的列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幸存舰员担任,操舰水平倒不差。

看上去有4艘正规航母的太平洋舰队似乎比日本有优势,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不见得:博格号比龙凤号载机数量少10架,龙凤号可以跑到26节,但博格号最快只能跑17节,大大拖了后腿,在编队作战中非常要命;论舰载机数量美国同样没优势,日本舰队空母满编舰载机总数278架,美国舰队满编舰载机总数只有243架;论飞行员素质和战斗机性能,美国方仍略逊于日本。当然,太平洋舰队也不是一点优势也没有,起码3艘装甲航母防御力强,抗沉性好,在战役中价值不小。

数量也好、战斗力也好,在相对接近时才有一战的本钱,也并不等于弱势一方就无法获得胜利,否则日本就不会一口气在中途岛丢了4艘航母。但应该看到中途岛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情报泄露因素外,进攻岛屿也是主要败因——如果没有中途岛陆基飞机的数量优势和侦查能力,单纯海上舰队对决美国人很难成就以少胜多(珊瑚海战役可见一斑)。现在是美国舰队要主动寻找进攻机会。情况就反过来了,他们会面临日本陆基飞机的威胁,真打航母决战不见得谁一定稳赢。

不过,尼米兹是深刻理解“政治正确”这件事的,现在总统为印度洋和中东的战局恼火,为英国人的无能生气,如果自己再示弱。这士气和斗志就彻底没有了——这也不符合美国人的秉性!当然,他也很圆滑,只说对付日本联合舰队有把握。没说对付三国联合舰队有把握——这不是因为多几条德国或意大利战列舰就打不过,这是在委婉表示他不同意将主力拉到印度洋去,理由是明摆着的——太平洋上现在明明没有日本舰队,放现成便宜不占才是傻子。

果然。在听到尼米兹“有把握”的回答后。罗斯福脸色好看了不少,和颜悦色地问他:“目前我们在太平洋上的战事进展如何?”

“不是非常顺利,日军依然在莱城、布干维尔岛上负隅顽抗,麦克阿瑟将军认为至少还需十天才能完全拿下莱城,布干维尔岛可能还需要3-4周。”

尼米兹的回答让金上将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这回答很有技巧,没有自吹自擂地表功,反而在引导总统——暗示他太平洋作战推进情况尚可,如果能再加点力就更好。

“照这么说打到拉包尔还要一个月?”

尼米兹没声响。只默默点头,承认了这个时间。

果然。罗斯福总统很快上钩了:“既然印度洋方面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为有效利用日本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我们是否考虑将部队加派给亚洲方面?”

“这个……”大家不知道该怎么说。

金上将立即站出来力挺,他可是“亚洲第一”派,坚决反对在欧洲战场浪费太多兵力,虽然罗斯福总统确定了“欧洲第一”的方针,但他总认为是被丘吉尔这个老混蛋用花言巧语欺骗才造成的。

“亚洲缺少有力部队,而我们现在恰好有这么一支支援部队,总不能让这些部队继续回南非无所事事吧?我赞同总统将他们加派给亚洲的策略。”金上将说道,“当然,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啥也不做:让艾克(艾森豪威尔)的部队躲在南非晒太阳,把英国人的船还给他们,太平洋舰队缩回珍珠港,等我们的船厂把船造好,等海军把部队训练好,等舰队具备了压倒性优势之后然后再拉出去……”

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多吭声,金上将的话很毒——这些从军事上说是对的,在政治上却是大错特错!

果然,罗斯福换上了无比严肃的表情:“我绝不允许有这种想法,也绝不会按照这个方针去指导战略——这是耍滑头和小聪明,是懦弱、胆怯、畏惧的表现!美国人民会怎么看我们?盟国会怎么看我们?英国人虽然窝囊,但至少一直在和德国人打,打赢打输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孤立主义,缩回去就是另一种版本的孤立主义!”

“问题是,中东、印度、东非的局面该如何解决?”赫尔国务卿问道,“斯大林发来电报,非常关注中东局势,十分担忧他们在波斯脆弱而不可靠的物资渠道,希望我们有办法应对——他目前对英国人无比失望。”

众人面面相觑:现在轴心控制着北印度洋,他们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真按丘吉尔的建议把舰队抽回来决战?打赢了还好说,万一打输了怎么办?那时候不仅印度洋,连太平洋都完蛋了。

马歇尔的脸色很难看:“我不能再让我们宝贵的兵力去东非、埃及、中东给英国人填窟窿了,我甚至宁可把物资送去支援中国战场——反正日本海军主力也不在。”

“伦敦方面希望舰队先退回南非去,等待合适时机再在埃及登陆,休伊特少将已率舰队回转,但艾森豪威尔将军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样太消极,而且把希望寄托在舰队决战上很危险,退一万步说,哪怕真要打舰队决战也应该先把陆军安顿好。”

“丘吉尔会不会还琢磨着把这批部队拉去保卫印度——我实在是受够了!我们是合众国的军队,不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雇佣军!”

“哪怕固守马达加斯加也比去南非无所事事好。”

一堆人七嘴八舌地表态,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坚决反对部队退回南非并无所事事地躲在那里——陆军必须要进攻,要么和德国人打,要么和日本人打,然后坚决不去印度。

争论到最后,众人态度逐渐明朗,现在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赞同英国人的意思,把太平洋舰队抽回来并加上大西洋舰队和三国轴心海军进行总决战,打赢之后,什么印度洋制海权,什么中东问题一下子就能迎刃而解;

第二条,赞同太平洋战区的意思,将兵力加强给他们,让他们在日本舰队回援之前取得更多优势,不但要彻底占领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诸岛,还要拿下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要把战线往菲律宾方向推进。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第二条路,但几乎没人赞同选一条路。罗斯福坐在轮椅上默默地想了几分钟,深思熟虑之后才开了口:“既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那就考虑向太平洋战区增加力量。当然,非洲的事也不能一点都不管,如果英国人彻底破罐子破摔和德国人媾和,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丘吉尔不管怎么说还是坚决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如果换个人上来当首相就不一定了。”

这一点让众人怵然而惊,拉住英国这个盟友还是很有必要的,真让德国一统欧洲美国的战略就彻底完蛋了,更何况现在连轴心各国都能亲密合作,同文同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合作?英国人水平是臭了一点,但德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扶持水平更臭的意大利人,英国这个大坑还得含泪再跳下去。

体察罗斯福意思的马歇尔立即顺着这个思路提了折中方案:火炬行动中美国一共派出了2个装甲师(第1、2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第1、3、9、34步兵师),准备调第3、34步兵师去澳大利亚协助太平洋战区,其余部队考虑由艾森豪威尔带去肯尼亚登陆,然后突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一方面接应已失联的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78步兵师,另一方面争取建立东非防线并威慑埃及,如果时机合适可考虑反攻埃及。

尼米兹焦急地问:“那英国人关于索要军舰的事呢?”

罗斯福想了一想道:“应予以礼貌拒绝——太平洋战役目前正紧张进行,实在无法脱身。作为补偿,我们将大西洋舰队的阿肯色号,2艘新墨西哥级派给他们,然后再给4艘护航航母用于保护大西洋和印度洋航线,等埃塞克斯级和衣阿华级大量服役后再替换这批英**舰。这是他们要求我们去非洲登陆、拯救中东局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众人考虑了一下,认为该计划甚为稳妥。

1942年12月23日傍晚,慢速纵队接到明确指令并分兵:由艾森豪威尔率第1装甲师、第1、9步兵师沿海岸线在2条战列舰、2条舰队航母的护送下去肯尼亚登陆,努力想办法把第2装甲师和英国第78步兵师给救援出来;与此同时,剩余的2个步兵师转向澳大利亚西部城市铂斯,准备加入太平洋战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