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202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2)

铁十字 第202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霍夫曼相信,丹麦人也好,捷克人也罢,加起来不过1000万人口,正好10%比重,只要有3050年时间,基本就能彻底同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至于波兰人,他没兴趣同化他们,干脆给他们圈一个小波兰自生自灭。

小波兰相当于原俄属波兰王国部分,同时把1920年代波兰毕苏斯基政府抢到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都还给上述两国这也是斯大林1939年出兵波兰的主要目标。德国这一举动就立即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紧密团结在一起,再加上当初就从波兰拿到好处的罗马尼亚等国,等于波兰被一圈敌国包围着。

小波兰虽面积不大,人口却有2000多万(原波兰有3400多万人口),德国想方设法把其中的德意志人全部留了下来,把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还给了两国,再加上战争损失部分和迁移去非洲的波兰籍犹太人,小波兰还能剩这么多人,这也是霍夫曼最终不要同化波兰人的顾虑,人口实在太多8000多万德意志人同化1000万丹麦、捷克人还马马虎虎,再同化2000多万波兰人一定会出事。

他想方设法把波兰人全集中在小波兰上,同时组建了亲德政府,为防止波兰人将来闹事,还留下驻军20万的尾巴不过他对干涉波兰内政暂时没什么兴趣。

霍夫曼对德国未来前景有明确追求今后德国无论领土还是人口,要超过英、法、意三大强国中任意两个的组合,至少相当于三国总和的75%。

以人口论,大不列颠人口大约4400万(剔除北爱),法国4100万,意大利4500万,德国人口9700万这一条满足;

以国土论(不含殖民地和海外领地),大不列颠32万平方公里(不含北爱但包括纽芬兰),法国54万平方公里,意大利20万平方公里,德国近90万平方公里(一战领土55万余,捷克奥地利部分近20万,冰岛10万,丹麦4万多)这一条同样满足。

这样即便英、法、意抱团,德国也有能力对付之,始终占据在欧盟领导国地位。至于经济和军事力量,他要求必须超过英、法、意、西俄四国总和,唯独这样,德国世界大国的地位才算比较稳固。

按照规划,丹麦将在1945年1月份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放弃“丹麦”国号,“恢复”德意志人的荣光成为第三帝国北方省。希姆莱、鲍曼、戈培尔三个人都被霍夫曼派去摆平这件事,暗示他们可以采取一切手段“保驾护航”,三人已在他面前承诺一定“圆满”完成投票任务。

南非战役的震慑使想在丹麦搞风搞雨的美国间谍、英国(丘记)特务和其他捣乱分子意识到德国势力过大,已不足以正面抗衡,便利用丹麦的特殊局势煽风点火。

为给丹麦投票营造良好环境,霍夫曼还指示各轴心盟友公开表态支持,让外交部对中立国家四面出击。里宾特洛甫对此极为卖力,三天两头频频出访,发来的会议公报总有一条“政府坚持认为丹麦是德意志国家和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这些国家陆续将他们对丹麦的大使馆改为领事馆。

为防止美国人从中作梗,里宾特洛甫还特意通过瑞士方面发照会给美国人,威胁他们:丹麦是元首最为看重的东西,如果你们还想争取好一点和平条件,就不要在丹麦这件事上作梗!

他甚至利用出访瑞士的机会亲自给美国驻瑞士大使打电话:“如果你们再在丹麦问题上纠缠不休,德国就把火箭卖给日本,在夏威夷群岛试射!我们说到做到!”

消息被原封不动地传达了华盛顿,据说杜威气得当场在白宫办公室拍了桌子,可再气也没办法,战场上打不过德国人,说话就不响亮,明知道卖火箭是不折不扣的威胁,可他不敢冒险,万一德国人脑子一热真竖起火箭打珍珠港呢?派船队绕合恩角去夏威夷对德国而言就是1个多月的时间,哪怕参联会不知道堀悌吉已下令要尽快夺取拉伊岛的计划,也不可能对夏威夷群岛危如累卵的局势视而不见,在这种当口,任何激化与德国矛盾都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这不是自欺欺人,打完南非战役就意味着德国至少有400万军队一下子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美国消息很灵通,知道德国已在很多领域采取正常化策略,部队也在缩减,说明德国是真心在考虑停战和平的事了,真惹恼了元首,让这400多万军队扑向北美大陆怎么办?独裁者心思可千万不敢瞎猜!

所以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明明德国还在和美国在战场上打生打死,是不共戴天的敌人,美国外交系统、军方系统和情报系统对欧洲大陆上抵抗组织的支持却极大缩减国务院准备用绥靖德国欧洲政策的办法来为自己争取一点缓和。

东俄也在争取与德国关系的缓和,斯大林听从了其他人的劝告,如期解散了女兵队伍,缩减了胡子兵、爷爷兵的规模,然后大家就看到德国真开始在东线撤兵,然后还让党卫军美国师强硬插到一线,防止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借机生事。

斯大林老爹同样不喜欢美国兵和党卫军,但不得不承认,亚美利加集团军在办这些事上面还是靠谱的,然后东俄又如约启动了第二期裁军,准备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然后满心期待德国也能遵守协议,没过几天莫洛托夫就收到消息:德国在东线35后番号的步兵师将要就地裁撤,还一下子撤走了6个航空联队。不过,德军人数是减少了,但战斗力眼瞅着暴涨啊居然一下子有南非战场10天横扫100万平方公里、吞下30万大军的壮举。

对此无论斯大林老爹还是他的亲密同事们都颇为瞠目结舌,认为对事态和德军战斗力要重新评估,伏罗希洛夫同志甚至私底下悲哀地认为“我们这代人要报仇是办不到了,只能寄希望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们将来能目睹革命的红旗插到柏林国会大厦上”,不过在明面上他的调子和斯大林老爹一样高,认为布尔什维克思想红旗最终要燃遍地球,甚至总结了“一年恢复、三年准备、五年反攻、十年成功”的进度表这段顺口溜深得老爹好评,认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在12月12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伏罗希洛夫先进行了军工和内政长篇报告,概括起来两句话:社会秩序与人民生活逐渐恢复、工农业生产迅猛展开。

这两句话并不是完全的空话,相反。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观察家都不得不承认已没有其他组织能干得比布尔什维克党更好。将近1000万人口涌入、生活、居住、粮食都是极大问题,除原有住房解决一部分人外,大多数人是靠自己动手搭建窝棚入冬的;粮食配给压缩到非常低的水平,斯大林老爹和伏罗希洛夫用尽一切手段去筹划粮食,卖石油给日本换粮食,卖工业产品和部分装备给**换粮食,动用机关枪和骑兵去蒙古“筹集”粮食和牲口,逼急了连b2柴油发动机和坦克底盘都生产出来卖给日本换粮食。

在乌拉山工矿区、在远东和贝加尔湖区,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宣布执行“新经济政策”后,各种各样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本主义尾巴),工人们在辛劳12甚至14个小时后,往往还要再抽出2个小时参加义务劳动或垦荒,什么互助田、工农协作田、集体副产品田、**员模范田、共青团员先锋田一夜之间全都有了;连合作车间(其实就是私人小厂)、联合运输队(其实就是投机倒把)也有了。

由于明确所有者关系,明确产品分配,明确利益归属于流转,所有人兴致都很高,积极投身于发财致富、养家糊口的创举中,为体现党的领导、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还颇有布尔什维克特色地划定了“等级田”、“贡献田”党的干部、先进分子、模范人物可多划一块作为奖励,革命军人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

布尔什维克正式以内部文件确定了人民对小块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在电台、报纸、文件上鼓吹,认为这一举动不仅不是私有制倒退,反而是符合新形势下建设“**集体农场”的新思维,是“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新方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由之路,是马列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斯大林同志一贯高举**伟大旗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飞跃,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科学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过这种话伏罗希洛夫随便说了两句就拉倒了,他的重点在于对明后年工农业生产的估计和战备情况的汇报

完美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uu小说),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