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三十六章 1944:捷与闪电(7)

铁十字 第一百三十六章 1944:捷与闪电(7)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x-4研究时间比较早,1942年开始启动,1944年初走向成熟并完成实战打靶,不过有线制导的方式让霍夫曼不太满意,后来在其建议下转型去充当反坦克导弹,空对地的反坦克导弹用起来还算不赖,由于坦克速度比最慢的重型轰炸机飞得还慢得多,因此能很方便地加以遥控击中;

随后的x-6才比较接近霍夫曼的期望,该导弹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和红外双重导引头,全重85公斤,最大攻击范围7公里,最快速度高达1150公里/小时,最多可在空中飞行45秒,55秒后如果还未击中目标会选择自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从打靶经验看,对付时速500公里以下的大型目标,如4发轰炸机、带鱼雷或炸弹的双发攻击机都有很好效果,对付速度高,机动性能强的战斗机便力不从心,但毕竟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霍夫曼相信,只要把x-6依然采用的液体燃料换成固体燃料,再把导引头、机载雷达体系升级一下,期待中的x-8可以干掉任何活塞飞机,至于能不能打速度1000公里/小时的喷气机是另一回事,也不能太着急不是。

他想得很清楚,新武器固然有价值,但最重要的还是战术理念。战术理念不升级,光有装备改进完全是一场空,历史上两伊战争在二战结束后30多年才爆发,可这两哥们拿着第三代武器打了场二战级别的战争,惨不忍睹。

法国战役的经验教训就更明显,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当时还是2号辅佐不多的3号坦克,不但性能不如法国坦克,数量也不如对手多,但德军战术理念和进攻策略完全把敌人的认知颠覆了,当法国人还慢吞吞展开准备打一场1918年典型的防御、消耗、阻塞线战争时,德国已用上了闪电战,将对手打了落花流水,6星期就逼着法国签署了停战条约在一战中,6星期甚至还不够沙皇俄国将西部军队完全展开。

如果德国用当初的装备去和法国人打一场一战模式下的战争,无论部队多么骁勇善战,结局都必死无疑。

在巴西战役中,虽然德国有优势制海权和坦克性能优势,但如果真按克拉克的想法打一场节节推进的阵地战,别说隆美尔只有12万兵力,就是再翻一倍可能都吃不了,但德军采用先攻萨尔瓦多的策略,用火箭洗地、空中控制、舰炮压制的方式强行登陆,一下子就打垮了巴顿所部。

霍夫曼不是战术专家,但他相信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蓝军司令部,以保卢斯为代表的红军(假想敌)司令部一定能将闪电战2.0战术演练好。在他心目中,威慑、斩首、火箭、联合攻击等手段最终要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距离折叠

闪电战2.0不会再打节节推进、步步为营、层层迟滞的烂仗,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虽然南非国土面积还算庞大,但霍夫曼是将对手整体国土纵深放在一起考虑的。侦察机早就反复查看了布莱德利的部署,他依靠地形构筑了至少4道防线,把少量部队安置在前沿,主力和预备队放置在第2、3道防线上,以为这样就能挫败德军攻击矛头的锐气,他怎么会知道德国人会采取距离折叠的办法同时进攻4道防线?

第二、时间压缩

先不说一战那慢腾腾的展开速度,战争都打响了6星期,俄国人还没展开完毕,也不说闪电战1.0时代先进行数小时甚至数天的飞机轰炸,然后实施长达50-120分钟的炮火准备。闪电战2.0中时间就是一切,当轰炸机群、战斗机群开始起飞时,火箭部队已完成了准备并以迅猛而有力的速度溅落,然后是无穷无尽,一拥而上的陆航攻击群从空中开路,地面上铁流涌动,迅猛突击,以最强力量打开缺口并迅速淹没之谁给你退守第2、3道防线的时间?

第三、战场控制

南非战役制海权双方都没有,但德国有庞大的潜艇群,谁来谁死,姑且算有半个制海权;制空权,德军以庞大的空军机群、优势战斗机、新型陆航攻击群为主导;制陆权,德意志钢铁洪流就是品质保证。

在这个基础上,霍夫曼又提出了第四权制电磁权,要破坏美军在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上的能力,这个时代的电子对抗虽然原始,但已在实施且步步加强。在电磁权控制上,敌军雷达体系安排了反辐射炸弹去应付,最重要的是通信干扰机也已抵达战场。

这种被称为“超能阻塞”的体系一共拥有3套,单套功率达到了骇人的60千瓦,天线塔高达35米,干扰频段全是美军常用的通讯频段,部署在莫桑比克边境后的干扰范围能覆盖大半个南非。另外德军还让fw-190挂载了干扰吊舱,用谢尔曼坦克开发了移动干扰车,一招一式全冲着布莱德利的通信能力而去当他的部队被铺天盖地的流星雨覆盖时,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将指令传达给下面。

晚间时分,全部导弹发射结果传来,85%的导弹按预定指标实现命中,另有15%的导弹比预期还好一些。

霍夫曼特意召见了古德里安和保卢斯两人。

他先对古德里安说:“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基本不会选择在北美开战,而美国人已第二次向我方提出议和,这次南非战役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大规模陆军集团进攻战,美国人和谈的诚意是有的,但还没完全认清自己的处境,对局势始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这次战役要打出威风、达成威慑,迫使美军接受我方条件。

我知道让你们在短短3个月中就集中使用大量新武器、新战术很困难,但作为我军首屈一指的战术大师和闪电战策划者,我希望你能亲手将这套战术发挥出更高的水平。将来也许还有闪电战3.0、4.0,但我们都将渐渐老去,那时候就恐怕只做个拍手的观众而不是指挥家了。”

古德里安点头应诺:“我完全明白您的苦心,我会用心想办法来实践您划时代的作战理念。”

霍夫曼又把头转向保卢斯:“这种新战术无法保密,只要我们用,敌人就会知道。美国人完全能在将来学去,所以在研究进攻时您也要努力想防御的办法。而且您的角度和立场要尽可能低调点,不要把位置摆在德国而要摆在美洲共和国的立场上假如未来美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向美洲共和国压过来,您如何在德国本土完成战争动员前做好抵抗准备,防止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被人一口吞掉。

鉴于美洲共和国的实力,你的力量在和平时期大约是10-15万兵力,短时期内扩充极限是20-25万。这点兵力在美洲基本可高枕无忧,但面对世界大战和美国的压力,这点兵力还不够看,所以要努力想办法。”

保卢斯出任美洲共和国最高军事长官已在内部进行了明确,他更喜欢挂总参谋长职务,军衔就定为美洲共和国元帅这是霍夫曼对已是大将军衔,同时又确定不晋升德国元帅的补偿和变通办法挂其他大洲分部元帅军衔会比本土元帅低半级。

保卢斯恭恭敬敬地回答:“元首,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出办法,这两天已有一些心得,但还不成体系。”

霍夫曼点点头,对保卢斯兢兢业业的态度他很满意,不然也不会将对方从“放弃”名单上拉回来并委以重用。

“如果合成演习后你们发现还存在问题,不受11月15日的时间限制,可再往后拖一拖,我等得起,但最好不要晚于今年年底前结束战斗,因为我还需要往中美洲部署兵力,兵力现在不缺,但缺时间、物资和运力,所以必须综合衡量。你们都还年轻,将来还有机会……”

两人一愣,随即便笑起来。

古德里安今年56岁,保卢斯只有54岁,隆美尔53岁;哪怕已到陆战指挥官顶峰,人称“众帅之帅”的曼施坦因也只有57岁他本人极反感该称呼,认为“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众帅之帅都只有元首一人才配得上!”

至于其他指挥官的未来安排也基本酝酿完成:

龙德施泰特光荣退休;

勃洛姆堡二线,德国陆军总顾问;

屈希勒尔退休;

博克退休,土耳其准备请他担任陆军总顾问;

魏克斯二线,欧洲陆军总顾问;

克莱斯特二线,德属东非军事负责人;

莫德尔东欧司令部总司令,守卫西俄战线;

约德尔晋升元帅,德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

豪塞尔晋升元帅后退居二线,党卫军总顾问。

战后其他安排也基本到位:

欧洲联军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

欧洲陆军总司令:曼施坦因

欧洲空军总司令:凯塞林

欧洲联合舰队总司令:马沙尔

欧洲陆军第一副司令兼快速反应部队司令官:古德里安

欧洲联合舰队第三副司令兼机动舰队司令官:克兰克

西欧司令部总司令:隆美尔

本土司令部总司令:舍尔纳(大将)

德意志非洲共和国总参谋长:艾哈德-劳斯(非洲共和国元帅)

至于其他人事安排,霍夫曼还在考虑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