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三十三章 1944:捷与闪电(4)

铁十字 第一百三十三章 1944:捷与闪电(4)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虽弱小些,但在东线也兢兢业业、自始至终打满全场,在霍夫曼眼中都是可信赖的小伙伴比土耳其这种半路出家且自以为是的猪队友,比保加利亚、西班牙这种三心二意的“老朋友”强得多,所以请来一同观摩。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至于伊拉克、伊朗这种石油土豪根本用不着邀请观摩来震撼他们,一听有火箭这种好东西,早嚷嚷着要买,也不问价格,只缠着问交货时间,甚至表示暂时没货也没关系,钱我先付,你帮我把人员先培训起来再说,闹得施佩尔头很大:毕竟火箭现在德国自己也不够用,生产一批就消耗一批,根本没多余库存。

可简单拒绝土豪的要求也不明智,这是把钱在往外推啊,更别说这两哥们一有钱就买德**火,火箭这生意不做,以后还想不想好好做坦克飞机的生意了?

征得霍夫曼同意后,施佩尔决定先帮两伊把导弹兵培养起来,价格当然是良心价只收了4倍成本(一般军火收2倍成本),一发v2开价40万马克,一次性买100发以上打9折并附带相应人员培训。其他发射基地、发射设施另行收费。唯独有一点先说好,必须签署《导弹不扩散条约》不经德国政府书面同意,两伊不得把有关装备的技术参数和和实物转让给第三国,两国自然忙不迭点头同意。

伊拉克先甩下5000万马克,签署了100发导弹和有关设施合同,然后喜滋滋回去等接收了。

巴列维知道伊拉克的购买数后直接将数字翻了一倍,其余条款一模一样,唯独提了一个要求必须和伊拉克同时交货。

霍夫曼有时候很担心这两家将来用v2打起来,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调停能力都没有,德国怎么当大国领袖?

经过近65分钟等待,v2火箭所有工作终于准备就绪,发射车都根据指挥车的指令(包括风速、风向等等)调好了有关数据,政要们只知道他们在忙碌,却不知道忙什么。

“最后一分钟准备!”

“倒计时开始,9……8……3……2……1……发射!”

只见一枚又一枚火箭依次开始点火,瞬间就从尾部喷出火焰,刚才还矗立着的火箭拖出长长的火焰接二连三地飞上天空,速度极快,场面蔚为壮观,发射全部一次成功,既未出现哑弹,也未出现发射后中途爆炸的问题,让霍夫曼心安不少,脸上也有光彩。

为保障观察者安全,早在闪电演习启动前就着手进行防空塔和观察设施建设(当初是马达加斯加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上个月刚刚完工,别说导弹在发射场上爆炸不会被波及,就是导弹失控落在防空塔上都能保证核心区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霍夫曼敢把这么多政要招呼到这里的信心所在。

根据最高统帅部规划,由于德国本土面积不大且人口密集,加上佩内明德的火箭射程越来越远,今后新型导弹测试将主要都安排在德意志非洲共和国境内,这里面积不小、人口极少且与周围隔离,旁边就是广袤的印度洋,哪怕中途落下来炸飞也无关紧要。霍夫曼同时还希望将来德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核武器试验基地都设置在非洲,在横跨赤道线的索马里发射卫星可比在德国本土发射要容易得多。

美军心急火燎赶鸭子上架的火箭项目现在虽勉强将射程提高到250公里以上,但发射成功率依然惨不忍睹,最近17次发射只成功了4次,虽然比前一轮19次发射16次失败有所进步,但这成功率依然让所有人都摇头。

克劳泽提示道:“射程最近的火箭大约需要在空中运行大约240余秒后落地,射程最远的大约需要运行近5分钟才落地……我方在预定溅落区安排专家和观摩员共同查看弹着准确率和爆炸威力,稍后便有详细数据传来。”

随后是最高统帅部的战术介绍:“在新闪电战2.0战术中,我军将以高强度、隐蔽性的导弹饱和攻击率先攻击敌方重点防御区域,瘫痪其指挥中枢、补给节点、战略要地和重点防御区域,特别是注重破坏其防空能力,为我军紧随其后的航空突击创造机会。”

“考虑到弹道导弹价格昂贵、技术难度高,我军又开发了v3火箭,与v2超越大气层飞行不同的是,v3火箭主要在大气层内飞行,飞行高度介于2500-4000米之间,最高巡航速度可达750公里/小时以上,除喷气机外的其他作战飞机很难拦截……”

在观礼席上的伊藤整一小声问身边航空本部的一名大佐参谋:“v3和德国以前给我们的樱花飞弹有什么区别?”

“性能更好、速度更快、射程更远且精准度更高,不过在本质上都类似喷气机。无非神风特攻是有人驾驶,德军v3火箭是自动跟踪,虽然德方没说透,但我认为v3火箭也可以实现有人驾驶。”

“自动跟踪比有人驾驶精准度还高?”

“那不可能,除非在夜间、雾气、大雨等特殊气候下,人工精准性才会很差,不过……”大佐压低声音道,“培养特攻飞行员很难,帝国到现在能准确命中敌舰的特攻队员也不过只有300多名,自动跟踪武器却可源源不断生产,1枚自动火箭比1枚樱花或许拼不过,10枚自动拼比1枚樱花还拼不过么?”

在霍夫曼的命名辞典里,v3也有个印象深刻的名词蚕式巡航导弹,本来他想把“战斧式巡航导弹”这个响亮而令人闻风丧胆的名称用上去,后来又觉得名头和产品间差异太大,糟蹋了战斧的威名,便告诉佩内明德一干科学家,希望下一代更具威力的巡航导弹叫战斧,这一代就叫蚕式算了。

改良后的v3长度不到7.5米,弹体却有1.36米的直径,与细长瘦削的飞毛腿比起来显得又胖又短,称呼蚕完全恰如其分。顶着蚕宝宝们亮相的不再是大地勇士,而是全履带运载车。

现场响起了统帅部介绍员轻松而诙谐的口吻:“由于我军缴获了太多的美军谢尔曼坦克,虽然用他们打仗不行,但运输能力真不错,体现了美国人的工业制造水平,我军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其改造成了导弹发射车,此外谢尔曼车体还广泛用作架桥车、吊运车、推土机、火箭弹发射车等勤务领域,活跃在我军各支部队中,拆下来的炮塔也没有闲置,都用在西贝尔级登陆艇或地面固定防御工事上……用元首的话说,谢尔曼坦克浑身上下都是宝,可不能浪费了。”

众人都是一顿大笑,德国人战绩如何,有些时候官方宣传和冷冰冰的新闻通稿远没有见到实物那样震撼:上百艘的自由轮/胜利轮,堆积如山的m1加兰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勃朗宁重机枪,排满一个又一个足球场的美式吉普、十**卡都在充分展现德军的彪炳战绩,光谢尔曼的缴获量都要以千为计算单位,而且不同时期的各型号都有,至于美军最新锐的m6、m26、m26/sp坦克这次南美战役打完又有了缴获。

相比之下,美军手里完整的虎式坦克战利品还是最早从斯大林手里拿到的货,新增的一辆也没有,倒不是说虎式就坚不可摧,而是美军压根就没怎么最终控制战场过,所以也就捞不到完整战利品。

除一系列通过作战从英美直接缴获的谢尔曼坦克外,英国宣布停战后还交出了所有的谢尔曼坦克(既包括英国自己拥有的,也包括英国缴下的美军装备),德军拥有的谢尔曼总数已突破5000,是目前世界上谢尔曼坦克的第二大装备国,日本以1000多辆跃居世界第三。德军发挥万能改造优势,将其尽可能改造为勤务坦克,同时又以合适价格处理给了日本一批。

德军对4号坦克也进行过履带车改造,但承载力不如谢尔曼强劲,再加4号底盘还用于生产各种各样的自行高炮,反而没谢尔曼那么多空闲,因此最终放弃了改造计划。军备部专家们认为虎式底盘会是更好载体,不但可承载v3,甚至承载v2也不在话下。

随着德国换装快速推进,上万辆4号大军已开始走出国门,法国、意大利已基本掌握了制造技术,从乌拉尔山到大西洋畔,从印度洋到南大西洋,4号已开始成为欧洲、美洲、中东各轴心盟友的主力坦克,在日本也有不少装备数量。

只有英国人还羞羞答答不肯用德国货,专注捣鼓新坦克坑爹的丘吉尔和黑太子已被布鲁克元帅枪毙,基于谢尔曼的彗星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过英国人手里还真有好东西,他们拿出了百夫长(逊邱伦)原型车,单从技术指标而论已胜过虎式,与虎2基本持平,不过可靠性和生产能力很差,比德国最新下线的虎3差得多。虎3是利用新发动机的改良版,其他都有成熟基础,而百夫长却是全新开发的重型坦克,技术难度与德国最初开发虎式相当,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