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三百零九章 意外(18)

铁十字 第三百零九章 意外(18)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海军飞机众多,陆军同样不甘示弱,拿到英国格罗斯特和德-哈维兰有关技术后,洛克希德臭鼬工厂的xp-80项目快马加鞭,已完成样机制造与9次试飞,阿诺德要求本年年底开始量产,机型正式代号为f-80(注:历史上也称为流星,但英国流星是双发喷气,美国流星是单发喷气)。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另外,在德国用喷气群轰炸后,美国陆航司令部比历史提早半年多对喷气轰炸机提出正式需求。

发布的招标要求是航程大于5500公里,实用升限超过13000米,最大时速高于875公里/小时,全程载弹量不低于5吨这隐隐约约也是曼哈顿工程载具的要求。

以前美国将载具定位为b-29,但现在德国喷气机已可以轻易拦截b-29,所以必须用更高的高度和速度突防才有把握。原本有英国这个基地,5500公里可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现在没有桥头堡美国人认为问题也不大,大不了招募敢死队进行单程攻击,从纽芬兰岛起飞可覆盖整个西欧!重赏之下勇士总是有的,大不了招募一批犹太裔。

北美公司、康维尔公司、波音公司和马丁公司据此分别拿出了设计图,获得单独合同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型号分别为xb-45、xb-46、xb-47和xb-48,其中波音速度最快,已开始在b-29上展开试验。

在这一点上,霍夫曼显然没料到美国人对战略远程轰炸的执著追求,有了喷气式仍然第一时间想到4发远程这种大家伙,没去研究双发中型轰炸机走闪电轰炸的路。

实际上,空袭英伦三岛并展示先进武器除了有示威这个想法外,还有消耗美国国力、抵消美国优势的念头。在常规航空军备领域,德国虽有独特优势,但整体实力(无论数量还是飞机质量)弱于美国,之所以目前暂时能占便宜,一方面是德国集中精力发展有限的飞机型号,特别是几乎不太装备耗资巨大的4发轰炸机,节约了巨大的经费开支;另一方面是德国飞行员多年战争积累下来的巨大优势,同性能水平、弄数量时美军根本不是对手。

但这种优势迟早都会被抹平,所以必须搞新装备来强制升级实现弯道超车。在霍夫曼未穿越的年底,中国非常执着于搞电动汽车的原因就是认为自己在内燃汽车领域已追不上了,必须搞电动汽车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杀出一条血路。

展示新装备强制升级的套路是霍夫曼根据冷战经验总结出来的,冷战中军备升级就是这样一层套一层的反复刺激,但冷战局限性在于很多先进武器不能用,或者让人没有直观感受或切肤之痛。美苏代理人战争中代理方的不成熟又让效果大打折扣,以最简单的中东战争为例,苏联坦克真像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这么弱么?当然不可能,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苏联出口的都是水货或猴版,再加中东一群糙哥来使用表现好才有鬼,精良的武器在合格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出100%甚至120%的水准。别的不说,就这次防守外高加索的土耳其军如果换成是使用同样装备的20万德军在防御,怎么可能这么快崩盘?

冷战军备升级虽有压力,但紧迫感没那么强,完全可以等等,现在可是在打世界大战,任何武器都会直接影响战场表现,从而压迫对手跟上。这一压迫就会逼迫对手进入自己的节奏与轨道,直接打乱对方开发历程。

如果说航空装备美方还能保持自己的惯有节奏,那从重型坦克开发历程就能看出来美国的节奏乱套了。

两个党卫军美国师交代得十分清楚,为对抗虎式坦克,美**方迫不及待地把m6重型坦克这种不成熟的残次品拿来使用,听说还生产了上千辆之多。结果在佛得角惨败,看过实物的德国设计师对其根本不屑一顾除了那门90mm坦克炮,其他全是垃圾!

倒是谢尔曼一直被设计师们认为很不错,至少比本国4号坦克更有潜力,认为美国人完全本末倒置。如果按德国套路,一定是仿效4号g的升级方式给谢尔曼打补丁,如将其前装甲从51mm升级到80-90mm,并换装新的坦克炮这样改造后的新款谢尔曼稳吃4号g,能达到豹式90-95%的水平。

设计师们甚至还亲手改造了几辆谢尔曼,先用35mm匀质装甲给谢尔曼打上防御补丁,然后再把豹式的炮塔直接嫁接到谢尔曼身上,再适当优化一下悬挂,德版谢尔曼改造后总重量不过33吨出头,效果非常不错,火力、机动、防御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德版谢尔曼号称九折豹,这个技术水准再结合美国坦克生产能力是很可怕的,因为豹式德国自身产量不到700辆/月,而谢尔曼如果美军开足马力,月产量至少能达到豹的3倍。

在美国类似的谢尔曼魔改同样有,标准代号m4a3e2,昵称小飞象。即在普通谢尔曼坦克基础上大幅增强防护:车体下半部分正面装甲加厚为114-140mm,倾角34度-90度,侧面38mm;车体上半部分正面装甲厚度102mm,倾角43度,侧面加厚为76mm;炮塔正面火炮防盾以外部分及侧面、后部装甲厚度152mm,炮塔正面火炮防盾厚度178mm,得益于能提供500匹马力的福特v8液冷引擎,小飞象虽然达到38吨重但机动性还差强人意。

问题是38吨的小飞象显然改造过头太重了,与同为38吨的豹式相比,火力弱(小飞象还是短管75mm炮)、机动肉、防御略强,但88/l56坦克炮照样穿,就算这样魔改也挡不住虎式,所以本来很好的创意被德国人带歪了,美方没去重点发展小飞象而是去加速捣鼓42吨的m26(潘兴),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is-1身上。

m6的表现虽然从佛得角前线得到的回馈不多,但各方面都反应不好,美军直接就宣布放弃转向m-26,马歇尔下了死命令,9月份之前必须造出1000辆,然后就是各种坑,工程师、部队和工厂全都叫苦不迭。

这时候斯大林老爹又急人所急送来2辆is-1及全套图纸,工程师为其装备美国瞄准仪和相关内部设备后,一试验对比下发现居然还是is-1性能更稳定,后来甚至还换着装备了潘兴的炮塔和火炮,这下各凌乱了,同样是40吨出头级别的坦克,潘兴炮塔版is-1各方面表现稳稳压倒m-26,而且工程师表示如果美国来生产,很多细节不会像俄国人这么毛糙,甚至拍着胸口表示,is-1上那台柴油发动机可换成同样50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

于是4月18日,陆军部下达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命令,让通用方面根据生产图纸技术要求仿制生产10辆美版is-1(装备潘兴炮塔)进行全面测试,内部配件能用美国货就用美国现有产品,时间限定3个月,同时m-26继续制造,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德国设计师看不上m6,但is-1坦克他们同样认为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起码比豹式实力强。除了霍夫曼,所有人都以为is-1是苏联最新的重型坦克,而霍夫曼还知道斯大林老爹肯定还藏着is-2,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出来(朱可夫怒吼:你等着,马上拿给你看!),所以一面加快虎2的制造,一面催促虎3(虎王)终极改进。

军备部在设计师们拿出虎2设计后,也开始琢磨豹的改进当年4号能从a改进到h,豹自然同样可以。在is-1刺激下,一种给豹式安装hl230p30发动机(700匹马力)、正面主装甲加厚到100mm,同时加装红外大灯夜视装备的豹e型改进方案火速获得通过,代价是豹式从38吨增加到40.5吨,好在马力同步提升了,机动性不降反升。

同时新的虎2全部安装700匹马力发动机,甚至研制中的虎王也暂时先使用这种发动机进行样车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原本拟装备的105/l68性能没有预期中的好(海军炮,陆军不熟),设计师试探性地提出是否换装128mm口径火炮,改口径与电动双联128mm高射炮是系出同门,算是继承了第三帝国改高射炮为坦克炮的传统。

当时有128mm/l61与128mm/l55两种供选择,试验之后认为l55坦克完全可以承受,如果有hl234 发动机,或许l61也可以承受。霍夫曼顾虑到is-2与is-3的威胁,同意了该调整,顺带把狂暴者(虎式坦歼)上的那门火炮也换成了128mm口径。

于是,到1944年中期,各种历史上不存在或者未出现的武器因为各种各样的变故开始意外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