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外(4,1800票加更)

铁十字 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外(4,1800票加更)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战争打到现在,快被逼疯的丘胖子思维也开始跳脱起来,连轴心舰队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准备强攻美帝家门口且重兵把守的纽芬兰岛行动都觉得有可能,偏偏赞同的人还不少上次德国不就打了么?

不脑洞大开去想也不错,不然谁能解释这批德国佬去哪里了?

深夜时分,在大西洋上重新兜圈子兜回来,苦于找不到德国舰队的尼米茨和坎宁安也收到了有关敌情通报,两人虽不认为德国会如此托大,但也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存在极大蹊跷,决心等明天查清楚了再说。

而纽芬兰岛上的驻军当天夜里就彻底乱成一团。前一次纽芬兰战役后,美国加大了对该岛的军力投入,不但紧急新建了大批永久性、半永久性防御工事,甚至还规划多达20多座大口径岸防炮炮台,准备将纽芬兰岛特别是几个重要港口彻底要塞化。美国驻军达到了2个师,还额外安排了500多架飞机。为了防止飞机在偷袭中被一锅端,对机场进行了大范围扩建,全岛战斗机场超过15个,再加上规模庞大的运输机场,要想在一轮打击中就彻底瘫痪根本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丘吉尔对纽芬兰的兵力估计是偏少的,所谓10万人的估计只是上面纯粹的地面部队,不包括为战略运输提供保障的后勤部队,不包括守卫机场的高射炮部队,不包括守卫岸防、新建工事的岸防炮兵与工兵部队,也不包括遍布全岛的雷达、电讯、宪兵、辎重、军需等部门,更不包括海军派驻在岛上的作战力量,林林总总加起来,从美、加两国财政领薪水的军人、准军人编制超过16万。

但即便这样,大家心里还是没底,很多人都被2个德国师、8-10艘航母、6-7艘战列舰的规模吓得够呛现在英美舰队主力在格陵兰岛,tf44分舰队又刚刚离开南非,美加两国除了一点点轻型军舰和护航航母,连1艘主力舰都拿不出。

本来最近这几天罗斯福心情还是不错的:一来事务性工作都授权给了杜鲁门,后者表现卖力,各方面对他也比较认可;二来国会通过了发行500亿特别国债的议案,各大寡头们都表示会认购;三来是苏联红军的进攻势头不错,美国派驻在苏联的代表通报了“红军收复中亚、外高加索、消灭20万德、土联军的消息,目前正向高加索平原大举进攻”的消息,让罗斯福认为自己咬紧牙关拼死输送物资终于物有所值,甚至参联会内部也对苏方下一步行动有不切实际的憧憬;四来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英格拉姆上将报告,在澳新一线破交的日本舰队已经撤退了(推测为燃油和补给耗尽),护航航母保护的运输舰队终于安全抵达澳新送去了久违的物资;第五是哈里-杜鲁门前不久通过了党内初选,正式成为下一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杜鲁门在党内并不是没有对手,南卡罗来纳州的詹姆斯-f-伯恩斯就向他发起了挑战,但由于他的种族隔离主义者身份而被党内大佬认为过于保守,同时杜鲁门在华莱士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罗斯福不遗余力的支持加了不少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获得了提名;为弥补杜鲁门政治资不够深厚的缺点,党内大佬(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艾尔本-威廉-巴克利屈尊担任副总统候选人他比杜鲁门大7岁,比罗斯福大5岁,资非常深厚。再加上杜鲁门一贯的支持者汉尼根、麦卡锡等人的帮助,杜鲁门的场面也算是声势浩大。

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逃亡归来的约翰-肯尼迪在“伤势”基本痊愈后正式退伍从政并加入杜鲁门的竞选团队,积极奔走并大力造势,无形中为杜鲁门加了很多分。

共和党方面,早已内定的杜威在更早一些时候就获得了提名,两位候选人已分别就内外部形势特别是重要的战争问题发表了看法,火药味浓重,但鉴于华莱士的前车之鉴,没人敢说中断援英、援苏的想法。虽然杜鲁门的公开演讲能力不如杜威,但在当众辩论中他的气势和咄咄逼人的风格压倒了对手,《纽约时报》特意刊登了某个观察家的评论:“……杜威先生像精致而富有经验的律师,温文尔雅同时又知识丰富,我感觉是个很可靠的顾问和长者;杜鲁门先生像个铁血审计官,铁面无私偶尔还有点粗鲁,但很有担当,他们面对的选民群体我认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么多利好消息加起来都顶不过丘吉尔胡乱猜测带来的利空,当天夜里罗斯福就召集了参联会紧急会议,考虑到身体和精力,罗斯福已将行政事务性工作都交给了杜鲁门,本人除重大决策外重点主管军事,因为他认为杜鲁门对军事理解还不够深刻、过于依赖参谋。商议结果倾向性比较明确,包括他和参联会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丘吉尔的推测不太可能,但依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有人提了另一个方向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群岛当然同样也是有防备的,但该岛面积太小,兵力和技术装备不可能太多,如果德军真的出动这么大规模舰队,该岛是无论如何守不住的,光百慕大还不是最让人担忧的事,最让罗斯福揪心的是东海岸的防御,现在没有舰队守卫,可谓门户大开,德国人用不着来东海岸登陆,只要往东海岸几个大城市丢一批炸弹就够政府和参联会灰头土脸了。

在这方面,他不由得羡慕起轴心各国的地理优势来,德国地处中欧,两边拥有大纵深,除英国起飞的轰炸机对德国还能有威胁外,其余位置根本打不到;意大利在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关门再加上控制北非后更是高枕无忧;就连全是岛屿的日本,在各方向上都有小岛掩护。唯独素来号称两洋天险的美利坚在丢掉大西洋绝对制海权后,东海岸时不时面临外部威胁,本来吃几颗炸弹也正常,英国人这几年边说炸弹,连火箭都吃了?偏偏美国人民又特别脆弱,根本经不起打击,多挨几次非让政府关门不可。

这一点不是罗斯福杞人忧天,如果东海岸遭遇当初德国所遭遇的战略轰炸,恐怕民心早就撑不住了,美国人民日子过得太安逸、太舒坦以至于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差,任何针对美国本土的攻击都是政治领袖挥斥不去的噩梦。他万万没想到,他所担忧的噩梦并不完全算空穴来风堀悌吉已在紧锣密鼓部署军事行动准备去打美国西海岸,角田舰队就是在这背景下回国补充的。

“能将tf46舰队抽调回来么?”

“暂时还不能。”金上将叹了口气,“他已在向爱尔兰西部回转,准备明天去侦查敌情的具体位置,德国人消失得太诡异了。”

“那万一百慕大有事,他岂不是无法及时赶回救援?”马歇尔不悦道,“既然冰岛、爱尔兰方向都没有敌军,说明最多是虚惊一场,舰队还留在那里干嘛,早点回来才要紧。”

金上将尴尬地笑笑却说不出什么,李海叹了口气:“他必须先去侦查,确保安全无误后才能回国,否则,坎宁安会暴走。”

“好吧,这该死的政治。”马歇尔终于想起还有英人英舰这回事,整个人恨得牙痒痒。

罗斯福转过头问艾森豪威尔:“陆军增援兵力准备好了么?还是马修的空降兵?”

“两个师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增援。”

“这次如果要打换人去吧。”罗斯福叹息道,“不能总让马修冲在一线,他毕竟是中将了。而且次次都用空降师,就算再能打也被我们折腾光了,几百万陆军必须培养一些其他骨干力量。”

马歇尔老脸一红,他其实也知道对李奇微过度使用不是件好事,但看来看去只有这支部队特别令人放心,投放速度也快。不过既然罗斯福这么说,他必须有所调整,否则几百万陆军总指望几万人救火,他的位置也坐不稳。

“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兵力特别是海军兵力不够,如果在英国方向有一支舰队,太平洋上又有一支有力舰队,本土附近还有一支舰队,我们的局面要好得多。”罗斯福问金上将,“新的军舰特别是航空母舰何时能大量服役?”

“5月份有2艘埃塞克斯级和1艘衣阿华级可以服役,6、7两月每月,9月份又有1艘埃塞克斯级服役,然后从10月份开始,基本每月都能服役2艘埃塞克斯级,到年底大概能服役9-10艘埃塞克斯级。”

金上将口中这批埃塞克斯正是罗斯福当初豪言壮语“一年建设24艘埃塞克斯级”的产物,虽然中间为保障其他军舰建造出现过一点波折,但进入1944年下半年,美帝的暴兵期终于到了。

罗斯福盘算了一下,算上目前手里的力量,如果届时能有14-15艘埃塞克斯级,编成3支主力舰队的困难就不大了,他点点头,说了句令人大感意外且意味深长的话:“等哈里当了总统,你们可以帮着他把欧洲政策调整一下,或许我们不再需要大不列颠的军事力量了。”

众人一片哗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