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浩瀚大洋是赌场(续,1500票加更)

情报震惊了英国内阁,丘吉尔责令立即核实。次日,在意大利的间谍也发来消息,确实有德国部队消失,总人数在3万左右,具体番号不详为了这些消息,大c孟席斯又损失不少人手。

“你们不是说德国人只是虚张声势,不会真来登陆的么?不是说德国舰队很快就会退兵么?”在首相官邸地下室的紧急碰头会上,丘吉尔怒喝道,“现在情报如此,你们打算怎么办?”

实际上“虚张声势”才是丘吉尔的口头禅,这两天公开场合表态时都言之凿凿,仿佛他已知悉一切、洞察全局,没想到事到临头反倒是他自己先怀疑起来。

“首相,现在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份情报是不是真的。”哭笑不得的布鲁克加重口气道,“退一步说,即便是真,这等规模的部队撑破天也就是5万人,您不至于对陆军连这点信心也没有吧?”

丘吉尔老脸一红,嘴上却不服输:“不是你们说把部队和重装备摆在南部容易遭受敌军打击么?然后又是你们劝我让部队移动到北部的么?我是怕你们来不及反应!一旦给德国人找到立足之地,接下去就有大麻烦。”

“那也不至于这样,南部我们至少还准备了35万军队,随便德国人从哪个方向来,顶2-3天都不成问题。”布鲁克叹了口气,“我担心的反而是德国人不来。”

“你!”丘吉尔气急败坏,但又不能和布鲁克一般见识,便转移话题问道,“那好,你分析一下,德国人可能在哪里登陆?是西边的普利茅斯?中路的朴茨茅夫?还是东边的多佛尔?”

不等对方回答,他仿佛又想起什么,追问道:“对了,多佛尔情况怎么样,那些该死的铁道炮摧毁了没有?”

“我们正在努力……”空军总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上将(由于丘吉尔直接兼任国防大臣,所以各空军总参谋长是皇家空军最高指挥官)吞吞吐吐地汇报了一句。

丘吉尔口中的铁道炮就是德国所拥有的、数量高达16门的280mm口径k5列车炮,这种火炮在攻打直布罗陀海峡时曾亮过相,后来一直没太多表现,这次有6门突然在法国加来地区露面,经改进的43型255公斤普通榴弹射程高达63公里,如果使用248公斤的火箭增程弹射程将近87公里,从加来发射可以覆盖多佛尔周边,威力虽不如v2火箭,但胜在落点精度高、造价低,对英方构成了极大威胁。

总参谋部有一种意见就认为德军要在多佛尔附近登陆,这些铁道炮是准备用于攻击滩头阵地并掩护德军登陆展开,依据也相当充分:加来与多佛尔之间只有40多公里,登陆艇4-5个小时就能往返一次,十分便利,而且英国人也看到在加来方向有不少的地面部队和登陆艇。

由此衍生的另一种声音是,德国并不是没有火箭了,而是将火箭隐蔽起来等待登陆时一起使用,用于隔断登陆战役爆发后其余各地往多佛尔可能的支援,往伦敦发射只不过为了先行试验一下效果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布鲁克等人也认为不能完全排除,最后连丘吉尔自己都疑神疑鬼起来。

为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皇家空军出动了上千架次的蚊式、布伦海姆等中型轰炸机去对付可疑的火箭发射阵地和列车炮基地,甚至还不惜耗费宝贵的燃油动用兰开斯特4发重型轰炸机携带高脚杯炸弹去炸,但这些火炮都有极其坚固的混凝土掩体,普通轰炸机对其不起作用,高脚杯又炸不准,再加上德国空军凶狠的防空体系,让皇家空军损失惨重。

两周来,皇家空军在本土空袭中损失了1000多架飞机和200多名飞行员(部分飞机在制造厂和地面被击毁),在反空袭中又损失了700多架飞机和将近600名(组)飞行员(有部分幸运儿逃过海峡对岸或掉落在海峡中被人救起),光在加来这里就损失了100多架双发、四发轰炸机,德国空军的损失要小得多。

针对v2火箭连的轰炸效果稍微好一些,但也只取得了有限战果,英国人并不明白v2火箭真正值钱的是火箭箭体和制造工厂,他们费尽心机炸毁的发射基地和设施并不稀罕,反而浪费了油料和飞机。随着do-412的大量服役,开战一来一直凭借飞得高、飞得快而战果累累的蚊式轰炸机损失率也开始直线上升,虽然夜间防空对蚊式骚扰还没特别好的办法,可夜间英国人更找不到火箭发射基地,所以哪怕损失很大也只能白天出击。

“废物,废物……”听到轰炸效果不大的消息,丘吉尔悻悻然地骂了几句,然后又不理波特尔上将,只管问布鲁克,“你凭什么判断德军不会在那里登陆?”

“如果是多佛尔或朴茨茅夫登陆,完全用不着费尽心机从地中海调兵,德国人直接把部队推到低地国家再上船就够了。”布鲁克耐心解释道,“我担心他们去打冰岛或爱尔兰。”

“你也赞同尼米茨的分析?”

“阁下,美国人分析不无道理,假如没有舰队协防冰岛,靠岛上那8万多部队、几百架飞机能拦得住德军登陆?还是您认为6万吊儿郎当的美军加2万多的我军能顶得住5万如狼似虎的德军?”

丘吉尔无语,他很想骂一顿布鲁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论点,但又知道这是实情冰岛上的情况英国人民不清楚,英国高层难道还不清楚美国人是什么德行么?“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就是这些高层率先喊出来的。

可就算这样,英国人也不能把美军赶走,相反还要捏着鼻子欢迎美国人来,说美国人的好话,大肆渲染英美友谊如果美军不来,冰岛就要大英帝国自己防守,所需物资、装备也要英国自己想办法解决,大不列颠目前本土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去背冰岛这个包袱?自然只能忍痛推给美国土豪包养,连冰岛驻军司令官都换成了美国人,2万多英军也听命于冰岛司令部指挥。

丘吉尔深知:冰岛位置十分重要,正好卡住英加航线的关键,由不得不重视,一旦冰岛沦陷,不敢说英加航线100%沦陷,至少损失率要上升到80%以上。现在50%的损失率美国人已大叫吃不消,80%的话基本就可以宣告完蛋了。

布鲁克最后说了他的担忧之处:“除冰岛外,我特别担心德国人在爱尔兰登陆,爱尔兰人目前对我们可不太友善,而希特勒一直在放风拉拢爱尔兰人。”

众人深以为然:在霍夫曼阐述的欧盟构想中,明确表示北爱尔兰是爱尔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不列颠占据北爱尔兰完全是殖民统治行径,这种错误应该得到纠正。这让爱尔兰上下欢欣鼓舞,在精神上已把自己当做轴心国一员,也让英美进一步拉拢爱尔兰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无论英美,谁都不敢明确许诺将北爱尔兰交给爱尔兰人。

实际上在欧战爆发后头两年,德国与爱尔兰的关系非常奇怪,德军认为爱尔兰迟早会被英国所利用,所以不但派遣轰炸机在爱尔兰的四座城市投下炸弹,还两次空袭了都柏林,事后又拒绝道歉这让霍夫曼对第三帝国的脑残行径表示务必愤慨,要知道史上希特勒自杀后,只有爱尔兰总理埃蒙-德瓦勒拉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去大使馆进行了吊唁,这样一个妥妥的铁杆盟友不赶紧拉拢难道还指望获得英国人的谅解么?

后来在不列颠之战失败后,第三帝国才重新审视与爱尔兰的关系炸了对方几次后爱尔兰人也没怎么样,于是私下表示了道歉,并试图缓和关系。

而爱尔兰在面临德**事风险时还面临英国的压力和制裁,因为欧战爆发前爱尔兰政府明令禁止任何英国战舰、潜水艇和飞机进入爱尔兰境内,气急败坏的丘吉尔撤消了对爱尔兰的海上保护并并发动了经济战,还大幅度缩减了对爱尔兰的食品输出,理由英国自己也不够,并暗中阻止爱尔兰同他国海上贸易爱尔兰的粮食供应一直存在问题,之所以爱尔兰人不喜欢英国人,就是因为当初席卷全国的大饥荒让爱尔兰死了太多人。

这时候德国重新想拉拢爱尔兰,许诺提供物资和武器装备协助爱尔兰抵御英国压力,并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以派兵,但珍珠港事变又打断了这一进程,美国同意向爱尔兰提供武器装备、食物和一切工业原料,口头承诺支持爱尔兰结束分裂,条件是向美**舰开放港口进行补给,德瓦勒拉虽不情愿,但鉴于英美掌握海权而德国无能为力时他无法拒绝。到1942年,爱尔兰成为欧洲最奇怪的国家,虽然心向德国,但因内外交困而不得不为英美提供便利,同时又与英国交恶。

霍夫曼很快通过欧盟阐述改变了这种局势,并以实际行动击破了种种传言谓元首一直在等待英德合作的传言,他决心要把爱尔兰拉到自己这边来。

ps:哈哈,只欠一章加更了,月票们赶紧跟上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