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英帝国 上,6200票加更)

铁十字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英帝国 上,6200票加更)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800公斤炸药的高爆弹头、4马赫的末端速度、无法拦截甚至无法跟踪的无敌状态,构成了4月3日那恐怖的伦敦之夜。

经过连续几年封锁,大不列颠已在田间地头、道路两侧、甚至公共场所与绿化带等任何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都种下了可供食用的东西,粮食自给率逐年提高,基本上能满足国内80%以上的需要,除肉禽蛋奶类产品一直很罕见外,要饿肚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伦敦是政府重点保障供应的城市,因此一日三顿还算正常。德军发射v2导弹时正好是伦敦居民们共进晚餐的时刻,由于bbc安抚人心的广播误导,除胆子最小的家庭外,大多数伦敦人民没相信德国广播的宣传,反而认为德方夸大其词,对即将面临的灾难视若无睹,直到举家葬身火海……

500枚v2导弹给伦敦造成的破坏很大,特别是民用建筑只要挨上一发就是轰然倒塌的局面,由于是概率覆盖武器再加精度有限,除一片片变成瓦砾的居民区,伦敦好几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也在劫难逃,包括着名的大本钟、泰晤士河伦敦塔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乃至白金汉宫都遭到了攻击,好在命中的导弹也就是1-2枚,再加上这些建筑物本身还算比较坚固,因此没有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导弹落下来。召开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对策时就有一发v2导弹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附近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和震动造成的冲击让地下室里摇摇晃晃,似乎随时可能垮塌,所有人都吓得魂不附体,丘吉尔本人脸色苍白、神情沮丧,那只一贯夹着雪茄的手都忍不住在哆嗦。

喷气轰炸机什么的虽然应付起来很麻烦,但英**政高层对此并非一无所知,英国自己也在基于流星喷气机的研究基础开发喷气轰炸机,大约过个一年半载说不定也有产品问世,但对v2导弹这种超常规武器众人就只剩下骇然。

“问过我们的科学家了么?这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

“是一种远程火箭……飞出大气层再飞回来的火箭。”布鲁克元帅用手比划了一个抛物线,“大致上飞行轨迹就是这样。”

一听飞出大气层再飞回来,众人稍微有点平复的脸色“刷”地又变成惨白,他们可从未听说有什么东西能飞出大气层再飞回来的……

“我们能造么?”丘吉尔强忍住震惊询问道。

“不能。”布鲁克元帅脸上满是沮丧,“我们的科学家倒是研究过火箭,但只是科研探索,算是大气物理的一部分,但未将其当成武器来设计。目前我们基于防空需要研制了一些火箭,具体技术水平差异我说不清楚,但科学家们表示我们在该领域与德国的差距大约是5-10年。”

众人一片无语,5-10年的技术水平差异在和平时期看似差距还不算太大,在战争中就是天翻地覆的剧变5年前德国人第一次发动不列颠之战时,用的是当初还算新锐的bf-109\110战斗机和ju-88轰炸机,现在用什么?连喷气机都上场了!

“那要增加预算、加紧研究、重点保障资源需求,德国人有的我们也要有!”丘吉尔想了想又补充道,“让人注意搜寻下,看看有没有没爆炸的火箭,我们想办法仿制一些。”

艾登忍不住埋怨道:“首相,这是以后的事了,当务之急是讨论怎样才能渡过难关!”

实际上德方也防着英国人这一点,v2导弹除了触碰引信外还加装了定时爆炸引信,防止完整的实物落在英美手里。

丘吉尔瞪了他一眼,差点把“我能怎么样?我也很绝望啊……”这样的话说出来,不过硬生生忍住了,强作镇静道,“我猜测这种先进武器德国人也没多少,而且制造起来应该很不容易,否则希特勒老早就铺天盖地地打过来而不是光用来袭击伦敦。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防止德军登陆,海军怎么样?”

庞德还没开口,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弗雷泽便诉苦道:“本土舰队目前只有一些轻型军舰,顶多只能反潜,无力阻止德军舰队,几艘主力舰还未最后完工也不能使用,必须让大舰队回来……”

庞德紧接着开口道:“我已拍了电报给迪尔元帅,请他通过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机制请求大西洋舰队主力救援我们,另外,我给坎宁安上将拍了密电,万一美国人见死不救,让他带着皇家海军断然行事。”

“断然行事”是什么内涵丘吉尔当然懂得,实际上坎宁安“英人英舰”政策一实施,内阁就全知道了,而且一片叫好,认为坎宁安履行了“一个高贵的皇家海军将领的光荣职责”。丘吉尔本还顾虑会破坏英美关系想换人,但内阁没人赞同,就连庞德和弗雷泽也不支持,最后只能悻悻然做罢。

除了个人好恶外,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也决定了想法不同:丘吉尔身为抵抗派政治家,认为没有美国的支持,就凭皇家海军这点家底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去,认为不能让坎宁安成为英美合作的阻碍;而艾登和艾德礼作为暧昧派政治家,认为如果英德妥协,皇家海军在海上、船坞里的那些货色保留下来卖给德国人是能卖个好价钱的法国人不就把自己的舰队卖了不错的价码?至少比白白交给美国人强得多!

坎宁安的举动甚至连里宾特洛甫都知道了,他在谈判中表达了对坎宁安和皇家海军的“敬意”,认为这是大英帝国独立精神的象征,不是丘吉尔这种“美国走狗”可比的。由于这几个月形势发展再加上纽芬兰、佛得角战役的不利结果,英国内部的中立派(暧昧派)的天平再次向以爱德华八世为代表的妥协派倾斜,英德双方的条件和立场更加接近,原来横亘在英德和平谈判间的很多问题也解决了。

最典型的就是印度问题。当初爱德华八世提出要为大英帝国保留印度,后由于日本进攻,该条件一度修改为保留北印度,但德国表示德国对此不持立场,假如英印军能保住北印度,德国不会阻挠。但随着日本印度派遣军的节节推进,蒙巴顿连吃败仗,别说北印度,今后在印度能有个立身之地都是奢望。总算斯利姆抓住日军贪功冒进的机会在加尔各答打了个不大不小的防守反击战,但这种胜利只是昙花一现,当山下奉文重新调整部署,命令部队稳妥推进时,加尔各答的失守便不可避免。

到3月下旬,英印军连孟加拉邦的吉大港也丢了,东部海岸线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印度派遣军和缅甸方面军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而石原莞尔给山下奉文的6个师团援兵抵达后,在印度派遣军兵力已高达13个师团又6个独立战车旅团(含缅甸军),另外还有5个飞行师团。印度派遣军的总兵力规模已逼近中国派遣军,而机械化程度、装备水平远远胜过之,在日本陆军五大重兵集团中排行第二(第一关东军、第四南方军、第五朝鲜军)。

而单从装备水平来说,如果不是关东军在3月份买了价值5个多亿的德国装备,印度派遣军的装备水平是可以排第一的。

在印度的英印军总数已下降到不足12万人,甚至连盟友都开始动摇:驻扎在印度的美国陆航由于长期得不到后续补充,飞机越打越少,应付起来越来越吃力现在他们的对手已换成了大量的fw-190和bf-109\219;而为了应对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国民党借口维持西南防线,将当初派遣在印度的驻印军一万多人抽回国打内战,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但因现在国党拿不到实质性的物资补给,所以史迪威说话等于放屁,重庆根本不理他,蒙巴顿对此也无能为力。

最尴尬的属延安方面,本来要应美国要求向印度派兵2万,但由于印度航路被日本封锁,美国武器装备送不上来,即便从南非和澳洲偷偷摸摸送上来的一点物资装备也要优先补充英印军方面,所以根本不可能再为**部队提供军火,再加英国方面也不信任土八路的战斗力,最终婉言谢绝了这一派兵。而在国共大规模摩擦、内战发起后,**方面实际上也抽不出2万兵力再去印度,于是在美方的协调下,印度战区最后接受了200多名延安军事人士充当观察员美国人的面子还是要给。

延安派出的军事代表团有大量具备较高文化基础的部队中级干部充当,另外还挑选了政治上可靠的50多名京、津、沪大学毕业生充当翻译和文职,并挑选了陈赓担任团长,一来他有黄埔军校毕业资格,算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二来搞过秘密战线斗争,人头熟悉,与国党在场面交涉也能维持住;三来陈赓个性比较幽默洒脱,容易与人相处。

英国人再怎么看不起土八路,到现在这个危急时刻也只有延安表态愿意支持英方,所以从蒙巴顿以降,对这支军事代表团还是给予了应有的礼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