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逐鹿南大西洋(续,6000票加更)

寡头们早就过了轻易被煽动或蒙蔽的阶段,很多时候甚至他们掌握的信息比政府掌握的还要全面和可靠,毕竟他们还可以从欧洲寡头那打听到一鳞半爪,之所以他们默许罗斯福干掉华莱士换上杜鲁门,并不代表寡头们就不知道其中内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华莱士不行,别说不能与杜威相提并论,就连杜鲁门也比不上后者至少还有魄力和手腕,华莱士除了那点可悲的理想主义和懂些农业经济外,还有什么?

罗斯福虽然提了比较明确的对德议和条件,但寡头们清楚这里有好多条款是可以谈、可以互相让步的:比如欧洲市场问题,如果德国人开放得多一点,美国肯定也会把美洲市场拿出来,说不定大家还会成立一个贸易组织共同发财;又比如中东石油开发问题,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最好的石油开发技术,光公平贸易也能拿到一些订单,而德国在控制中东后明显也需要美国配合才能操控油价美国现在原油产量高达2亿吨,德国控制的中东连同欧洲部分刚刚超过5000万吨,假如德国不肯就范,美国将来可凭借自己的产量优势搞低价倾销,资本家就不信欧洲寡头不要美国的便宜油而去买德国控制下的贵油。

不过,寡头们毕竟不是神仙,更不是类似霍夫曼这样的穿越者,他们根本不知道中东和北非石油的供应潜力是多少。石油大亨小洛克菲勒就认为了不起10年后德国控制下的原油产量与美国齐平,同样也是2亿吨左右,这已是极快的发展速度了,但这种估计其实还不明白中东和北非到底有多少油两者相加后在高峰时期的石油产量可达20亿吨/年,而美国原油到6亿吨/年时就上不去了。

更何况,德国还利用分裂苏联的机会拿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再加上德属东非、西非,后世主要石油产区除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伯利亚三个地区外全掌握在德国手里,德国可控制全球75%以上的石油产量。就算是委内瑞拉,霍夫曼也没说一定给美国留着,以他的性格不搞点事那才是活见了鬼。

寡头们另外不知道的一点是,罗斯福通过约瑟夫知道德国向日本出售军火和物资是不可避免的,头脑灵活但政治水平一般的约瑟夫还自作聪明地拟定了一个替代方案:美国出钱购买德国拟出售给日本的军火和物资。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告诉了谈判的里宾特洛甫,谁知后者满口答应,甚至还把可出售武器的种类和单价都报给了约瑟夫,唯独产量不肯说,上面赫然包括美国人流口水的虎式坦克、me-262喷气机等装备。

产量德国不说,美国情报机构也会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进行估算,他们评估后的数字与德国实际产量间差距不大,认为德国坦克月产量大约是1500-2000辆,飞机是2500-3000架。这都在罗斯福预期内,价格他认为贵了给日本的价格是德国出厂价的两倍,对同样是发达工业国的美国来说怎么可能不贵呢?

价格可以商量,关键问题是美国没有财力买下这么多军火。

因为霍夫曼提出美德贸易不要绿票子更不要英镑,美国要么用帝国马克支付,要么用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支付,要么用其他物资和原料支付,要么用农产品来支付,除这4种手段其余概不接受。一时之间美国去哪里搞帝国马克?

黄金白银也是美国政府绝不肯输出的,当初为稳定货币,美国自己制定过法律,任何人不得持有黄金,违者追究刑事责任,怎么可能把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黄金再送到欧洲去?而德国通过对日本输出军火已前前后后拿到500吨黄金了,就算是美国肯支付黄金,美国也没这么多黄金可以拿出来参联会经过估算,认为如果德国不援助日本,凭美国现有实力大约需要2年才能彻底击败日本,这意味着要向德国买2年军火。一旦德方开足马力生产,全美国黄金储备都交出去给还嫌不够,至于其他物资和原料,美国暂时也找不到那么多可替代的东西。

约瑟夫就向里宾特洛甫抱怨:“难道就不能做些其他交换么?”

然后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又拿来一个清单,上面罗列着德国感兴趣的美国装备,假如美国同意出售可用于冲抵购买款,但内容一传到华盛顿,懂行的罗斯福就知道没法实现,清单上罗列的东西美国倒是都能生产,产量还不小,但绝不肯拿出来他们包括b-29轰炸机、p51战斗机、埃塞克斯级航母、弗莱彻级驱逐舰、lst登陆艇等,这些东西给德国倒是不难,可万一过两天德国人翻脸了又打过来怎么办?那不把自己坑死了?

更何况罗斯福很清楚,这些条件财团们是绝不肯同意的:你征了这么重的税,发了这么多的债,转过头问德国人买军火打仗?让国内的企业和资本家喝西北风?你一定是个德国间谍!所以他干脆一反常态,坚持还要继续和德国打,还要继续援英、援苏。

寡头们虽不想无条件、无原则援英,但更不想随意停止援英造成更大的波折英国是要拿来和德国交换利益的,要是很快就倒就少了一张可以打的牌。坎宁安英人英舰的事他们也知道了,这更加剧了他们对华莱士“胡作非为”的不满。好比某个史时空美国一直在扶持台湾,是美国人真喜欢台湾、一天也放不下么?当然不是,无非是养着和某大国交换利益罢了。

对于战争,寡头当然有不一样的理解,在他们看来,结束战争的前提是要能保证美国资本的核心三要素:安全、自由与市场定价原则。他们看得很清楚,假设美国现在立即按德国的要求停战,短期内财政局面可能马上会好转,但经济长期窒息不可避免。欧洲市场丢了、非洲市场、中东市场、远东市场进不去,南美传统势力范围又被德国人搅和得七零八落,今后美国资本只能龟缩在北美大陆大眼瞪小眼,万一再来几次革命和暴乱,美国布尔什维克就该上台了。

因此,于公于私还得支持政府再打一打,500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咬咬牙还是可以承受的,最起码南美的事情必须摆平这是财阀们的底线。

听到寡头们愿意出钱后,罗斯福大大松了口气,一旦金主们同意,国会那里就是走个流程而已,虽然他还牵挂着参联会召开的会议,不过他还不能马上走,至少还得陪寡头们聊聊,谈谈未来的政局和战争如何安排。

“哈里,你代我去参加参联会会议吧,先把流程熟悉起来,今后说不定你要带着他们打仗。”

杜鲁门点点头,总统这是在放权了,以前华莱士哪有机会参加会议?连赫尔国务卿也只有个别场合才能参加。

“先生们,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寡头们同意买500亿特别国债,同时还答应继续再援助英、苏一段时间,不过需要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一点成绩,否则下一次再要发特别国债就很难开口了。”杜鲁门的发言还是直截了当,“你们接着讨论,我不懂军事,我就听听。”

众人对这个消息还是比较高兴的,打仗就是打钱,没有美元怎么能打下去呢?

尼米茨介绍道:“因为舰队出发晚了,所以没能截住德军往福克兰群岛登陆,现在敌军货轮船队在阿根廷卸货,敌军舰队在巴西附近海域破交,斯普鲁恩斯将军已率舰队主力去追击,预计4天内可以接敌,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他们不太容易。”

特纳插了一句:“我怎么感觉德国人要去打巴西呢?”

“是有这个可能,已通知巴西方面提高警惕了。”

艾森豪威尔问道:“有没有这样一个可能性,这支德国舰队将长期在南美活动?我担心另一种可能,即该舰队准备截断我们与南非之间的海上联系,为轴心下一阶段进攻南非准备条件。”

“这……”尼米茨想了想,“您的问题很有道理,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德国如果要征服南非,必须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大量兵力、物资和装备,我们应该能得到提前预警。”

“报告,刚刚收到意大利方面的消息,德意主力舰队出港了,很可能又要去英加航线破交。”

“该死!”金上将恨恨地骂了一句,“有多少船?”

“3艘航母,4艘战列舰,其余是配套的辅助军舰,数量不少。”

“看来德国人纽芬兰战役中受损的军舰基本修好了。”尼米茨叹了口气,“我们现在有麻烦了。”

一直没吭声的杜鲁门忽然插话道:“除去斯普鲁恩斯将军的舰队,我们在大西洋上还有多少实力?”

“也是3艘航母(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提康德罗加号)、4艘战列舰(2艘乔治五世级,2艘衣阿华级)。”金上将苦笑,“只是,提康德罗加号和威斯康星号上周才刚刚交付部队,目前还在进行海试呢,最快也要到3月底才能正式服役!”

面对棘手的局面,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ps:最后几小时了,快被反超了,还有月票不?别藏着啦,赶紧投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