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九十五章 曙光(4)

铁十字 第九十五章 曙光(4)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就在德军高层被红军大踏步撤退的行为弄得措手不及时,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正在听取总参谋部就当前战局的整体汇报。

“经过近3周交战,我军大踏步地后退,目前已退到伏尔加河右岸地区以东250公里的位置,并与德军主力脱离了接触,从战场侦查情况来看,德军这次进攻一共投入了70-90万兵力,目前已渡河的兵力大约是25-30万人,对岸兵力大约是30-35万人,其余兵力分布在二线梯队。”华西列夫斯基用教鞭指着地图解释道,“目前没有确切情报说明敌军在进攻出发地附近还有多少兵力,我们预计在40-50万左右,除上述提到的兵力之外,德军大约还得到了30万左右的伪军协助。因此,累计敌军分布在中央战场的总兵力在150-200万之间,坦克大概拥有3500-4000辆,是敌人兵力最多,技术装备最为精良的战区。”

“撤退战役损失情况怎么样?”

“为掩护主力转移,地方部队、三线部队、游击队等使出浑身解数拖住敌军,总计损失大约在17-20万左右,重装备丢的不多。”华西列夫斯基回答得相当坦诚,“本来我们的损失还可以更小一点,有一部分官兵对苏维埃前途悲观失望、思想动摇,他们不是被德国人打败的,他们是被德国人吓倒的——开小差、溃散者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内务部队官兵化妆潜逃企图投降叛变。”

斯大林神色严峻地点点头:随着红军在战场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部队士气一落千丈,特别是前次交还德军战俘、让出列宁格勒等重大事件发生后,人心浮动,思想混乱,部队上下更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态度,只损失这点人数还算是好的——以往德军大举进攻之下经常是几十万、几十万地完蛋,这次还不到20万人,可见事前精心部署有多么重要。

“你们认为敌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还会继续向前进攻么?”

华西列夫斯基摇摇头:“非常遗憾,敌人到目前为止还非常谨慎,渡河是分批次展开的,而且前后衔接得非常紧密,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甚至于明明知道我军在快速撤退也没有选择狂飙突进的办法来进行追击,依然一步步在考虑稳扎稳打。另外,随着翻浆期的到来,德军停下了进攻的节奏,准备在原地休整。另外还有情报显示,德军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伏尔加河两岸地区推动无人区计划,将上述区域内尚余留的民众全部转移到西部国境地带去。”

“希特勒想干什么?”斯大林不解地问道,“我们并没有答应他500公里分界线的要求,这纯粹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不过无人区会给我们的战事带来麻烦。”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库兹涅佐夫插话道,“如果真确定为无人区,则我们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游击战的土壤便不存在了,失去可掩护的民众和物资,游击战根本搞不起来。”

“这可不行,游击战对我们很有意义。”

“游击战成效其实不大,从来没听说光靠游击战就能打败敌军几百万大军的,跟何况敌人还有近百万伪军作为帮凶,对我军情况知根知底而且实力不弱。”库兹涅佐夫无奈地一摊手。

这倒没有夸大,现在东方各国的国防军和俄罗斯民族解放阵线吸纳的部队大多是经过训练、身体状态良好的前红军投诚和俘虏部队,再加上有德军的指导、装备和物资供应保障,无论在装备、士气还是作战能力上都超过了红军的一般部队,或许只比近卫部队差一点。可现在近卫部队同样损失很大,再说还有更加重要的战役部署和战略要地等着近卫军,再也不能当大白菜那样无限制输出了。

斯大林放弃了就游击战问题继续与库茨涅佐夫继续讨论的**,因为这一点他本人都不太相信,之所以现在重点提及游击战,无非是为了鼓励士气而已,靠步兵轻武器就能对付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那才是神话。

“那么,你们判断下一步敌军将会采取什么动作?我不相信这150万以上的部队仅仅用来营建无人区。”

“总参谋部经过讨论,认为敌军有三个可能,第一,继续向前进攻,试图找到我军主力进行交战;第二,转向北翼,与北方集团军群配合进攻莫斯科一线;第三,转向南翼,与南方集团军群配合进攻斯大林格勒一线……”

华西列夫斯基说了很正确的“废话”,听得斯大林大皱眉头,看似总结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把所有的方向都列举出来了,一点儿指导价值和战略意义也没有。他有些恼火似地问道:“您认为什么选择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

“继续后退,再让给德军500公里焦土地带,将他们的补给线延长到1000公里以上。”

“你!”斯大林有些气急败坏,加重语气说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苏维埃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您的任何决定都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动不动500公里焦土地带实在太令人痛心了,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再往前500公里,敌人很快就要推进到乌拉尔工业区了,那是我们最后一个大型工业区,如果丢掉了那里,我真的只能带你们去远东和西伯利亚打游击了。”

“我知道,所以我在想办法布置反击,但现在敌人很谨慎,战场空间也不够,反击的成效也不好。”

“能不能先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发起对敌军南翼——也就是萨拉托夫一线的反击?”

“不能。”

“那能不能从下诺夫哥罗德方向对德军北翼发起进攻?”

“同样也不能。”

看着接近暴怒边缘的斯大林,华西列夫斯基耐心地解释道:“那样会减少我们在莫斯科方向的防御力量,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

斯大林悻悻然结束了问话,把头转向今天一直未曾开口的朱可夫,用不太耐烦的语气问道:“康斯坦丁同志,请您以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坦诚告诉我,您向我承诺的反击什么时候才会发起?”

“很快了,马上就是秋季翻浆期,我军可立即发起进攻。”

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和库茨涅佐夫面面相觑,朱可夫可是从来没和他们说起过这件事,他这是打算干什么?在领袖面前邀功请赏么?还有没有一点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有没有一点对红军数百万将士负责的态度?

“很好,很好。”斯大林没想到对方的回答这么干脆,立即高兴起来了,“您打算先进攻哪支部队,盘踞在伏尔加河上游的德国人的第3集团军?”

“不是。”

“那是在中游的第4集团军?”

“也不是。”

“那是什么?你真要准备去打沃罗涅日一线?你不是说时机还不成熟么?”

“我打算去进攻盘踞在中亚一带的隆美尔所部。”

“中亚?”不但斯大林,连华西列夫斯基都被吓了一跳,前两天党中央都已下决心准备放弃中亚了,为什么朱可夫对此还念念不忘,非要除之而后快。

“可据我所知,隆美尔本人很不好对付,而且上次我们的进攻已碰了硬钉子,

“再硬的骨头也就是8-10万人,30万对付不了他,我用50万,50万对付不了他,我用100万,10个打一个,靠人命我也堆死他。”朱可夫从牙关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总而言之,打不过四个集团军群我还有理由,连一个德国集团军都打不过,议和之后我们能有安稳日子过么?另外,中亚的民族分裂势力如此猖狂,借着德国人肆意妄为,大肆屠杀我们的群众、党员和干部,如果不加以雷霆报复,他们独立之后难道不会变本加厉?”

朱可夫这话很对斯大林的胃口,在斯大林心目中,西部那些民族是向往欧洲的,文明程度更高,独立了也就独立了,可中亚这些鞑靼人也敢跑到苏维埃头上作威作福,简直是不能容忍,这不就是个化外之地么,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很好,很好,您考虑得很不错,确实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苏维埃暂时打不过德国人可以,但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国家。”斯大林大手一挥,“能让我听听您的具体计划么?”

“当然,我今天就是准备和您汇报的。”朱可夫走到地图前,“隆美尔所部是德军最为精锐的装甲集团军,有过沙漠作战经验,因此对中亚地形适应很快,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缺点——严重依赖补给。随着天气转冷,中亚地区天气开始变化,无论是空中运输和地面物资输送都会遇到困难,而这种机械化部队需要的物资又是当地分裂势力难以提供的,因此我的策略是用50万军队盯住他,用另外50万部队去窒息他的补给线,大雪封山的时候,骑兵可比汽车管用。”

“您不打算消灭他?”

“那要看机会。”朱可夫解释道,不过接下去他说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