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六十七章 第三次打击(5)

铁十字 第六十七章 第三次打击(5)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对于进攻战役的安排,由于夏季战役的停顿,各集团军群已与总参谋部沟通得比较频繁了,相对而言也玩不出什么太大的花样来,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整体战役持完全乐观的态度,从非洲返回不久的古德里安看过整体计划后就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但这一次他并没有贸然开头。几年的起起落落让他成熟了不少,他知道自己与东线大多数主要军官的关系很一般,大喇喇开口很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海因茨,你谈谈看法吧,这么多人当中,只有你一直忙于非洲作战,尚未全面参与战役拟定,或许你有不同寻常的意见。”霍夫曼将目光投向古德里安。

“元首,不同寻常的意见倒是没有……”古德里安苦笑一声道,“我只是隐隐约约有一点担心,但愿我这是多虑了。”

“说说看?”

“诸位请看,沃罗涅日-坦波夫一线不但是我军大举进攻的出发地,也是后勤物资的主要囤积点,更是连接、沟通南北战场的关键节点,位置正好卡在整条战线中央——距离莫斯科不到500公里,距离斯大林格勒大约是520公里,假设我军先在中央战线突进,如愿以偿占领喀山、乌里扬诺夫斯克、古比雪夫(首府萨马拉)等伏尔加河右岸地区,此时我军前锋距离后方基地也超过500多公里,如果我是朱可夫。”古德里安扫视了众人一眼,“我会做最后一搏,从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南北两路同时出兵,以猛烈进攻截断我军中路的重要战略要点,这样不但会迫使我军中路进攻集群返回救援,同时还有可能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下面众人点点头,南北对进、中央突击,似乎很符合古德里安的胃口。虽然众人并不认为红军具备如此犀利的进攻能力,但最起码这样的应对策略要比傻乎乎地单纯从南北两翼抽调兵力填补中央战场缺口来得明智。在城堡作战中,轴心持续不断地攻击中央战线,红军根本无法建立稳固的防线,从南北翼抽调兵力也很快消弭在持续不断的消耗中了。

霍夫曼微微一笑,问道:“除了坦波夫和沃罗涅日,您认为还有什么节点有可能遭遇红军重击?”

“还可能是哈尔科夫,不过此地有点远,离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都超过了600公里。”古德里安重新看了看地图,“而且在哈尔科夫前面,至少有3道我军防线,敌军长途奔袭700公里、接连摧毁3道防线的可能性我认为极小。”

霍夫曼满意地点点头,剩余众人开始活跃起来,直觉不自觉地将自身位置转换到红军的立场和视角上来看问题,但讨论来讨论去,发现除了古德里安的办法,似乎并没有其他特别高明的办法。

魏克斯元帅强调指出:东方集团军群原先是东线整体战略预备队,现在同样拉上一线使用,虽然各集团军群都准备了至少一个集团军的预备队,但他希望总参谋部至少要准备足够的战略预备队——对这样一场牵扯到300万人进攻的大规模战役而言,不可能没有战役集群的预备队。

蔡茨勒脸上的笑意更浓,然后向众人揭示了谜底:“根据元首要求和指示,总参谋部以完成整编的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为骨干,加上国防军第5、第8集团军,共同组成曙光战役集团军群,担任本次战役的总预备队,该集团军群指挥官由古德里安元帅担任,对外宣称为后备集团军群。。”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这次对后备集团军群的本钱下得可有点大,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是本年度新成立的部队,拥有警卫旗队、帝国等4个完成1943年编制调整与增补的装甲师,2个装甲掷弹兵师和4个武装党卫军师,实力之强超过任何一个国防军装甲集团军,再加上另外2个集团军,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俄国人被这个集团军群的“后备”名称所欺骗,保管撞得满头大包。

“后备集团军群的位置就部署在哈尔科夫、沃罗涅日和坦波夫一线,以沃罗涅日为核心。”

到这时古德里安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刚才蔡茨勒一直笑眯眯地看着自己:总参谋部看来不是没考虑过这种可能,相反,他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他,恰好承担并履行有关角色。

整体会议方针最终确定了下来,此时距离进攻战役的发起日已剩下不到24小时了。

就在德军紧锣密鼓推进战役动作的同时,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也在听取总参谋部和莫洛托夫的报告。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德军似乎很快就要发动新一轮进攻,方向还是在中央战场。”

斯大林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问道:“有办法挡住他们么?”

华西列夫斯基迟疑了一下,最后坦白地说:“非常困难,敌人拥有装备优势,部队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而且……”

斯大林摆摆手:“你强调的这些我都清楚,我问的是你们的办法,你和康斯坦丁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

“这个……”华西列夫斯基有些犹豫,片刻后又道,“不一致,我的意思是继续退却,进一步拉大德军的后勤补给线。”

在昨天的形势分析会上,朱可夫做了下一步战略推演,任何德军很可能重复上一次战役的手法,在中央战场进攻,持续突破,逼迫红军从两翼抽调部队进行增援,一旦两翼削弱,德军就趁机进攻其中的一翼。他认为不能被德国人牵着鼻子走,必须掌握主动,因此提出了中央诱敌深入,拉大德军距离,与此同时在12月份实施南北对进,截断德军退路,迫使敌人后退。

当然,朱可夫知道红军与轴心的差距,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进攻战役的威力和有效方面,也不认为红军具备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能力,只是希望能迫使德军停下前进脚步,为苏维埃赢得冬季喘息期创造机会。

不过,华西列夫斯基这次有不同意见,他不看好朱可夫的以攻为守战术,他建议进一步撤退,别说伏尔加河右岸地区,如果德军想要,可以一直放任他们进攻,哪怕打到乌拉尔山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