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三十三章 麻烦(14)

铁十字 第三十三章 麻烦(14)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送走霍普金斯和多诺万后,丘吉尔度日如年,每天翻来倒去地就在思考英国版“长刀之夜”应该怎么搞及其后果,说句实话,他有时甚至都有股冲动想到监狱里去问问鲁道夫-赫斯当年协助元首成功操办的“经验”,最后硬生生抑制住了这种冲动。

在此期间,其他所有事务他都一概不关心,内政事务全都推给艾德礼等人管,军事事务全交给了布鲁克和庞德处理,这与他从前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的形象相比无疑是极大的反差,让艾登和艾德礼背后的密谋集团欢欣鼓舞,认为他终于在认真思考去加拿大寻找出路的可能性了。鉴于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密谋集团从上到下传达这种念头、控制局面也需要时间,温莎公爵与德方谈判更需要时间,因此彼此间维持了相安无事的格局。

在一片纷纷扰扰中,无论印度还是澳新发来的、如雪片一般的求援电报全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到8月6日,日德联军肃清了南印度最后残余的英印军,现在就地图范围而言,北纬14度以南的印度领土基本全被控制住了(实际不可能渗透下去),印度国民政府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部队番号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出现集团军一级的番号。

不过日德联军的主力还是最初投放的3个步兵师团、1个战车师团和2个德国海军陆战旅,减掉作战中陆续损失的人员,总共加起来共约10万人出头,即便再加上2个飞行师团和海军陆基航空兵,也堪堪就12万兵力,这一点兵力对广袤的印度领土而言实在是过于稀疏了。

另外2个德国海军陆战旅一直停留在锡兰岛巩固防御,山下奉文和舍尔都想得很清楚,这是他们的根据地和大本营,绝不容有失,因此丝毫没动过追加增援的念头。但对至今依然滞留在菲律宾的军队,山下奉文提出了火速到位的请求,同时向东京拍发电报,要求将缅甸方面军3个师团的部队划归其指挥,并要求国内继续派遣兵力。同时还特意提出,希望将第4战车师团下属的两个战车旅团补充兵力后扩充成3个独立战车旅团,并推荐战功最打、拥有击溃英军坦克旅经验的武田攻为新任旅团长。

消息到东京后引起了大本营热议,对派遣军在印度的进展,各方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听说进军顺利,同时未遭遇印度人大规模抵抗后,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听说已占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搜集将近50吨黄金时,众人又忍不住又惊叹起来,印度战役从开动到现在,不过就一个月的光景,居然有此收获,实在出人意料。

“必须持续加快从中国撤军的步伐,抽调兵力进入印度,进一步增强山下君的实力……”石原莞尔虽然在政见上与山下奉文略有分歧,但在军事策略与指挥风格上,对后者高度信赖。

大本营一干参谋都以为然,随着印度局面的打开和局势一片“大好”,石原次长的威望前所未有地增长,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高度,连带石原派干将们也得意起来。

“长官打算从中国派遣军抽调多少兵力?”

“蒋政权既然答应不派兵去印度,答应他的城市(包括南昌在内)可和平交还给他,顺便还可以卖他一部分军火,现在是不是有几艘军火船在西贡海域?”

有参谋马上点头:“是,大多数是轻步兵武器,包括法国、意大利、苏联的步兵装备,含有少量迫击炮、步兵炮,德国给我们的价格极其低廉,简直和白送差不多……”

“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欧洲本来就不贵,然后还是战利品或淘汰下来的产品,当然卖不上价钱,元首无所谓,堀悌吉大将又特别会做生意。”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把冲锋枪挑出留给我们的部队,其余全部加价卖给蒋和中国地方实力军阀——比如桂系、滇系,去北印度支那交货,交割完毕后的船只尽快去菲律宾接送新的步兵师团。”

多田骏问道:“你打算把中国派遣军削减到多少?”

“步兵师团控制在12个以内,附加8个独立混成旅团,把各部队分散的战车兵集合起来,再从本土抽调一部分人员新组建2个战车旅团——就根据山下君的建议编制来,飞行集团的实力可继续增强一些,中部武汉以西的地区可全部考虑出售给蒋政权和**,具体由冈村君负责操办。”石原莞尔认真思考后道,“总兵力在本年年底之前务必压缩到50万以内,降低普通陆军师团的比重,增强技术兵器的厚度和比重。”

“中**方面会有很多不同意见。”

“不同意见?好哇。”石原莞尔笑得很狰狞,“服从大本营路线的,去印度派遣军升官发财;不服气的,也不用去预备役了,直接发配去南洋守岛,比如去吉尔伯特这种地方,让他们尝尝美军的炮火。”

多田骏倒吸一口冷气:“现在反应最激烈的是你的老同学横山勇。”

“横山嘛……哈哈哈。”石原莞尔大笑,“好办,我来说服他。”

“关东军呢?”

“给他们新增3个战车师团,2个飞行师团的编制和装备,让他们腾出6个步兵师团给国内,甲种、乙种各一半。”

“你打算往印度投这么多兵力?”多田骏吓了一跳,“补给恐怕吃不消。”

“不全是去印度,一部分兵员回国进工厂复员,还有海军的产业工人也要还给他们。印度派遣军最后有20-25万人的规模可以了(不包括缅甸方向),打仗靠人多的时代已逐渐过去了,技术兵器最终会取代人的作用。”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新战术、新装备、新路线,难道多田君不想做个革新之人?开创皇国万世基业?”

多田骏被他说得飘飘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中国相比,印度不仅更富庶、区位条件更好且极易统治,这种情况下还非要坚持在中国苦熬,脑子一定是完全坏掉了。

8月8日,东京大本营发出通电,同意印度派遣军第二批部队4个师团入印,同时将缅甸方面军3个师团划给山下奉文指挥并调整作战序列:印度派遣军分缅甸方面军和印度方面军两部分,缅甸方面军指挥官不变,印度方面军指挥官由山下奉文兼任,编成第3机甲军,将原第4战车师团重组为为第31、32、33独立战车旅团,名仓刊如愿以偿当上了机甲军司令官,军衔依然中将不变,武田攻晋升一级成为第33战车旅团少将旅团长。

特别让众人目瞪口呆的是,中国派遣军第11军建制解散,大部分部队划归其他各军,中将司令官横山勇被勒令回国。不过疑惑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大本营重新发布命令,横山勇被任命为南印度方面军司令官,准备率在菲律宾的其余4个师团赴印度支援。

对老同学知根知底的石原莞尔知道对方跳出来反对撤军并不是真认为中国比印度好,只是唯恐失去建功立业往上爬的机会才抓住机会表现,果然横山勇一到东京,石原莞尔给他看了任命书后对方欣然从命,连半句废话也没有,最后约了时任陆军大学校长的饭村穰一起去喝酒(三人合称21期三羽乌),把整个把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上下给看傻了。

陆军的举动看上去思路和逻辑很清晰,但对海军的举动众人就看不懂了:堀悌吉大将率领舰队主力非但没有火速去增援吉尔伯特群岛,反而在澳新一路扫荡,就在横山勇任命发布的次日,蹂躏完悉尼和布里斯班后的联合舰队向东南方向转进,开始去进攻新西兰。

在进攻悉尼和布里斯班过程中,美国陆航和澳大利亚航空兵拼了老命前来阻击,迫使联合舰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翔鹤号中了一条鱼雷,虽然不影响作战,但速度减慢到最高只有26节,雾岛号(金刚级)吃了2颗炸弹,损失2座主炮,看上去惨不忍睹;最倒霉的是由良号轻巡洋舰,先是被炸弹命中,然后又在急速躲避中撞上了驱逐舰黑潮号(阳炎级),最后双双沉没,另外还被击沉了一艘运输舰和一条油轮——虽然上面已没有多少油。

当然澳新和美军方面损失也不小,陆陆续续掉了300多架飞机,离阿诺德预估的第7航空队打光已基本接近了——折损了75%的总兵力。即便这样,也未曾动摇堀悌吉的决心,他坚持指挥舰队去新西兰——既不回国,也不去吉尔伯特群岛。

这决定把在东京的伏见宫博恭王气得七窍生烟,可他拿堀悌吉半点办法也没有。更搞笑的是,栗田、三川和角田指挥的舰队也装作保持无线电静默不鸟军令部的指令,但堀悌吉的命令他们却不折不扣执行:栗田的运输舰队分派舰只往南洋各岛输送军火特别是重型火炮,被南洋陆军尊称为“送械中将”——是最亲切的海军将领;三川的舰队准备掩护第二批入印部队,而角田手里的三航战则准备去和联合舰队主力汇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