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夏日惊雷(完)

铁十字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夏日惊雷(完)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莫斯科的总参谋部里,一片死气沉沉,半点儿生气都没有,虽然窗外正是炎热且活力四射的夏季,但指挥部里肃杀得如同寒冬一样,每个进出的人脸上都阴沉如霜。

原本在斯大林同志的“英明”部署下,红军用难民这种匪夷所思的办法堵住了德军前进的通道,这里面有布尔什维克主动抛弃的老弱病残、有德军快速推进来不及撤退的人员,还有是躲藏起来但又重新出现的人员,总数目已经突破了120万之多,据悉还在持续增加,可能最多会超过200万。

这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停下进攻的脚步并消耗来之不易的粮食,穿插在其间的游击队又引发各种各样的治安事件,迫使敌人就地当起占领军以便维持秩序——最强的机械化突击军团被最弱的农民挡住了。俄国人还不知道霍夫曼已正式发布命令,夏日惊雷计划暂停到8月1日,视情况决定继续与否。

所有人都等待着后撤部队及时调整部署,尽快营造一条新防线,无论如何要支撑到冬歇期到来。冷不防德国人在中央战场上打不开局面,却在里海和中亚腹地大开杀戒——惊雷停了,利箭却没有停。

中亚戈壁遍地的地理环境与北非沙漠居然有几分相似之处,隆美尔麾下的部队很快就找到了驰骋纵横的感觉,与北非不同的是,里海这里的物资完全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大量船只,巨型的me-323d运输机、中型的ar-232c运输机穿梭往来,共同撑起了整条补给线。以往德军常用的容克大妈ju-52运输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容克斯公司并不失意,这些运输机和空军现役主力中型轰炸机ju-188一样都采用1800匹马力的jumo-213e液冷发动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风水轮流转,现在发动机公司当中最炙手可热的是宝马公司,bmw801系列成了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901系列也有一大群飞机等着用,日子最难过的换成了奔驰公司,他们的db发动机系列除满足国外数量不多的bf-109订单外,就只能守着he-218的订单,谭克博士倒是在下一代主流活塞战斗机ta-152上使用了最新型的db603,而且军备部也对这款飞机下了5000架的订单,可惜至少要到秋季才能推出,奔驰公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fw-190和me-262的订单流口水却使不上劲。

航空工业界明眼人很多,大家知道日本军方以后会成为第二个大市场,虽然亨克尔在he-218上面竭力推陈出新,但如果融俯冲轰炸与水平攻击于一体的ju-198正式服役,肯定会是日方首选,he-218即便不至于退出历史舞台,使用范围和订单量也会受到极大限制,所以奔驰公司还得继续为当初的傲慢和短见付出代价。

隆美尔登陆成功仅仅一星期,在伊朗部队配合下,取得了瞠目结舌的成功:土库曼大半个西部、乌兹别克西边小半部分悉数被占领。伊朗军和德军所到之处受到了中亚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很多时候德军部队甚至还未抵达,当地民众已自发起来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残留的红军地方部队望风而逃。那种情形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现在不是在作战,倒像是武装进军一样。

德军发现中亚地区果然如情报显示一样,完全是空虚且不设防,一直到7月24日,里海突击集团已推进到里海东岸400公里后才遭遇到第一支派遣前来的大部队正规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来的居然是第7骑兵军。

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和头顶的飞机迅速把这支俄国内战中立有重大功勋、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变成了一批批尸体,最后活着的马匹全被德军拿来运输补给,马尸则变成了中亚各少数民族的食物。

随后,在两国的扶持下,各式各样的独立政权开始涌现,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巴列维也不客气,直接将与伊朗交界处的20多万平方公里和近50万部落人口划入伊朗版图。德黑兰的伊朗报纸掩饰不住报复的快感,用大幅标题写道:“现在该是我们和斯大林算总账的时候了!”

在占领距离里海东岸500公里、位于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交界处的中部绿洲地带时,里海突击集团总算遭遇了一些抵抗,但这种抵抗看起来更像是垂死挣扎的无助行为。从登陆成功到最终占领绿洲地带,隆美尔将沙漠之狐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似乎又重演了一边北非狂飙突进的场面。

面对地图上大片大片失守的领土和不断接到的少数民族独立和起义的消息,斯大林终于坐不住了,召来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厉声问两人有什么办法进行应对。

“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中亚方面的部队根本不是敌军装甲部队对手,去了只能白白送死,第7骑兵军的下场已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朱可夫叹了口气道,“我们在该方向的兵力部署实在太空虚,除了里海北面还有一个后备性质的集团军,在中亚目前500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其他堵漏办法。”

“您的意思是,敌人将一直盘踞在中亚,然后煽动各种各样的坏分子脱离联盟,然后下一步再轮到占领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然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整个腹地一片糜烂?”斯大林怒气冲天,“而你们什么也不干,甚至连抽调集团军去拦截都不敢做?”

“这没有用,我们派出飞机侦察过敌军动静,他至少有6-8万装甲部队,还有8-10万伊朗步兵配合,别说1个集团军,就是2个集团军也打不过。”

“那就派3个、4个甚至5个。”

“我们没有这么多兵力,如果我从斯大林格勒方向抽调兵力,敌人一定会趁虚而入,到时候糜烂的就不是中亚,而是整个南翼战线了。”

斯大林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打算怎么办?”

“两条。一方面从远东抽调兵力,准备继续抽调30-40万用于弥补前线损失,现在日军开始进攻印度,我认为短期内远东没有危险;另一方面是继续执行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的政策。”

斯大林对前一条建议不置可否,如果按照朱可夫的抽血法,远东兵力很快就会减少到100万以内,对于后一条建议他本能地皱起眉头,问道:“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数,一旦敌人占领中亚,会对我们的乌拉尔工业区产生极大威胁。”

“差不多是敌人去进攻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时。”

“你!”斯大林一拍桌子,气得七窍生烟:这三座城市当中,德军距离最近的杜尚别还有800多公里,离最远的阿拉木图足足还有1500公里——比从华沙到莫斯科还远。

眼看朱可夫要和斯大林吵起来,华西列夫斯基马上插话道:“总书记同志,我能不能问一下停战谈判的事进展怎么样了?”

“这该是您关心的问题么?”斯大林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后者立即噤若寒蝉。

“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斯大林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和盘托出,“莫洛托夫同志已飞去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与里宾特洛普展开秘密谈判,不过进展很不顺利,德国人要价很高,要求必须以现有战线为基础进行停战,而且还要我承认中亚各国独立,这是能轻易答应的条件么?”

朱可夫楞了一下,现在他终于明白德国方面提出的现有战线后退500公里的用意有多险恶了:任何地方德军只要打开缺口马上就是500公里的领土不见了,也难怪斯大林同志对“诱敌深入”策略如此反感——每退一公里都像是在俄国身体上挖肉一般。

“关于列宁格勒的事?”

“对方对先行停火原则上予以同意,但德国人又趁势提出了难民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按200万人的标准拨付粮食……见鬼,我要是有这么多粮食,群众还会饿肚子么?”

华西列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看来敌人没有停战谈判的诚意。”

“不,你错了。”朱可夫摇摇头,“敌人不是没有诚意,敌人只是不想在夏季停战罢了。”

“远东部队抽调过来后多久能投入中亚方向作战?”

“可能需要半个月,如果顺利,我们可以在9月初发起反击。”朱可夫提了一个建议,“是否考虑和德国人沟通一次,难民由他们帮忙负责解决,我们先将战俘中已生病、伤残的人员还给德军——反正他们不能在用于作战,干脆放回敌军加重他们的负担,反正留在这里也是白白浪费粮食。”

斯大林过了好半天才满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会交代莫洛托夫同志的,中央战场暂时放一放,你们务必优先解决中亚问题——我不想在9月份以后再次听到这里或那里独立的消息。”

本卷完,请继续阅读下一卷《激荡:持久的较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