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十五章 高加索(2)

铁十字 第一百十五章 高加索(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朱可夫抱着极度愤懑的心情出了会议室,然后马不停蹄地搭乘飞机赶往前线协调作战,战争事态的持续演变对他打击很大:

一是曼施坦因在今天白天突然发起的总攻突破了他的预计,不但让他形成了误判,还让他在会上当场出了很大的丑,特别是刚说完“快的话下周一、慢的话月底”这句话时收到敌军全线进攻的情报,那情况要多讽刺就有多讽刺,仿佛冷不防间被人狠狠扇了一个耳光,脸上火辣辣的疼。虽然最高统帅部大多数人都欣赏他对战局的判断,但曼施坦因这出其不意的行为让他感觉很难堪。

二是外高加索战事的不顺让他十分担心。虽然斯大林同志这次并未迁怒任何人,对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秋列涅夫和已殉国的梅佐夫中将的态度都还算得上温和,哪怕听到巴库守军投降消息后的滔天怒火也只持续了一下子就平息了,并未交代内务部深究到底,但朱可夫仍觉得很不好受——外高加索战役虽然不是他直接指挥的,且因为土耳其50万军队突然投入进攻而大大恶化了局势,但总参谋部既然负有统御全局的责任,他觉得自己应提早预料到这些并做好应对准备,而不是事后被动不已。

三是为外高加索的局面感到难过,格鲁吉亚是斯大林同志的家乡,年轻时斯大林在格鲁吉亚特别是第比利斯一带参加过多次革命活动,对该地区具有深厚感情,虽然斯大林同志的一贯言行看上去比俄罗斯人还俄罗斯人,对丢失格鲁吉亚也未特别想要追究手下的责任,但朱可夫仍为格鲁吉亚的沦陷而感到不安。

最后是为今后的战局感到揪心:红军丢掉了西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丢掉了顿涅茨克盆地中的大型煤矿和巴库的特大油田,战争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哪怕在远东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补充生产也无济于事。虽然这几个月战场局势看上去还比较稳定,但朱可夫很清楚,这是假象与幻觉,实际上红军的持续战斗能力一直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今年夏秋之交的蓝色行动中为应付德军进攻与穿插而迫不得已大量强制征兵后,军队战斗力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无论兵员素质、指挥能力、装备水平还是后勤补给全面落后于德军,持续作战的困难非常大。

朱可夫研究了前线发来的战报,特别是仔细研读了这次近卫重型坦克第11旅的战况,从中看出很多问题来:被红军上下寄予厚望的kv-3坦克依然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哪怕剔除空袭影响,在面对面装甲战中,kv-3的战场幸存时间只比t-34/76好一点,与虎式的交换比依然高达5:1甚至6:1,这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红军总参谋部预计德国现在有1000-1500辆虎式(实际上哪怕把突击虎和出口的虎式全算上,德军总体虎式拥有量也未超过700辆),而红军重型坦克只有500多辆,其中大部分还是已过时的kv-1系列,这批性能和机械水平都很不稳定的kv-3居然还算得上是新坦克。

伏罗希洛夫元帅已指示技术专家们在kv-3基础上持续研发新坦克,还给这个装备取了新编号——is-1,在坚持开发重型坦克的同时,红军还加速了针对t-34坦克的全面升级计划,但与4号坦克迅速升级到h型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t-34/76换装85mm口径火炮的t-34/85方案迟迟不能落地,实施当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朱可夫焦虑万分。现在前线坦克性能不占优势、飞机性能不占优势、后勤保障也不占优势,唯一占优势的大概只有部队的数量与规模——可惜德国人打起来根本不认这个道理,照样打得大批红军雪崩般溃退。

更要命的是,三条接受盟国外援支持的道路一口气被断绝了两条,目前只有从远东还能顺利输入物资,但日本人会不会掐掉这条路线现在还是未知数,就算日本继续执行不干涉的方针,要将物资从海参崴快速运抵前线,中间的损耗与耽搁的时间高得惊人,而且运抵的物资数量也不足,根本就不够前线需求或后方生产需要,部队不得不忍受低劣装甲制成的t-34坦克与德军交战。

华西列夫斯基比他冷静与沉稳得多,他的观点是:“我们都判断出曼施坦因要发起进攻,甚至也看到他的进攻路线与我们设想的基本一致,唯一猜错的或许是总攻时间和方式,但这种200万军队的大规模交战,一开始的突然性打击除了能造成一些困挠,并不能显著改变整体的战局推演和力量对比,德国人为什么要打这种仗呢?”

在总参谋部准备的预案对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路线是有预判的,希望能将德军引诱到斯大林格勒附近去,利用城市防线拖住德军,然后通过两翼的后备兵力迂回包抄歼灭突入的敌军并最终获得胜利。现在曼施坦因正一步步按照这个想法来,华西列夫斯基反而犯起了嘀咕:事情真这么简单?如果德国人这么容易上当的话,为什么这两年来红军在一路溃退呢?

哪怕在1-2月份双方彼此未开展大规模交战这样的时期,红军的表现也很笨拙:几个方面军曾考虑利用冬季发起过猛攻,结果在德军坚固的防线和机动防御措施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前线报告上来的伤亡、伤病、逃亡和投降总人数超过了30万,而对面的德军伤亡甚至不超过5万,加上更好的运输、医疗和交通条件,德国伤兵将来重返战场的比例将超过60%——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

华西列夫斯基的担忧和善意的提醒朱可夫暂时听不进去,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稳固阵脚、逐步后退,然后依托有利地形挡住敌人并对其进行全面反攻的想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