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十章 静静的顿河(4)

铁十字 第十章 静静的顿河(4)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ps:本月历史类搞了回馈比赛,急需支持,请诸位投月票鼎力支持下哈。

朱可夫对这个情况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很清楚德国人这手非常厉害,原先布尔什维克对内的宣传是德国人要掠夺苏联土地、奴役俄罗斯民族,但如果德国人真将土地分下去,这种宣传就不攻自破了——如果在德军占领期间当地老百姓切实分到了土地并完成了2-3年的收获,德国人及其代理政权在那里的统治将牢不可破,哪怕将来有一天红军再打回去也会面临民族主义者的威胁,难道再把德国人已分配掉的土地收回来重新集体农场化?那就意味着与西部6000万人民的再次斗争,如果收复领土后予以承认既成事实,那其他俄罗斯地区的土地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分配给人民呢?

华西列夫斯基继续说道:“德国人的宣传攻势很厉害,最近空投了几十万份传单,宣扬只要脱离军队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如果能携带军械逃跑还能额外多分一些,妄图利用这种欺骗手段来瓦解我们的士气。同时还以‘独立’、‘自治’、‘解放’等口号为借口挑拨少数民族与俄罗斯族官兵的矛盾,不幸的是,红军很多同志或是政治上不够成熟受了欺骗,或是本身就是妥协动摇分子,不断有逃兵出现,尤其以少数民族士兵和低级军官为甚……”

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了,在斯大林重新授意内务部发动政治清洗后。本来已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军官统统靠边站,凡是私藏传单被搜出来一律枪毙,这似乎在某种程度印证着德国人的说法——俄罗斯和布尔什维克党才是压迫各民族的罪魁祸首。德国人倒更像是解放者!

“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局面,朱可夫同志,您还要坚持等下去么?您信不信,如果我现在提议和希特勒签署一个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他会比我还急切地答应……”

最高统帅部里一片沉默——斯大林同志终于说到和谈的事情了,朱可夫的嘴巴动了一下,最后明智地没开口。只是听最高领袖说下去。

“和谈的事情不是不能说、不能想的,只要有利于党和国家,和谈、妥协都可以。当年列宁同志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不也接受了苛刻的《布列斯特合约》么?但目前法西斯和我们和谈的目的很不单纯,他一方面要挑拨、破坏我们与英美的联系,另一方面试图让占领区独立化和傀儡化,抓紧巩固敌占区。同志们。我宁可这些土地直接让德国人占领也不能允许他们让傀儡统治着……”

众人心想:倒是这个道理。否则斯大林同志不会对民族主义政权和俄罗斯解放军恨之入骨、急欲除之而后快,一旦让他们形成了气候,将来怎么样就难说了。

“虽然我们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在英勇的红军指战员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夏季时那么难熬的局面都挺过来了,现在难道比那时候还糟糕?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斯大林刚刚准备长篇大论一番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冷不防华西列夫斯基收到电报后忽然兴奋地打断了他的话,“刚刚收到第21集团军司令员丹尼洛夫同志发来的军情通报。他手下第27步兵军已顺利渡过顿河弯曲部了,没有发生交战。目前后续部队正在加紧渡河……”

“没有发生交战?”最高统帅部的几位高层全部愣住了,“这个……”

“曼施坦因在想什么?不但将东岸让给我们了,现在连西岸也不要了?”伏罗希洛夫啧啧连声,“这家伙不是党安排在希特勒身边的间谍吧?”

“哈哈哈。”大家都被他的玩笑话逗乐了,连斯大林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一点也不为自己刚才的话被打断而懊恼。

“你看……”斯大林拿着电报转向朱可夫,“德国人没你们想得那么强,告诉丹尼洛夫同志尽快渡河,不要磨磨蹭蹭的。现在德国人发昏,我们得抓紧机会展开兵力,准备全面进攻。”

朱可夫本想说不要操之过急,一转眼发现华西列夫斯基在轻轻摇头,他马上反应过来了,想了一想觉得是不能打击前线将士和斯大林同志的热情,便说道:“还是要出动空军好好侦查下,看看德国人主力到底在哪里。”

“这是参谋部的具体工作,我就不干涉了。”斯大林目光炯炯地盯着华西列夫斯基,“告诉英美盟国,我们在大力反攻,让他们尽快把物资送来,否则会影响我们后续作战,另外……给前线指挥员发电报,哪个集团军司令员手下的部队先冲进罗斯托夫,战后优先扩编为方面军并升任方面军司令员。”

朱可夫苦笑了一下,没出言反对。

就在川流不息的红军将士渡河之际,曼施坦因也盯着指挥部沙盘上敌我态势的最新调整,他问道:“俄国人推进到哪里了?”

“俄国人十分谨慎,在一个军渡河后没有急于扩大占领区,反而就地构筑了桥头堡,目前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前进,根据空军侦查,他们渡河的速度不算快,大约只有每天4-5个师,通常是利用晚间时分才渡河的。在下游的俄国人也在尝试构筑第二道浮桥,但被我们阻止了,到今天下午16点为止,敌人已渡河的兵力大约达到了10个师,坦克数量不多,大约只有40余辆,现在他们已占据了顿河弯曲部的那个扇形面。”韦勒中将一边示意作战参谋们调整标识红军的小旗,一边补充道,“在顿河东岸红军至少还有30个师、400辆以上的坦克在等待过河,从无线电监听的结果来看,那是敌顿河方面军的部队,他手下至少有4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的部队。”

韦勒中将得到的情报基本符合实际,目前正在渡河的正是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的顿河方面军,不过手下部队的数目比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部预估的还要多一点,包括近卫第1集团军,第21、24、63、6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总兵力大约在35万。

“这是他们能渡河的最快速度么?”

“不是,远远低于我们的预估和他们的能力,如果俄国人全力以赴的话速度至少要快一倍以上,这点兵力7-8天完全可以过河了。

“他们胆子太小,步子太慢,不要惊慌,继续放他们过来。”曼施坦因笑道,“去年他们发动罗斯托夫战役的勇气跑哪里去了?”

“谁知道呢,估计对您放弃顿河两岸的举动看不明白吧,生怕是个圈套。”

“让空军加大对浮桥的攻击力度,不要害怕桥被炸毁——炸毁了俄国人很快能修好的。”曼施坦因说道,“倒是我高估了他们,没想到如今胆子变得如此之小,下游是谁的部队?”

“和我们交火的是崔可夫的62集团军,其他暂时无法判断。”

“让上游的部队继续往回缩30公里,同时下游再打两天阻击,然后也把部队收回来,一定让俄国人想办法放松警惕,放他们过河。”

“再缩啊?”韦勒有点担心地说道,“现在红军先头部队已向前推进了70多公里,差不多要越过苏罗维基诺、博科夫斯卡亚一线,再缩30公里的话意味着我们的防御纵深进一步被压缩。”

“防御纵深足够了,顿河西岸足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靠我不到60万部队时守不过来的,压缩一点可以提高防御密度,让俄国人继续过来吧。”

“目前他们已和我军前卫部队交火,贸然撤退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不会,俄国人正疑神疑鬼呢,如果我们快速撤退他们更以为是勾引他们上当的诱饵,哪敢放心大胆地扑上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判明敌人的进攻方向,特别是已渡河部队的针对方向,如果他们要向右翼转移去突击霍特集群,必须予以坚决阻拦和还击,如果是对着我们来的,那可以痛快放行。”曼施坦因用教鞭指着沙盘的进攻态势图说道,“斯大林的策略是学我们的,希望通过上下游两路钳形攻势试图把我们压缩在以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包围圈里,可他把装甲作战看得太简单也太机械了,他会尝到苦头的。”

就在曼施坦因竭力保护霍特集群的侧翼与后路时,霍特大将的进攻态势并没有停下来,在道路条件改善以后,他的装甲矛头威力终于得到了充分改善,从沃罗涅日出发一口气前突200公里,插入到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两个集团的结合部,一下子如同一把烧红了小刀插入了一块牛油,大有切割包围红军的架势,就在对方慌忙抽调兵力围堵缺口时,他忽然率领第4装甲集团军向右一拐,给了右翼沃罗涅日方面军一个凌厉的勾拳,一下子就将敌人打懵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