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四十九章 大杀器(中)

铁十字 第四十九章 大杀器(中)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大杀器?”会场里很多人都愣住了。

霍夫曼大笑起来:“正如盎格鲁-萨克逊人比较善于造船,经常发明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军舰一样,德意志民族善于铸炮。我们不但善于铸炮更善于对付那些号称坚不可摧的工事,上次大战的列日要塞,这次大战的马奇诺防线、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等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这世界上还没有德意志民族攻克不了的坚固堡垒。现在轮到直布罗陀来接受考验了,看看究竟是英国人的建筑水平高明还是德国人铸炮的水平厉害。”

霍夫曼口里的大杀器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德国目前所有的、数量高达16门的k5列车炮,这种口径280mm的列车炮在不使用火箭增程弹时最远可打到57公里之外(增程弹精度不太理想),威力用于轰击直布罗陀大部分防御工事也足够了,现在这些列车炮正陆续调集并即将跨过德、意边境,他们将根据西班牙的态度决定是走铁路网去西班牙还是从走海路去休达港展开。

除k5之外,两门800mm口径的列车炮(古斯塔夫与多拉)也在紧张的拆解与准备过程中,霍夫曼希望用不着他们俩,因为运输、组装与使用实在是太麻烦了,一门火炮要数千人伺候才能正常发挥价值,这牵扯到大量的精力与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对德国而言,每一个技术人才都是十分宝贵的。但如果遇到k5实在没办法对付的目标,他也不介意把这种700万马克的玩具再拉出来使用一下。

“马耳他战役结束后预计需要2-3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会把这些巨型火炮运过去并对准直布罗陀要塞开火。”霍夫曼自信地告诉众人,“请放心,我不会拿宝贵的战列舰去冒险的。”

德国最高统帅部对直布罗陀战役进行了评估,认为光凭饱和轰炸与舰炮拿不下这类坚固要塞,但动用列车炮后就有充分把握,直布罗陀工事群中的火炮口径最大是233mm,有效射程不超过35公里,多拉也好、k5也好,高精度射程都在40公里以上,完全能在对方射程之外有条不紊地进行炮击。

唯一需要顾虑的列车炮防空现在也不成为问题:直布罗陀只有一个机场,飞机数量虽然不知其具体情况,但想必不会太多。机场位置完全固定,很容易被摧毁,处于德军全面压制之下,更有利的一点是英国人在直布罗陀飞机作战半径内没任何其他可供利用的军事基地,而哪怕西班牙不合作,德军依然可以使用任意一个法国非洲殖民地机场,可以确保获得有效制空权。

在霍夫曼眼里直布罗陀就是一个大号马耳他,没什么可怕,之所以被吹嘘成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要塞是因为英国人拥有制海权,皇家海军能肆无忌惮地攻击任何想动直布罗陀的势力,现在轴心联合海军力量已完全压倒了大不列颠,皇家海军剩余的那点实力是绝不敢来的,来了也是送死,甚至连增援军舰都不见得敢于开进德国防空圈,更何况霍夫曼还给丘吉尔准备了更让人头痛的海啸计划——其杀伤力甚至超过直布罗陀。

“让我们一起预祝德意志巨炮旗开得胜!”

三国首脑会议第一次会议很快就散会了,墨索里尼急着把今天听到的爆炸性消息与弗朗哥沟通,而霍夫曼也以旅途疲惫为由拒绝了夜晚活动的邀请。

“长官,看起来欧洲局势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冢原二四三问堀悌吉道,“您认为西班牙人会就范么?”

“很难说,欧洲人的想法通常与我们格格不入,不过我不关心这个,德国元首只要想打就一定能找到办法。”堀悌吉忽然将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我决定在完成意大利的参观访问后,率所有没有作战任务的少将以上军官去德国看看。”

“考察10亿马克采购案么?”

“不完全是这样,我希望让他们看看德国的生产与经济布局,看看德军在后勤与补给上是如何着手的——帝**人在这方面考虑太少,海军多少还知道一点国际形势和现代潮流,陆军那批马鹿满脑子都是武士道精神,一点都不知道生产、后勤与补给的重要性,只有石原次长的脑子是清醒的,但他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太多。”

“现在石原派风光无限,还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参谋长草鹿任一叹了口气,“听说已有人攻讦他对海军让步太多了。”

堀悌吉苦笑道:“我们必须保住这批目前愿与海军合作的陆军高层,不仅仅因为他们能实现海陆团结,更重要的是这样对帝国更有利。有些做法是可以灵活变通的,某些话我们说陆军听不进去,德国人说就会中听一些——外来和尚好念经么,所以引入德国潜艇军官和陆军军官的事情刻不容缓,让他们给那批马鹿洗洗脑——德意不同国家之间都能精诚合作,我们身为帝**人难道就办不到?”

“那就意味着要抽调50名海军军官。”草鹿任一有些心疼地说道。

“不要舍不得,这一点我和山本君的态度是一致的,就从现有舰队中选拔吧——优先选用年纪轻、外语好的优秀军官,多安排一些航母军官。”

冢原二四三叹了口气:“好吧,既然长官已下定了决心,航母军官我来安排,不过最多只能给20个。”

“20个可以了,草鹿君负责抽调其余30个。”

互派军官是双方易货交易之后的第二笔重大协定,双方将派遣分别派遣50名校、尉级军官展开对等交流,德国急需日本有经验的海军军官,而日本对德国陆军军官和潜艇骨干很感兴趣,特别是装甲兵军官更不能缺——否则一堆坦克运回去没人懂作战指挥也是大麻烦。在这一点上又是陆军有求于海军,海军内部对是否承担这种代价意见不一,山本五十六显见是支持的,但军令部系统有不同意见,双方把皮球踢到了联合舰队这里,堀悌吉也是支持的,但需要说服手下——抽调的可都是在舰上的骨干。

这两天在意大利,堀悌吉等日方高层已在显摆的墨索里尼带领下参观了各种类型的意大利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经德方卓有成效的改造,意大利工业水平足足提升了一个档次。堀悌吉是当过公司董事长的,对生产制造比其他高级军官有更深感悟,他明显能感觉出意大利工人没日本工人吃苦耐劳,但他们的技术水平、装备能力与生产效率却是日本不能相比的,至少在意大利的重要装备工厂已完全实现了标准化作业——零件完全可以通用互换,且不必像日本那样过于依赖熟练工人的手上技术,这对于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迅速扩大产量是十分关键的。

他在里面看到了很多德国工程师在现场指导技术细节、优化调整作业流程。特别给他感触最深的是德意轴心一体后,意大利与德国很多装备都开始统一。比如步枪,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轴心各国都开始换装德国的毛瑟98k,意大利兵工厂在全力以赴生产有关7.92mm子弹——全是从德国本土搬迁过来的生产线,至于意大利本土的弹药已陆续在清理了。

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德国人交付给他的步兵轻武器中有一大堆意大利武器,这批军火是日德贸易的一部分,德国先交付给日本,由日本去卖,他知道国内对华军火输出达到了一个高峰,现在开始叫库存不足了,这一批德国剩余军火输出之后会先让陆军把最好的部分挑走,然后再倒手到中国或暹罗后能净赚不少——德方给的发卖价十分优惠。最初他以为全是德国缴获的外国武器,现在才明白还有意大利换下来的旧货。

“贵国毛瑟公司在生产什么呢?”

“他们在集中精力生产技术要求更高的薄壳弹药与新式步枪,出售给贵国的20mm机炮弹药就全是薄壳弹药。”

新式步枪包括stg43突击步枪与g43半自动步枪两类,德国没打算瞒着日本,瞒也瞒不住,这些武器已开始在东线陆续装备,施佩尔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2年内基本完成换装。日本方面看过新步枪后也颇为心动,但打听弹药消耗量后却只能叹气——如果日本也用上这样的步枪,孱弱的后勤补给恐怕首先得垮台。而薄壳弹更让日本人叹气,配上德国机炮后,飞bf-219的舰载机飞行员用了都说比国产机炮弹药强2-3倍,问了各大兵工厂答复说很难国产,于是全部得进口。

当得知德国把bf-109、3号坦克底盘生产线等重要装备都整体搬迁至意大利生产后,他惊讶得无以复加,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意大利人肯把海空军的指挥权全部交给德国人,因为德国切切实实给了意大利好处。堀悌吉在考虑能不能把一些生产线也搬到日本去,别的不说,光是那批机床就让他很有想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