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十九章 新机型(下)

铁十字 第二十九章 新机型(下)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霍夫曼也看到了改进后的me-323模型——这是梅塞施密特博士特意送给他的。按照设计指标,这架改进后的胖飞机载货量将突破19吨,最高速度超过340公里/小时,最远航程可达1800公里(满载时),由于外形、主要技术指标与性能与原型号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军备部给予了me-423的新编号,面对这款甚至还没进行完整试飞过程的飞机,空军一口气就要了50架,不是他们不想多要,而是觉得实在有点贵,预计单台售价高达140万帝国马克,50台就是7000万没了——一架bf-109才10万马克,新生产的bf-219价格也不过14万马克。而且140万只是预估价,根据一贯以来的经验,真正下线时价格只高不低。

但对容克斯公司而言又是450台发动机生意到手(300台常用 150台后备)。这样一来,因ju-87被he-218抢了风头而被迫停产,甚至连带停产jumo-211j发动机的事终于不心疼了,公司可全力生产jumo-213系列发动机,再加上即将到来的jumo-004c系列生产,他们仿佛看到了大把票子在向自己招手。

经过几次新机型的选择与竞争,各飞机与发动机厂商之间隐隐约约形成了联合体,梅塞施密特公司包括me-423、me-262在内都选用了尤莫公司产品,而沃尔夫公司选择的是宝马和奔驰系列发动机。

面对jumo-213系列的贴身逼抢,被取代下来的bmw801系列发动机怎么办呢?还是扩大产量!

目前fw-190是现役单一型号中产量最大的飞机,1月份时月产量已突破800,到3月份高峰期后预计会突破1200,面对如此旺盛的需求,再加ju-98的需求,bmw公司已疲于满足(每一架飞机按配1.5台发动机计算),对尤莫公司抢生意的行为自然视而不见。事实上,沃尔夫公司也对军备部下达给他们的fw-190订单表示惊愕,他们计算过,在目前的战损比例下,空军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多的fw-190,甚至到6月份之后,新完工的fw-190会比新毕业的飞行员数量还多——那可是包括全部机型在内的飞行员。

施佩尔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粗暴:生产出足够的存货,到9月份时直接全线停产用于转产新战斗机,这个想法得到了霍夫曼的大力支持。

两次航空军备重整案后,沃尔夫、梅塞施密特、亨克尔和容克斯公司都非常满足,但也有一些公司的日子就过得不太愉快。以道尼尔公司为例,该公司的do-17\do-217轰炸机已停产,费尽苦心研究出来的前后双螺旋桨驱动的高速战斗机do-335又被军备部判了死刑,一时间只能靠代工ju-88维持生意,而ju-88本身就面临着转产,虽然军备部已明确会把意大利的sm79轰炸机交给道尼尔公司生产,但总生产别人的授权型号让心高气傲的克劳德-道尼尔先生非常不满。道尼尔公司也曾考虑在do-217中型轰炸机基础上开发do-417的重型轰炸机,但无论技术储备也好,其他公司的竞争压力也好,都预示着这个项目毫无前途,于是很快就放弃了。

在这样的失落境地中,道尼尔公司得到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日本方面运来了4种不同的海军新飞机设计图,其中高速舰载侦察机(彩云)事先已被划给阿拉道公司。剩下的三款,一款是舰载战斗机(烈风)——梅塞施密特和沃尔夫公司都在费力争抢,特别是听说这款飞机是日本最成功的飞机设计师堀越二郎属意的作品,两家公司更是毫不退让;一款是舰载联合攻击机(流星),据说这款飞机兼备俯冲轰炸和鱼雷攻击功能,亨克尔公司与容克斯公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夺,大家想得很明白,谁拿下了这款型号,就意味着将来谁就有可能把握舰载攻击机的唯一型号;第三款是陆基战斗机(紫电),但开发这款型号的川西公司却是水上飞机制造企业出身,技术力量放在日本来看都属于相对薄弱,考虑到德国现有ta-152和me-262两个非常接近成功的陆基战斗机项目,所有人都对紫电项目不看好,因此居然没有大公司问津。

而在派遣技术专家来德国交流学习时,自认为底子较差的川西公司又是最积极、最谦虚的,第一批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川西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面对这种尴尬局面,道尼尔先生敏锐地察觉到了紫电项目的独特优势,立即发出了项目申请——很好地给军备部解了围。出于对道尼尔的补偿,施佩尔立即将意大利菲亚特公司首席设计师朱塞佩-加布里埃里率领的技术团队加强给该公司(他们开发了g-50\g-55战斗机)

于是,在一月下旬,第一个轴心联合航空设计局率先成立,代号dfk设计局——取道尼尔、菲亚特、川西三个公司的首字母。出于永争一流、给那些大牌公司一点颜色看看的动机,三国设计师下定决定一定要把紫电项目给弄起来。当其他几款飞机型号还在按部就班地审查图纸、考虑整体指标与目标时,dfk设计局已就紫电项目召开过三次碰头会了,这么庞杂的队伍要交流起来也很困难,幸亏三国设计师都能说点英语,于是英语就成了日常交流用语。设计局的目标很明确,这款飞机不但要成为优秀的中低空战斗机,还要具备上舰功能,实现海陆通吃。

道尼尔先生对日本的原始设计很欣赏,设计中大胆采用了世界上尚未完全推广的层流翼型和自动收放空战襟翼,特别是后者,能借助于不太复杂的机构使飞机在各种速度状态下都能获得相应的最佳襟翼偏转角和升阻比,该项目还采用了杆力调节器,使飞机在各种速度下均有较好的操舵力和舵效——bf-109在高速飞行中操作杆十分沉重,被称为“空中石板”,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飞行员更偏爱fw-190的原因之一。

紫电采用的新设计十分大胆,远超德国设计师的常规想法,但恰好符合道尼尔本人的理念——否则他也不敢尝试前后双螺旋桨飞机这样的怪异造型,所以他认为这些设计不但不用改,反而要尽可能优化完善。

项目选型的另一个关键是发动机,原始设计采用了2000匹马力的誉发动机,dfk考虑到目前db系列和jumo系列的液冷发动机均已被预定,估计很难搞到手,再加如果要上舰,出于维护便利性的原则,最好还是利用空冷发动机。但在具体选型中,道尼尔力排众议,决定选用bmw公司最新出品的901系列发动机。

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bmw最成熟的产品无疑是801系列,这款双排14缸星型发动机在吸收日本火星发动机有关技术后已开发到了e型号(这是fw-190a和ju-98的标准发动机),拥有2000匹马力的同时还减重了54公斤(同功率的火星发动机虽然更轻,但横截面要大一些且稳定性不好),下一步准备开发801f型,预计马力会达到2400匹。而901系列是基于霍夫曼的要求,在仿制美国普惠公司双黄蜂r-2800基础上形成的双排18缸空冷星型发动机(bmw发动机技术本就是在普惠技术引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仿制难度不是特别大),加上又拿到了日本誉发动机技术(也是仿制普惠公司双排18缸的产品)图纸作为参考,生产出来的901系列马力亦稳定地达到了2000匹马力(r-2800此时最好的生产版本是2300-2400匹马力).

但901系列目前还不够出色,与801系列的动力一样且横截面更粗大,会带来更多阻力。面对质疑,道尼尔仍坚持用901系列,他说:“14缸发动机现在是2000匹马力,也许一年后会是2400匹,18缸发动机现在是2000,或许几个月后能到2400。现在数字一样,能说将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也一样么?如果都一样的话,18缸比14缸多4个缸用来干什么呢?”

既然要力争第一,那就不能按部就班,根据他的建议,dfk设计局最终把赌注下在bwm901c型的成熟上——预计将会达到2300匹马力,备用发动机则选了誉系列的2100匹马力。

由于这是第一个人员到位的联合开发项目,霍夫曼给与了高度重视,专门抽空听取dfk几个设计师的汇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