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十章 蒙巴萨(1)

铁十字 第十章 蒙巴萨(1)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ps:今天出差,第二更估计会晚,抱歉……

1943年1月21日,肯尼亚蒙巴萨的盟军护航指挥司令部里,盟军非洲战区最高长官、美国陆军中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满脸愁容地听取各方面综合情况的汇报。

火炬行动毫无疑问是彻底失败了,比去年8月已被公认为很惨的迪耶普登陆战役损失大十倍都不止,虽然这个结局和他的指挥基本没关系,但依然让他感到无比沉痛:几十艘军舰、100余架飞机、200余艘中大型运输舰、1万多名海军官兵、4万余陆军部队、整整4个师的装备,甚至连一个德国人都没看到就被送进了海底或成了敌人的战利品。当一封又一封阵亡通知书从打字机上源源不断出来时,他的整颗心似乎都要碎了。

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美国所遭遇的最惨重失败,即便震动全美的巴丹战役,美军士兵伤亡也只有1万余、被俘1.5万余(虽然这些战俘后来大都也死了)。再加上前不久南所罗门海战役中近2万名海军官兵的损失(舰队和瓜岛守军),短短3个月,联合舰队居然造本方成7万余人的伤亡,在他心中俨然已成为美国最凶恶的敌人。

他知道国内有很大呼声要求罗斯福总统改变“先欧后亚”的方针,虽然在理性上认可总统的观点,但在面对如此血淋淋的现状,他在情感上更愿与普通士兵和民众保持相同立场——将士们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一是愤怒,二是沮丧,战争绝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容易。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美国加入世界大战已13个月了,但除了巨大的潜力和充足的物资,军队特别是陆军还根本没做好全球战争的准备。现在能拉出来打的都是战前训练、培养的基干队伍,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是合众国为数不多、仅有的优秀部队。国内军队虽然已一口气扩张到了300多万,但很多都还处于手忙脚乱训练新兵阶段,里面的老兵比例不到10%,军官也是没多少实践经验的菜鸟,丢了这些基干部队之后——他实在不敢想象将新设部队拉出来打仗会有什么后果。

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点损失放英国、德国、苏联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值得一提,哪个没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损失?英国人光北非战役就丢了30万人马,中东战场上那10万人马估计也保不住,俄国人丢的队伍估计没700万也有600万,7-8万人对斯大林来说就是一周的损失而已。就是一直高歌猛进的德国人照样有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他估计德国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损失了100万——实际上自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国在各条战线上的伤亡已突破了120万。

但英国人、德国人、苏联人可以毫不在意地承受这些损失,美国却承受不起——有经验的士兵和军官实在太少了。怕什么偏偏来什么,美国单场战役的伤亡从几千上升到1万2万,突然现在一口气变成5万。而他们现在的对手却是从波兰战役开始就享誉世界的名将——古德里安、隆美尔、凯塞林,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如果可以选择,艾森豪威尔现在很想把这些部队重新拉回美国或英国去,再不济也要退回南非,而不是这样畏畏缩缩地躲在肯尼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在机动舰队逮住并消灭莫桑比克海峡空船返回的舰队后,大家已对海上运输不报任何希望,因为谁也不知道该死的日本舰队会从哪里冒出来,没有舰队提供的帮助,他去哪里找足够的物资和支援来构筑东非防线?他可不认为按一战方式的战壕挖掘可以挡住德国装甲部队——更可悲的是,现在连铁丝网和地雷都不够!

“长官,今天有一条船进港——他是偷偷摸摸沿海岸线从马达加斯加开过来的,路上没碰到日本鬼子。”

“真是些勇敢的人。”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船上面有什么?”

“一些面粉、朗姆酒、橄榄油、羊毛外套……哦,还有一点汽油——大约1000桶,他说是马达加斯加守军托他带给我们的。”

“很好,很好。”他高兴极了,“统统买下来,可以多给一点钱。”

“这个……”后勤军官为难地说,“我们没这方面预算,再说除了汽油,其他东西也不是特别缺。”

“我们需要物资,所有东西都不能放过,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航行。”他耐心解释道,“汽油是我们最急需的物资——就冲他们冒着风险帮忙运汽油的份上,都应给予合理报酬。”

他不是矫情,这是切切实实的需要。军人首先要服从命令,火炬计划失败了,战争却还在继续,非洲战区司令官的名头听上去很响亮,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将军给他的指示很明确,想尽一切办法在东非构筑一道可靠防线,保住盟军反攻的希望,他仔细考虑了两天又和部下反复沟通开会了好几次,大家都觉得这任务很难完成。

更要命的是,非洲战区还要负责挽救那些从前方败退下来的将士,他们包括在非洲之角抢滩登陆的英美官兵,包括从开罗、阿斯旺方向退下来的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官兵,包括从苏丹、厄立特里亚等各处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更糟的是,他们没有坚强的组织,没有足够的后勤,甚至都没有多少可供利用的车辆,这样的军队数目最开始是2万,后来是4万,最后各方面累加起来发现已突破了6万。

理论上这些部队都归盟军非洲战区指挥部管制,可除了能在地图上大致摸清他们的方位,能通过电报联络上他们,对他们其他所有行为他都无能为力。

如果这些都是坚强而有力的部队,都拥有战斗意志和充分的作战物资,他会毫不犹豫地立即率领自己手中其他3个师一起赶上去发起反攻——可惜,这6万多人已被打掉了斗志、丢弃了辎重,是一个气喘吁吁、急需挽救的危重病人。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反攻,而是要绞尽脑汁把这些部队尽快救下来。经过痛苦思考,艾森豪威尔决定让这些部队全部撤退到肯尼亚来——力争在这里挡住德军,苏丹也好、埃塞俄比亚也好、索马里也好都只能统统放弃。

对这样的布置,丘吉尔啰啰嗦嗦讲了一大通不同意的理由,但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就同意了,马歇尔暗示他可以行使非洲战区最高长官的职权,一贯的“老好人艾克”立即心领神会,果断下达了命令,所有部队都表示拥护和服从,只希望蒙巴萨方面给予帮助,伦敦最后也捏着鼻子同意了。

与此同时,德军的进展很快,在补足后勤物资、安顿好后方、收集到足够的列车之后,古德里安率3个装甲师和2个埃及步兵师浩浩荡荡地南下,当初拉姆斯登退兵时与德国之间有10天不准进攻的协定,这协定当然是遵守了的,但拉姆斯登也不敢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德军守信上,更不会傻乎乎再呆在阿斯旺,澳新联军找到了阿斯旺所有能收集到的船舶、汽车,不顾一切地向南撤退。

虽然亚历山大上将的行为让人觉得特别无耻,但不得不说,提前撤退的决定真是非常英明,他手下那万余部队很轻松地抢到了足够的船只沿尼罗河南下,而拉姆斯登做同样的事却费时费力,当最后一个新西兰士兵登上船只离开阿斯旺时,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距离阿斯旺机场只有不到15公里了。

皇家空军的特德将军虽然没像亚历山大一样被免职,但遭到了伦敦毫不留情的训斥,迫使他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对付现在的局面,阿斯旺方向的飞机有多少算多少,他都准备搜刮到汽油后向咯士穆飞去,可最后的结果很头疼,不但飞机数量多油料少,而且飞行距离超过了900公里,最后那些短腿的喷火、飓风等短程战斗机只能无奈放弃——把油料让给更需要的飞机。

由于澳、新师只有随身携带的一点步兵武器,现在落魄到连手榴弹和迫击炮都算是高端火力了,向埃及人交涉对方又不理——埃及废除一切英埃协定之后,埃军理论上是可以动武的,但大英帝国多年积攒的底蕴还在,埃及指挥官不愿将事情闹大,只当视而不见。

可怜的英国人碰壁之后甚至找不到足够的炸药来摧毁这些飞机,用汽油爆炸也舍不得,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令人啼笑皆非——在当地市政官员的牵线搭桥下,埃及方面偷偷摸摸提供了几条船和十几辆卡车给拉姆斯登,而英军则做出匆匆忙忙撤退的样子,让埃及人顺利接收了机场及滞留下来的20多架喷火与飓风——双方都认为自己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

当德军侦查部队冲进机场时,一边是欢呼雀跃的埃及士兵,一边是头顶离去不久的英国沙漠空军——只剩下不到100架飞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