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五章 Z计划(上)

铁十字 第五章 Z计划(上)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就在斯大林为苏联柔软的下腹部有可能遭到德国猛烈进攻而忧心忡忡时,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却是心情大好,激情满怀,最近一段时间海军好消息连连:

12月中旬,按重巡洋舰标准建成的塞德利茨号(希佩尔海军上将级)投入试航,各方面情况良好,汲取教训而采用的新主机也没出现欧根亲王号常出的毛病(后者在10月底才彻底维修好),试航时最高速度顺利地跑出了32.9节。

1月13日,建造期长达6年,屡经挫折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提前建成交付,这条被施佩尔当成海军头号工程的军舰倾注了所有人的关注,不仅船厂工人自觉加班加点抢工,空军为保障安全,专门抽调2个战斗机大队予以保护(在戈林时代是不可想象的),霍夫曼、施佩尔亲自出席了交付仪式,老元帅在交付仪式上激动得泪流满面,并一直在船上待到开会前一天才下舰。

新航母取消了碍事的150mm舰炮,改善了全舰重心,拥有60mm厚装甲覆盖的航空甲板可充分抵御250公斤航空炸弹的攻击,而在优化舱室构造、取消舰炮弹药库后,舰载机从设计时的42架上升到了58架常用 6架后备,新式舰载机开发成功后,齐柏林号将搭建全新的舰载机编队,原先的bf-109t,ju-87c一律退居二线成了训练机。

除齐柏林号提前交付外,意大利转交给德国海军的天鹰号航母舾装工程也在紧锣密鼓中进行,预计3月末正式建成交付,再加霍夫曼从法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手里通过各种手段弄到的军舰,德国海面舰艇的吨位实力在短期内翻了一倍,海军部正在调整组织架构,准备编成大西洋、地中海两个主力舰队和波罗的海分舰队。

两天后,元首副官告诉雷德尔准备召开海军军备会议,并透露风声,元首有可能重启z计划,这让他大喜过望,兴奋地好几夜都睡不着觉。

其实老元帅更应该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按原本历史进程,12月31日爆发的巴伦支海战斗将是德国海军的灾难日,德国不但没能截获从英国出发走北极航线的运输船队,反被打得损兵折将,希特勒一怒之下停止了所有水面舰艇的建造,连雷德尔本人也被一撸到底,彻底告别了德国海军。现在由于北非和中东战事顺利推进,英国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丘吉尔舍不得再将十分宝贵的坦克、飞机往苏联送,再加上印度洋航线被封锁,英国自身物资也开始出现短缺,船队上的物资很多都被丘胖子挪用并替换为用不着或过时了的物资或装备,然后英国人为补上这个缺口,再度向美国方面伸手,船队迟迟没有出港。

参加海军军备会议的人并不多,除霍夫曼、凯特尔、施佩尔、雷德尔、邓尼茨外,只有海军军备部聊聊数人,海军航空兵司令官里希特霍芬大将也属参会人员,但他正率海航主力在非洲作战,他表示会在肯尼亚战事完成后立即回国上齐柏林号。

会议开始后,还没等雷德尔把原z计划中有关h级、o级战列舰的思路阐述一遍,施佩尔已笑眯眯先开了口:“日本方面告诉我们,除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大和级第三舰(信浓号)外,日本海军已不准备开工新战列舰,甚至连建造周期长的重巡洋舰都不打算建设,当前造舰核心是航母、轻巡洋舰、驱逐舰和其他小型舰只,潜艇另论。因此,重启的z计划也会遵循该思路。”

雷德尔的脸一下子僵在那里,半天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想了好一会才婉转地提醒:“从日本的实践和南所罗门海战役来看,超级战列舰哪怕在航母对决为主的海战模式中也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的军官登上了这次来的武藏号,深切感到……”

霍夫曼摆摆手:“我们目前拥有提尔皮茨号,再加意大利人已转给我们、将于7月份完工的帝国号,同时还可指望意大利现有战列舰的协助,应该说已不缺战列舰了。战列舰特别是超级战列舰建造时间太长,基本上都在4年以上,您认为战争还要打这么久么?”

“这……”雷德尔哑口无言。

海军大将、海军军备部部长卡尔-威泽尔尴尬地朝海军总司令笑笑,他比雷德尔早知道一点内幕,但他不愿意直接捅破这层纸,于是接口道:“根据元首指示,重启后的z计划重心确定为航空母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

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由于希特勒停止了德国大型水面舰艇建造,威泽尔和另一位海军大将威廉-雷恩一起被任命为负责核武器研究工作的主管,但现在“超级炸弹”项目直接由施佩尔主管,两人依然负责海军装备的开发和生产。现在海军要开发的东西更多,不但有日本传来的舰艇、鱼雷、特大型潜艇等技术资料,还包括大量内部改进计划,再加z计划又要重启,两人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充满热情地投身于海军军备重整事业。

“这是从法国手里拿到的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在意大利船厂内对其进行了彻底维修与改建设计,到目前为止,修复工作已接近完成,后部甲板正在拆除,预计到本月底全部拆除工作能结束,该舰艇的改建设计是……”

“这是什么?”雷德尔在幻灯片上看到了一个用他多年海军常识难以理解的设计,顿时惊呼起来,“不是说改建成航空战列舰么,怎么变成这样了?是日本人想出来的?”

凯特尔、施佩尔、邓尼茨等人也是头一次看见造型如此奇特的军舰,一个个露出狐疑之色。

“元帅阁下,由于敦刻尔克级独特的造型——两座4联装火炮均在前甲板,因此天生具有改建为航空战列舰的优势,我们最初打算拆除后部设施并全部用于铺设甲板。但经精确计算与实地考察,改建后的甲板长度仅有120米,即便考虑一定程度的外飘,也只能勉强达到127米。”军备局设计师、海军少将卡尔-舒伯特通过幻灯片显示了最初的改建思路——前半部分是中规中矩的舰炮火力与舰桥,后面是航空甲板。

“从理论上说,由于弹射器和多道液压拦阻索的存在,120多米甲板用于舰载机起降是够了,但实际运用中风险很大。从日本航母使用经验来看,飞机着舰因挂不上拦阻索而存在一定失败几率,在速度慢、重量轻的双翼机时代,降落失败还用拦阻网回收,现在再采用这种回收办法会造成机体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因此现在降落失败通常采用复飞来解决,我们的最初设计是没法复飞的,问了日本方面也没太好的解决办法——他们给出的建议是航空战列舰只管起飞不管降落,或者干脆在水面迫降后回收。”舒伯特耸耸肩,“可惜大西洋条件太差,我们不像日本在太平洋上拥有众多岛屿可供降落,飞机必须着舰降落。”

为解决着陆失败与复飞问题,海军设计局设计师们尝试了数种脑洞大开的方案,包括多道轻型拦阻网层层链接、在舰桥下开紧急通道口便于复飞等方案,效果非常差,降落似乎成为航空战列舰的死穴而难以克服。

面对众人的困惑,舒伯特微微一笑:“元首一直高度关注航空战列舰改进方案,得知该困境后,他用一张手绘图给了我们足够的启发——既然一条半封闭的甲板不够,那就再变一条畅通甲板来,于是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并开始运用这种斜角甲板……”

设计方案中的斜角甲板与主甲板呈11度夹角,根据思路,飞机将从斜角甲板部分降落,一直落到舰尾停住,然后通过升降机进入机库并回收,与此同时,考虑到舰体平衡和合理的甲板长度,拟将该舰第二组4联装炮群拆除,将舰桥转移到被拆除炮塔位偏右处,因只剩下一座炮塔,对观瞄、指挥要求大幅度降低,舰桥可实现小型化并从塔状变成接近齐柏林号航母的条状,原二号炮塔弹药库和炮塔座圈空间扩大后变成航空弹药存储处。因不涉及锅炉位置调整,只需要进行部分烟道调整,因此整体改建时间压力非常小。

“改建后的主甲板长度可达166米,斜角部分大约为176米,甲板宽度最宽处46米,最窄处27米,首尾各有一部升降机(载重8吨),从目前海军主力舰载机来看,起飞、降落均无问题,主甲板装甲厚度90mm,核心覆盖区域长度约135米,可抵御英美常用的1000磅航空炸弹(454公斤)攻击,由于炮塔、舰桥重量减少,全舰整体重心甚至略有改善了,垂直稳定性较好,唯一的遗憾是载机数量偏少,且起飞和降落不能同时进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