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三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7)

铁十字 第三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7)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科尔心想:幸亏训练不用死人,否则这武器还真没法用,倒是日本人的小聪明挺不错,我在德国怎么就没听说想出这样的训练办法呢?

“那个……”丰田副武阴沉着脸走了过来,嘴张了一下,说了半句没头没脑的话后忽然又停在那里,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挤出下面半句,“现在……报名……特攻队有多少志士了?”

“我们已成功培养出十多名队员了,他们是整支队伍的种子,已全部熟练掌握了火箭操纵技能,不得不承认这玩意上手比开飞机容易得多,操作也简单,连我都会开!”大西指了指那些头缠“必胜”白布,身着海军军服的特攻队员说道,“他们很多人都不适宜开飞机,但又有强烈的挺身为国愿望,所以被选拔进来了。”

“都是自愿的么?”井上成美问道。

“都是自愿报名写申请书后才能参加,很多人还咬破手指写了血书,没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是不能承担特攻任务的。”

科尔心里一阵突突:写血书报名参加特攻队,日本人的民族个性果然如元首所说的那样——疯狂起来是抵挡不住的。

“大西君,先制作100枚吧,部署在布干维尔岛等地,他们那儿或许用得着。”丰田副武露出肃然的神色问道,“11月底前能完成么?”

“这么急?”大西泷治郎有些惊讶,“队员征募和培训恐怕到不了这么多。”

“那就加紧培养。局势刻不容缓,实在不行去前线就地征募。”丰田副武说道,“该不是你对新武器信心不足吧?或者生产有难度?”

“那倒不是。生产、培养都不难,现在缺的是时间和人员,您应该知道执行这种任务技术是第二位的,视死如归、一往直前的勇气才是第一位的,除了前线将士和我们一部分高级将领,很多人还没做好这个准备,心态也没调整好。”

“连我的心态也没调整好。”丰田副武叹了口气。“这是最后手段,按我的想法是最好永远都用不上这种武器,但很多事情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南洋群岛的防守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你先准备好,等待军令部的命令——没有我和伏见宫总长的明确命令,谁都不准动用,哪怕队员自己申请也不行。”

“明白。”大西自己的心态也很矛盾。他其实也不太想用这种武器。但正如科尔所说的那样,一切为了打赢。想了想最后还是点头应承下来,信心满满地表示:“100枚我不敢保证,30枚一定做到,是该让美国人尝尝厉害了,不过,能不能请您给火箭取个名字?”

丰田副武用伤感的语气说道:“就叫樱花吧——火箭发射与爆炸如樱花一般绚烂多彩而又迅速凋零,这份凄美永驻人间!”

离开试验现场时。井上成美和科尔都默不做声,只管想着自己的心事:东南前线的收缩命令看来已确定无疑的下达了。再结合下午谈判的议题内容,几乎可以肯定日本立场发生了明确改变。

上飞机之后科尔原以为是飞回东京参加会议,没想到这架二式大艇在途中转了个弯,往佐渡岛的另一面去了,这时候外务部随员才告诉他下午在佐渡岛海军秘密基地会议室进行外交洽谈,外相古正之已提前等候在那里了。

谈判是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进行,日本方面很重视,除外相古正之亲自出席外,陆军次官下村定和海军次官井上成美也一同列席,由于是秘密商谈,除了这三人与科尔以外没其他人出席,反正科尔会日语,连翻译都省了。到这时科尔才明白为什么会把谈判地选择这么偏僻的地方,日本方面完全是为了保密,由于都是老熟人了,古正之上来也没过多寒暄,直接向科尔介绍印度独立情况:

20世纪后,印度独立运动从王公领导的武装战争转化为由国大党领导的相对和平的民族独立自治运动。后因斗争方式的争论而发生严重分歧,国大党也分裂为两派:一派以甘地和尼赫鲁为首,始终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路线,被视为温和派;另一派以钱德拉-鲍斯为首,逐步转移到开展武装斗争的立场上而被视为激进派。一战时英国为获得印度上下的支持,空口白话许诺了印度自治,这使得温和派占据国大党上风,但随着一战胜利,英国所谓的自治与宪政改革无非是殖民统治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温和派的主张便失去市场,激进派开始占据上风。钱德拉-鲍斯在此过程中筹建了印度青年学生组织——国民志愿军并担任最高指挥官,他主张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反抗英国殖民者从而使印度彻底独立。随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强化,印度次大陆被英国当作解决问题的主要场所而任意压榨,矛盾日趋激烈,1938年鲍斯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提倡激进路线并与甘地等温和派产生激烈矛盾,最终他同国大党决裂,后被英国殖民当局秘密逮捕。1941年他从加尔各答越狱逃亡莫斯科,请求苏联支持,未果后转往德国。

“这么说这位印度独立领袖现在德国?”

“正是,半年前帝国已拍电报邀请其返回亚洲并开展独立运动,对方已答应,但一直未能成行,敝国认为贵国对此有不同考虑,所以……”

科尔当机立断答应下来:“完全没问题,过两天我就返回德国向元首汇报,下次直接让这位独立领袖搭载飞机飞往贵国,贵国可直接与这位领袖洽淡,有关成果只要不损害德、意盟国利益,我们便共同予以承认。”

日方与会几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后都微微点了点头,科尔心中有数:日方看来相中了鲍斯的资历与能量,准备扶持其担任傀儡,这一点他毫无异议——霍夫曼来之前已和他明确交代,德国的手肯定伸不到印度那么远,因此有关印度问题上日本提出要求和条件只要不是太离谱都不妨答应下来。

古正之心里暗暗高兴,看来德国至少不会在印度政权问题上与日本杯葛,他继续介绍道:

受东南亚战事鼓舞,本年3月印度局势趋于恶化,伦敦方面派掌玺大臣克里浦斯赴印度调解并召开英印会议,但英方提出的《印度自治领方案》遭到了印度方面激烈反对,4月11日国大党和******教联盟一致决议拒绝了该方案,美国派往印度的特使路易-约翰逊对尼赫鲁的工作也未获成功。6月10日,印度西北部信德地方发生反英暴动,同月15日印度独立大会在曼谷召开,甘地不与英国合作的主张风靡整个印度,8月9日,甘地、尼赫鲁、阿札德等20名国大党领袖遭到英国宪兵逮捕,进一步加快了反英运动的发展……

古正之说道:“三国同盟的最初目标是首先尽快迫使英国屈服,这也是日本指导战争的重要方针,但随着德国注意力转向俄国,这种目标发生了偏移,倘若贵国要推进新战略,势必应该从东线收回力量同时加大对英国的压力——为迫使英国屈服,敝国希望德国继续封锁英国,并相机在英国本土登陆。”

科尔读懂了古正之的意思,日本暗示苏德是否可以媾和以便德国能及早抽身出来尽最大全力对付英国,不过对方既然没明说,他也乐得装糊涂,想了想后回答道:“东方问题十分复杂,东线战事除削减英国持久作战的意志外,本身也是对《德意日三国**产国际协定》的履行与实践,贵国主张全力对付英国的愿望我方当然承认,但这种愿望并非轻易就能达到的。鉴于当前英德海军力量对比失衡,敝国暂时无法采取这种办法,而在美国介入后,英美海上优势更加明显,敝国已陷入资源封锁与海域包围,如果不能从东线获取足够的资源与物资,敝国将缺乏持久作战的能力。”

下村定不死心,补充道:“敝国认为当前有必要将在亚洲和欧洲分别构成各个战局的日德意三国力量直接联系起来,争取在英国最有价值、统治力量最薄弱、失去后最感痛苦的地方发挥作用。具有这种可能性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印度,其归属如何将直接左右英国命运与未来地位。”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日本未来为集中精力进军印度并打垮英国而将完全从中国战场撤军,特别是将最强大的关东军与人数最多的中国派遣军抽调出来执行印度洋攻略?”

这个反驳击中了日本陆军的软肋:你不是要我与苏联媾和集中精力对付英国么?那在中国问题上你们是否也答应同样操作——这显然是日本陆军不愿或暂时做不到的,反过来日本也失去了要求苏德媾和的正当性,下村定张口结舌却又无言以对。

井上成美憋着笑,他已在上午的交锋中领教过科尔的尖牙利齿,现在终于轮到下村定来感受这一切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