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十九章 华盛顿的早晨(上)

铁十字 第二十九章 华盛顿的早晨(上)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由于时差的缘故,华盛顿时间比伦敦时间晚5个小时,比开罗时间晚7个小时,当阿拉曼已是激战正酣的下午,华盛顿才刚刚从早晨中醒来,沐浴在12月10日的阳光之下,尽管天气有点冷。

白宫,总统办公室内,罗斯福总统正在认真研读各方面发来的电报抄件和情报汇总,这是历代总统的惯例,在战争期间尤其如此。这场世界大战对欧洲来说已是第三个年头,对美国而言也已进入第二年,但从当前的局面来看,局势似乎还不太理想。中途岛战役后涌现出来的乐观又被所罗门海战的惨败打到了谷底,而除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情报,特别让他揪心的是陆军航空队报上来的有关于部署在英国的第八航空队报告,话里话外显示的情况都很不乐观。

“……自德国启动总动员体制并加大有关‘欧洲联盟’宣传后,有关德国工业能力特别是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声生产、制造能力在飞速增长,而消费性的民用工业与则向周边国家转移与渗透,情报显示德国主要装备的月生产数量急剧增加,个别产品诸如坦克、飞机的产量成倍增加,这对利用战略轰炸削弱德**事潜力的设想构成了极大挑战——目前通过战略轰炸所削弱的损失远不及德国增加的产量。”

罗斯福知道这封报告并未夸大事实,相反,事实比报告说得还糟糕,美国有关通过战略轰炸摧毁德国经济潜力的设想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德国除了在本土加速发展军事工业外,还尽力将军事工业中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的配套产业向西欧国家转移,对包括一系列钢铁、冶金、化工、机械、军需、医药等行业在内分发了基础性订单。甚至直接将很多不太重要的零件也转移到法国、荷兰、比利时生产,这些发达的工业国能够很方便地依据德国图纸生产出德国所需要的产品,质量一点也不比德国自产的差。比如比利时的几大钢铁联合企业上个月就接到了为德国4号坦克生产1万组轮子和履带的订单,而法国也接到了大量铝合金、航空发动机的订单——毫无疑问这些产品最终会成为战场上驰骋开火的坦克和飞机。

德国除零件以外还直接向这些工业国订购成套产品,瑞典的博福斯高炮,比利时fn公司的手枪,法国的野战口粮。更不必说意大利工业体系全面倒向德国后,已开始按德国标准与要求在生产军火了。更关键的是,德国人下了这么多订单几乎没花多少钱——通过释放俘虏、减少直接占领区面积、部分允许其重建国防力量等手段。德国从上述几国政府获取了大量军费。而且,由于德**事力量的成功与赫赫战绩,这些国家在重建国防力量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德国编制、采用德国装备——这也让德国赚到了钱。

现在,西欧几个主要工业国的工业机器正在复苏。正在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基础性、辅助性的帮助。而且作用越来越大了。

为此报告特意提出:“……我们对前述情况深感忧虑,前线指挥官一再要求加大对这些地方和工厂设施的打击力度,但一直来我们受到了很多限制,我们希望总统能给予我们更多、更大的授权。”

罗斯福知道,这些国家虽在为德国生产,但却是通过正常贸易行为开展的,哪怕德国利用俘虏、占领区军费等手段充当支付能力也是当事国主动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但缓和了德国与西欧占领国之间彼此的紧张关系。也缓解了被占领国自身的经济困难——为德国生产总好过挨饿!这件事明显可看出来德国在为推动欧洲联盟做准备——从政治立场而言,完全是应该彻底打击的。

但身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罗斯福知道政治和军事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行动,必须要充分考虑民众反应,如果第八航空队肆无忌惮地对西欧国家进行空袭,必然会牵涉到民用目标,哪怕精确打击了工厂也会造成工人失业与流离失所——这容易引起当地民众的仇恨,如果德**事力量借机把自己打扮为抵抗美国空军的军事力量,并借机挑起欧美冲突,那政治上丢分就更多——民众是不会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要把炸弹投在自己头上而不去直接打击德国人。如果引起当地民众的普遍反对,将来永不会有反攻欧洲的那一天。

罗斯福轻轻盖上报告,对亲自前来汇报的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扩大打击范围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至少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美参谋长联合会议这个层次应该达成统一认识。”

阿诺德点点头:“我们深知您在这件事上决策的为难,但陆航的损失实在太大了,第八航空队最近几个月的损失一直在快速增加,轰炸机被击落/不可逆转性损失的比例持续上升,9月份是9.74%,10月份是11.97%,11月猛增到15.86%,12月刚刚过去一周多,第一周损失率接近18%。”

罗斯福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皱着眉头问道:“很可怕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很多,首先,德国人加强了对防空体系的建设——用他们的话说叫‘天网’,这是一套包括地面观察哨、密集雷达网、核心防空指挥部、高射炮阵地、战斗机联队等一系列设施架构起来的防空体系,覆盖范围从英吉利海峡一直到全德本土,而且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这几个月他们利用‘托德组织’和当地劳动力,哦,还有很多犹太人,在西欧各地加大了建设力度;其次,调整了部分防空装备的优先生产顺序,加大了战斗机、高射炮的生产力度,以前德国飞机生产的顺序先是轰炸机,然后才是战斗机,但现在是战斗机优先——特别是fw-190,这种有着高速度、坚固防御、4-6门20mm航炮的重火力战斗机对我们的威胁特别大。情报人员搞到了德国内部生产的情况,包括do-217,he-177,he-111数个型号在内的轰炸机全面停产,而fw-190的产量猛增,据说12月份预定出产的fw-190会高达800架,最终要增加到1200架以上;再次,德国人调整了空军战略,目前对英国的轰炸完全终止了,9、10月份还有零星空袭,11月份以后在大不列颠上空再也看不到德国飞机了,同时德国人还对空军体制进行了剧烈改革,取消了航空军、师一级的编制,扩大了联队构成,其直接后果是减少了冗员,加大了飞行员比例,而那些优秀的王牌飞行员——比如,马尔塞尤被强行从前线带回塞进航校执教,后备飞行员的队伍猛烈扩张到原先的5-6倍。”

“马尔塞尤?等等,我好像听到过这个名字。”

“这是德国宣传部最近几个月重点宣传的所谓英雄人物,这家伙号称非洲之星,曾经一天之内击落了一打多的英国飞机,还全是战斗机,个人总成绩突破200架,是王牌中的王牌!还有一个是号称‘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兰克,后面那家伙带着突击队炸掉了英国人的超级机密,德国人以他的经历和故事拍了一部电影——《兰克突击队》,情报人员说刨去絮絮叨叨的法西斯主义宣传,全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战斗场面激烈火爆,虽然具体情节和实际上他们在英国的所作所为差得离谱,但超级好看,简直就是万人空巷,要放在好莱坞保管是年度最佳电影——妈-的!这家伙为什么不是我们这边的呢。”说到这里,阿诺德忍不住骂了一句

罗斯福没介意部下的粗话,反而开导他道:“这也是好事情,起码德国人停止空袭了,英国人可以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生产,丘吉尔首相彻底赢了不列颠航空战。至于超级机密……本来我认为英国人要负一半责任,在知道有兰克这个人后,我认为英国人起码要负60%以上的责任。”

“但这是以我们轰炸机大量损失为代价的,光9-11月份这3个月我们就损失了600多架飞机、3000名机组人员。另外,除了日间轰炸,英国人的夜间空袭损失也在直线上升,或许比我们要好一点……现在戈培尔的宣传机器在大肆攻击我们搞欺骗,说没有任何机组成员可以完成任务而幸存下来。”

“这是什么意思?”

“英国人规定轰炸机组完成30次空袭任务就可以转职,我们现在规定的次数是25次。但从概率上计算,假设15%的战损率,执行25次任务并存活的概率不到2%,而30次的话不到1%,前线指挥官在建议是否将这个次数削减到20次或更少,以免影响士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