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四章 第四刀(2)

铁十字 第四章 第四刀(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当第二类武器上场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些奇形怪状的玩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刚才展示的stg43虽然看上去有点怪异,但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一种新型枪械,可眼下上场的这些是什么——第一个是一个铁制的、前后均空心的细圆柱体,旁边配有一个带着尾杆,前面有带锥形的类似蘑菇头一样的玩意;第二个是一个略粗的空心钢管,前面似乎还带着一个护盾;总算第三个展示的产品带着类似于轻机枪的支架,可前面那个尖头尖脑的东西又是什么?火箭弹么?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东西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更像一批乐器,听说这还是元首亲自设计的,现场顿时响起了窃窃私语的交流声。

施佩尔附在霍夫曼耳边轻轻说道:“元首,这都是您设计的?我怎么觉得与您的审美取向不太符合啊,嗯……实在是有点儿……”他本来想说“丑陋”,想了想用“别出心裁”代替了。

“施佩尔,你不要小看他,样子虽然不起眼,但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的。”霍夫曼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对着旁边的设计师说道,“兰格韦勒(langweiler)博士,麻烦您将有关原理和设计理念和各位介绍一下吧。”

“诸位,在5月份接受陆军武器局提出有关研制步兵反坦克武器计划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发现了‘空心装药聚能效应’的原理——破甲弹在弹头前部装上圆锥形金属罩(紫铜合金)后,形成锥口朝前、锥尖朝后的样式。在金属罩后面装有炸药。前面则是空的。弹头爆炸时金属罩被高温熔化成高速液体金属射流像透镜那样聚焦到空心部分的中心。如果射向坦克装甲就可以把装甲冲出一个洞并快速毁伤里面的设备和杀伤人员。”兰格韦勒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用高压水龙头对准沙堆能快速冲出一个洞的道理一样。基于这种原理同时根据元首亲自设计的图纸,我们得到了三种非常有价值的反坦克武器,目前暂且命名为装甲杀手1号,2号和3号。”

“这种武器穿透力有多少?抵得过pak37mm反坦克炮的穿透深度么?”有人问道,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连37mm反坦克炮都比不过,那这武器根本没有发展价值,因为37mm坦克炮那点可怜的破甲深度已沦为“敲门砖”而被勒令停产了。

“当然不在话下。根据我们测试的结果,1号最大穿透深度为等质均匀装甲140mm。”

“什么?”人群惊呼起来,“我们该不是听错了距离单位吧?”

“没听错。”霍夫曼大笑着说道,“博士,展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

兰格韦勒博士是hasag公司(hogo-schneider-ag)的首席研究专家,他根据陆军武器局的要求带领手下基于无后坐力炮的原理研发了一种拥有超口径破甲战斗部、位于发射筒内的推进药的武器,但从外观上看更像一枚手榴弹。就在他准备继续改进的时候,柏林来了急电说元首召见,然后在半个下午的交流之后他得到了三份设计图纸,上面描绘的武器全部基于这种“空心装药”的原理。虽然霍夫曼画的图纸有一些粗糙。但一切都难不倒兰格韦勒博士,他带领手下加班加点。利用三周的功夫将三份设计变成了现实。

杀手1号就是德国历史上的“铁拳”,它本质上就是一门超轻型无坐力炮: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反坦克榴弹的出膛动力,而反坦克榴弹就插在火药管前,发射时扣下火药管外的发火针,启动冲击帽点燃管内的推进火药使反坦克榴弹离开发射筒,榴弹的弹簧尾翼随之展开并使其稳定飞向目标爆炸,而推进火药的气流可以从火药管后部冲出使它完全没有后坐力。榴弹中炸药成分是50:50的***和钝化******混合物,******只有54克重,但已足够将战斗部以28米/秒的速度发射出30米远了。

说的再好也抵不过实际演示,博士示意手下拿着杀手1号向靶场上一辆已报废的t-34坦克奔去,只见实验员走到距离坦克大约25米的地方,微微向上翘起首部,稍加操作之后就发现有榴弹拖着火焰向坦克飞去,爆炸声过后,现场一致屏住呼吸查看结果,结果既没有听到装甲破裂的声音,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凹陷或者破洞,众人的表情显得很滑稽,想笑但又不敢笑出来。

看到了第一时间跑过去查看战果的实验员发回的成功信号,博士胸有成竹地报告:“试验成功了,坦克和里面的人员已被摧毁,请诸位移步查看。”

众人惊诧莫名,但还是围绕坦克仔细研究了起来,一看之下大惊失色,t-34能抵挡较多反坦克炮的正面装甲已被高热金属流穿透,只留下一个指头粗细的孔径,而里面模拟乘员的假人身上全是灼伤痕迹,惨不忍睹,根本不能想象有人还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来。

这下子场面轰动起来了,所有人都发出好奇般的啧啧称赞声,虽然这个反坦克的距离有点儿近,但效果真是不赖啊,堪称步兵打坦克的最佳搭档。

唯独霍夫曼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这个结果早就在他预料中一样,看过现场的施佩尔已将表情从最初的揶揄换成了震惊,结结巴巴地说:“元首,这真是天才般的、了不起的创意。”

“这有什么,离我要求还差得远呢,我设计的东西最起码要打150米远,他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霍夫曼心想:笑话,铁拳的威力也是区区t-34能挡的?

眼看现场已陷入了轰动,兰格韦勒博士立即趁热打铁展示杀手2号。

杀手2号在原本历史时空名字是“坦克杀手”,系德国对美军巴祖卡火箭筒的仿制品,作为一种供步兵分队中的反坦克小组使用的大型武器,需要专门的射手和弹药手以及必要的掩护人员。而霍夫曼提供给兰格韦勒博士的图纸直接是加装了防盾的改进型,那样射手就无须再穿防护服,采用的火箭弹有效射程超过150米,全重大约10千克,穿甲威力大约200mm。

“200mm?”现场再度惊呼起来,还没听说哪个国家坦克的正面装甲超过200mm呢,这个厚度就是一般巡洋舰的装甲厚度都赶不上。

“他真能穿透200mm?”

“没问题,起码我们的虎式坦克也挡不住。”这下子施佩尔面上的表情僵硬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元首,这消息可有点儿不太妙。”

“美国人已经开发了类似武器,我这是受他们的影响。”霍夫曼轻轻一点,“敌人有的,我们应该也有。”

两个实验员带着武器在地上蹲了下去,这次他们挑战的距离是100米,而对象换成了报废的英国玛蒂尔达坦克,这种坦克正面装甲厚度最厚处高达78mm,在法国战役中让隆美尔的装甲师吃到不少苦头,最后还是凭借88炮才摆平了他们。但现在这种厚度的装甲在杀手2号的威力之下根本不堪一击,战果如同刚才对付t-34一样稀松平常。

很多人特别是有过前线作战经验的参谋军官和带兵将领在叫好之后开始琢磨起来了,两种武器的杀伤效果当然是震撼性的,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如果说第一种武器够简易,但操作距离过近,在实战可能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第二种武器威力和距离还令人满意,但操作过程略微显得繁琐,还需要掩护人员和两人炮组,占用编制过多,对班、排一级的火力平衡不利,希望元首的第三种武器能有更好的结果。

杀手3号则是霍夫曼利用穿越优势描绘的苏联rpg-7示意图,他对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兰格韦勒博士也表示认同,认为这种设计既具备了前面两者的优势,又规避了两者的缺陷,但问题是制造难度很高,三周时间起码他将三分之二的精力放在了上面,但设计出来的成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距离元首的要求差距比较大,勉强算是个半成品。

试验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实验员一共打了3发,只有最后1发才取得了成功,而且开火距离大约不到50米。现场众人对此均表示认可,新武器嘛那有一上来就完善的,所有人对元首的创意和远见的佩服程度在这次展示后均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文森特上校大喜过望,他原本以为三种设备有一种勉强有点效果就足以让陆军武器局采用,现在3种都有所建树且大大超过了最好的预期,他心里乐开了花,眼巴巴地等待着霍夫曼命名。

“可以管他们叫铁拳(panzerfaust),分别命名为铁拳1号、2号和3号,象征着一切敌人在德意志的铁拳下瑟瑟发抖。”霍夫曼最后揭晓了名称。

又一种威风凛凛的武器准备登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