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十八章 以俄制俄(3)

铁十字 第十八章 以俄制俄(3)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弗拉索夫当然不是无名之辈,恰恰相反,这个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像个政工干部的中将在红军中绝对称得上是一名悍将。

弗拉索夫是新城神学院的毕业生,19岁参加了苏联红军并在内战中立下功勋,1924年7月至1925年曾在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训练班深造,粗看上去这个学校名头不响,但只要看看他同班同学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其中蕴含的价值——他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等人是同学。1930年,年仅30岁的弗拉索夫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1938年还作为军事顾问奉派到中国并帮助训练军队。那时候正好德国援华军事将领还没撤完,陆军总参谋部里还留着他的档案和粗略评价,认为他“头脑灵活、作风勇猛,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对手”。“巴巴罗萨”行动后弗拉索夫出任新组建的苏军第37集团军司令,在基辅方向参加正面防御作战且屡建功勋,最后神奇般地逃出基辅包围圈并徒步返回本方阵地,斯大林用飞机把他接到莫斯科并授予其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同时还任命他为防守莫斯科的第20集团军司令。到台风战役**时,面对德国第3、第4两个装甲集群的冲击,是弗拉索夫亲率第7和第8近卫步兵师以强行军堵住了突破口,保住了岌岌可危的莫斯科,甚至还在友军支援下在德米特罗夫和伊克沙湖之间发动反攻。硬生生地把敌人阻挡在莫斯科运河一线。鉴于他的成绩,台风战役结束后斯大林提拔他为****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员,他接任后立刻以前所未有的冲劲投入工作——他从基里施以西地域发起进攻。占领了丘多沃至诺夫哥罗德之间的一大块森林沼泽,楔入德军纵深60-70公里,先头部队离柳班仅15公里,严重威胁德国第18集团军的侧翼,只因为其他友军配合不利,孤军深入的他被德国优势兵力包围后于6月底无奈被俘。

正因为他的名头如此突出,在被俘后他没有像其他战俘一样在暗无天日的俘虏集中营里苦捱。反而很快就被关在柏林郊外的一幢别墅中。只是德国方面对他的优待仅基于他过往的战绩,没有人注意到他的额外价值,无论希特勒、希姆莱还是其他高层都对他反过来想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做斗争的想法嗤之以鼻。但霍夫曼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他做出决策准备扶持布尔什维克内部异己力量时,他已想到了这个人物。

曼施坦因虽没参加莫斯科战役,但大本营传达的敌情通报当中将这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现在元首挑选这样一位将领来领导俄罗斯解放军。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上说都称得上是不错的选择。他放下弗拉索夫的《公开-信》,关切地问蔡茨勒:“这人的投名状已交了,后续元首打算怎么做?”

“这家伙野心很大,最初表示要纠集原俄国境内所有反斯大林与布尔什维克的民族与军人一起形成新势力,元首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告诉他将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分别建国,新的俄罗斯将仅有俄罗斯民族和固有领土组成。”

曼施坦因冷笑道:“原来他还打着成为下一个斯大林的主意,哦。还是一个会打仗的斯大林。”

“我们推翻一个斯大林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再造一个斯大林。”蔡茨勒补充道,“元首准备先让他和其他一些被俘苏军高级军官组成俄罗斯民族委员会发表政治宣言。该宣言将与其他非俄罗斯族的政治宣言形成统一体系,同时再让他去战俘营挑选苏军纯粹俄罗斯族裔的军官和士兵组建俄罗斯解放军。下个月我们将在华沙召开东方会议并将统一协调原俄国领土处理事宜,您分封的那些‘国家’也会借此宣布独立并统一参与到反布尔什维克的战斗中来,而俄罗斯民族委员会将被我们承认为与苏维埃俄国交战的友好势力,享受盟军待遇,并承诺在战争胜利后以他们为基础组建新的俄罗斯国家政权。”

“那他就身兼政治领袖和军事统帅于一身了,如此野心勃勃的人物将来能控制住么?”

“应该没问题,元首目前只给俄罗斯解放军三个师的编制,而且还没有装甲师,他们只有在接下去的战役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扩编。”蔡茨勒解释道,“您不要认为一个中将会是俄罗斯民族委员会的全部,一旦他获得成功,斯大林政权内部的反对分子,比如上将、大将乃至政治-局委员一级的人物就会有人动摇并投奔过来,如果他们地位更高、名头更响、能量更大,他们就能与弗拉索夫分庭抗礼甚至成为最高政治领袖,弗拉索夫最多是一个军方领袖,而他们内部有了派系之后能更便于我们控制。”

曼施坦因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一点:“这倒非常有可能。”

“如果我是斯大林,我一定会关注到这个人物的价值与示范效应,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消灭他,千方百计将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在斯大林眼中他和他手下所在的方向就应该是战役中最致命的方向。”蔡茨勒笑道,“当政治目标压倒军事目标时,斯大林会变得不顾一切,您需要的红布到时候就有了。”

“他现在人在哪?”

“在战俘营挑选军队,3天后他将率领第一批部队赶到您这里报道并听候您的吩咐,我认为您能像哥萨克那样赢得他的尊重,毕竟他所有的一切目前都掌握在您手中。”

“我觉得他会是个聪明人,和聪明人合作一般会比较愉快。”曼施坦因说完后,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就在蔡茨勒和曼施坦因商议下一步政治攻势之时,斯大林正在克里姆林宫里审阅下一步战役方向。

最近这几天斯大林同志是非常春风得意的,一来是他收到了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三世通过秘密渠道转达过来的消息,谓德国方面准备有条件与俄国媾和,希望俄国能表明态度并提出条件,保加利亚愿作为中间人居间调停。而德国人释放出的信息是很明确的,他们无意彻底埋葬斯大林政权,更不会像他们曾经述说的那样要消灭斯拉夫民族,他们只希望拿到一个可靠且优渥的和平协定。这对斯大林来说不亚于得到第二个《布列斯特条约》的契机,而且有了列宁当初顶着压力签署条约的先例在前,一旦他准备和德国人签署合约,无论条件多么苛刻,全党上下都说不出来什么,更无法指责他。

在斯大林内心深处,哪怕与德国签署最苛刻的合约也无所谓,只要能让苏维埃保留一些元气并缓过劲来就好。他相信德国与英美特别是与美国的对抗才刚刚开始,美国不会容忍一个掌握了欧洲霸权的德国,双方之间的战争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等到了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已恢复元气的苏联可以再度出击,重新撕毁条约拿回割让出去的领土与权益,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东欧——这次可没有一个毕苏斯基领导下的大波兰挡住苏维埃的铁蹄了。

过了两天他又从外交系统获悉日本方面希望通过苏联与美国接洽单独媾和的事情,这更让他高兴了。

他兴奋地对汇报情报的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说:“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日本人快要撑不住了,他们迫切地想要保住目前已拿到的大部分东西退场。如果日美媾和成功,则美国的力量可以全部集中到欧洲,那时候法西斯德国受到的压力会更大,会更有利于我们。”

“可日本人如果与美国单独媾和以后会不会反过头与德国人一起夹击我们?”莫洛托夫没有斯大林那么乐观。

“当然不可能,日本人连中国人打不赢,凭什么来对付我们?就凭他们那些薄如蝉翼的坦克车和孱弱得可笑的炮兵火力?联合舰队倒是不容小觑,可他们上不了岸……”斯大林冷笑道,“日本人在张鼓峰和诺门罕事件中受到的教训不会那么快忘却的,如果他们真有这个心思,在去年夏天他们就不应该去招惹美国而应该反过来夹击我们。”

正在这时,伏罗希洛夫元帅走了进来,他的步履沉重,脸上表情十分严肃,似乎还隐隐约约带着愤怒之色。

“出什么事了?”斯大林敏锐地观察到这位老战友的情绪不佳,他心里一惊,难道前线有了十分不利的消息?可朱可夫怎么不来汇报?

“斯大林同志,这是我们收到的公开通电。”伏罗希洛夫慢慢地将一份文件放在他桌子上,斯大林接过去才看了两眼,就怒不可遏地骂道,“这个该死的叛徒、懦夫、法西斯帮凶与走狗,我一定要把它吊死在绞刑架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