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章 改变全局的战略

铁十字 第一章 改变全局的战略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8:53 来源:笔趣阁

ps:今天是大年初一,时竹给全体读者朋友拜年啦!祝大家猴年大吉大利!另,起点的红包系统我不太搞的来,为活跃书评区气氛,请大家踊跃评论,到时候我给热心读者邮寄历史(或军事)方面的实体书做为奖品,时间截止2月底。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柏林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作战研究室里,作战局局长、炮兵上将约德尔已将自己关在里面整整三天了。三天里,除了在研究室里踱步和观察地图、沙盘外,他一步都没迈出去过,能接触到他的只有定时送餐点的勤务兵,任何人都不敢来打扰他,别人都以为他需要在平静中思考,他却知道自己快要疯了。

元首做出战略重心转向南线并启动“滚石”计划时并无任何事先准备和谋划,只大致说了作战意图和方向,在勾勒了战略目标后就两手一摊将整件事情都交代给了统帅部。从那时起约德尔就开始为这个计划奔波着,前期抽调部队、完成增补的工作推进得很顺利,但整个作战细节的确定却实在难倒了他。

元首已在不同场合暗示了好几次:只要滚石计划得到实现,吃掉蒙哥马利所属第八集团军这20多万人马并解决中东问题,他和古德里安的军衔都能再往上动一动。元首在这段时间里可是处理了不少大人物、空出了许多位置,这再升一级的含金量可就大大提升了,如果这一步能成功,约德尔觉得自己在战争结束前摸到元帅权杖也不见得是幻想,可问题是计划落实的难度实在太大,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想象。

难度之一:要把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伞兵师(第7航空师在克里特岛登陆战役后损失太大,一直没恢复元气,部分伞兵被当做精锐步兵辗转使用于各个战场,其余剩余兵力则改编为第一空降猎兵师,说是一个师的编制其实人数只有5000人)从克里特岛送到对岸,总兵力将近6万人,还不包括最初数百人的特遣分队。

难度之二:为达成突然性,要在没有海军大型军舰护卫的条件下送6万人和相应装备登陆,整个航行距离超过250海里——几乎等于从法国加莱到英国大陆距离的2倍。

难度之三:要在48小时内完成这个方案,只有在保证敌军不具备威胁第一波登陆部队能力的前提下,时间才可以延长到96小时。

无论从哪一点看这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英美盟军尝试性地在迪耶普登陆的事情过去了还不到2个月,他们拥有更强大的海空力量,结果还是被打得灰头土脸,不得不扔下6000具尸体铩羽而归,只成就了蔡茨勒的功勋。约德尔找过霍夫曼两次当面陈述困难,力劝对方改变计划,甚至为了加强说服力还拉上了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上将一起去陈述困难,但霍夫曼显然对这种劝解听不进去,只反复强调:“这是核心战略,不容有变!”

约德尔静下心来想想又觉得元首的战略很具有吸引力:如果真能完成这个方案,歼灭英军第八集团军就不成问题。到时候前有古德里安指挥的非洲军5万人(纯粹德国部队,意大利人已被约德尔当空气了),后有6万人的登陆部队,这两路军队能像两把大钳子牢牢地将蒙哥马利夹在里面。虽然前后两路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第八集团军的一半,但约德尔不认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英军陷入前后包夹、补给线断绝的困境时,用11万人包围23万是大有可为的,哪怕包围圈不紧密也没关系——他研究过地图,只要牢牢守住两路阻击阵地,在北面是地中海、南面是沙漠的不利环境下,放开让英国人跑也跑不出去,丘吉尔这回可没那么好本事搞敦刻尔克撤退了。更何况一旦在沙漠里陷入断水、断油的困难境地,以英国人的秉性只怕坚持不了一星期就会彻底崩溃。

到了第四天,毫无头绪的约德尔决定再拉上凯特尔和蔡茨勒去见一次元首,两人本不愿意再去碰钉子,但见到约德尔如此憔悴的面容还是吓了一跳,只得勉为其难地努力一把。

听众人将困难和他们的顾虑讲述了一遍,霍夫曼没有发火,只反问道:“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来之前三人已商议了多次,一致意见是继续加强古德里安的兵力,慢慢和第八集团军在托卜鲁克耗,然后拔掉马耳他这个钉子,再考虑下一步行动——这在战术上比较稳妥,部署也更加从容。

“这不可能!”霍夫曼一拳头击在桌子上,吼道,“11月份美国人就要琢磨西北非海岸登陆了,首选地点很可能是摩洛哥,按你们慢慢耗的结果就是古德里安集群被英美从东西两面夹击……”

大家被霍夫曼如此愤怒的神情吓了一跳,元首貌似已很久没有发这么大火了。谁也不知道元首是从哪里得知英美11月份要在摩洛哥登陆的消息,但没人不知趣地反问相关情报来源,姑且把这个当成战役前提假设来考虑。也没有人提议在北非海岸抗击英美登陆,这在军事上是做不到的,在远离欧洲大陆地方抗击有海空优势的盟军傻子也知道会出问题,除非西班牙能立即宣布加入轴心。

摩洛哥目前还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一直有两**队驻守着,西班牙的中立地位英美盟军或许不会破坏,但维希法国和德国是签署过停战协议的,虽然可以接受德**事观察员和部分航空兵力驻扎在法属摩洛哥,但法属西非实际领导人达尔朗海军上将和维希法国首脑贝当元帅之间的深刻矛盾决定了两人不同的政治立场与处事方式。他们本来就法属摩洛哥的未来争论不休,如果德军违背协议大举进入,政治上更是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统帅部现在还没有这种魄力。

蔡茨勒大着胆子问道:“元首为什么执意消灭第八集团军?”

“这是英国人装备最好、人员最齐整、训练和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拿下了第八集团军,中东的大门就为我们敞开了。”

凯特尔皱着眉头问道:“假设我们登陆成功并顺利地消灭了蒙哥马利,难道盟军就不在摩洛哥登陆了吗?”

霍夫曼转过头道:“这可不一定。一旦我们消灭了蒙哥马利就可以马上进军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顺势拔掉英美在中东的钉子——那些殖民地军队是挡不住我们。如果我是丘吉尔,我就会放弃登陆而把兵力转移到阿拉伯半岛上来以挽救大英帝国的中东殖民地,那样摩洛哥登陆的威胁就消除了。”

约德尔插嘴道:“登陆的主力应该是美国人,他们不会为丘吉尔火中取栗的。”

“美国人很可能不听他,那丘吉尔就只能从印度和远东再调集兵力然后登陆阿拉伯半岛,等他来时我们早已把苏伊士运河附近给扫清了。”霍夫曼强调说,“英美在战略路线与作战方向是有原则分歧的,面临我们席卷中东的威胁,无论英国人采取哪种应对方式都对我们有利——他们继续在摩洛哥登陆,我们在中东的压力就减轻;他们将登陆兵力转而投放到阿拉伯半岛,则古德里安遭遇两面夹击的威胁便消除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控制中东的战略意义:我们首先能控制那里的石油,其次能同土耳其一起构成对俄国的南翼威胁,最后能掐掉英美通过苏伊士运河与伊朗这条向斯大林输血的管子。这是改变整个大战格局的一步棋,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棋!”

虽然土耳其现在还是中立国,但三人都不认为元首说错了:只要第三帝国能切实控制中东,被两面夹击的土耳其立即就会放弃中立倒过来加入轴心——上次大战他们就是德国的盟友,更不必说土耳其人与俄国人是几百年的死敌,而只要土耳其转变立场,俄国人的南翼就彻底暴露出来了——他们不仅会直接感受到土耳其百万军队的锋芒,在高加索山口的格罗兹尼油田也会岌岌可危,如果土耳其人的胆子和作战能力再大一些,从他们领土东端出发只要再向前推进500公里就能一举把巴库油田也占领下来。

三个持反对态度的将领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