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十四章 谁的胃口更大(上)

铁十字 第十四章 谁的胃口更大(上)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就在科尔作为德国特使赴日本进行活动的当口,齐亚诺伯爵作为意大利特使也留在了柏林。在塞尔维亚会议和两国足球友谊赛完事之后,墨索里尼优哉游哉地回去了,还带回了拓土塞尔维亚的好消息,可他交代给齐亚诺伯爵的任务在后者看来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德国人要是能答应才见了鬼。可想是这么想,墨索里尼交代的任务他必须想办法完成,至少要努力想办法,因此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滞留柏林。

虽然他和元首关系良好,但也不敢轻易去触眉头,最后考虑再三决定先找上里宾特洛普希望能通过他进行居中转圜,不要到时真让自己下不来台。里宾特洛普本以为齐亚诺有什么好事等着他,没想到说的居然是这个,听完之后脸都拉长了,没好气地说:“您觉得这些事情我去和元首汇报的话我会不会被他当成傻子赶出来?”

齐亚诺当然不是空手而来的,对付里宾特洛普仅有金表是不够的,他还送上了两幅油画。看在孝敬的份上,里宾特洛普的脸色好看了不少,最后勉强答应试一试,尽可能为意大利人营造友好气氛,不过他到霍夫曼那里汇报的腔调完全就变了,义愤填膺地说:“元首,我真不知道意大利人的脑子是怎么想的……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和意大利人结盟真是我们一大错误啊。”

正好施佩尔也在场,两人听完后一起大笑了起来。都为意大利的天真和狂妄感到可笑,好不容易止住笑,霍夫曼吩咐里宾特洛普:“好了。你也不用在那里神神叨叨了,让伯爵过来说吧,告诉他意大利的事情有的谈。”

“有的谈?”里宾特洛普瞪大了眼睛,“元首,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开什么玩笑,真有的谈。”霍夫曼转过头对着施佩尔说,“你说呢?”

“我看也是。”施佩尔读懂了霍夫曼的意思。心有灵犀的点点头

里宾特洛普被两人奇怪的表情和对话给弄糊涂了,但元首既然表示有的谈他就答应立即回禀齐亚诺。当然等他从元首办公室出来再找意大利人时,他的神情可就没这么客气了。而是大包大揽把功劳全归在自己名下:说经过他努力沟通,元首愿意认真听一听意大利的想法,也愿意就上次北非战役给意大利一点补偿——毕竟意大利领袖丢掉了那么多人他也要交代,但是要求齐亚伯爵当面和元首沟通清楚。

齐亚诺本来还盘算着怎么开口。现在既然元首没有一口回绝。他自然要第二天上门去碰碰运气。看着这个历史上发动政变并最后囚禁墨索里尼的女婿,霍夫曼忽然笑了起来:“听说我们敬爱的领袖又给伯爵出难题了,凯塞林告诉我了,上次你发了好多金表,他也拿到了一块。你干得真漂亮,我们某些官僚要是有伯爵一半的聪明,我就可以省很多事。”

“可不是嘛……”齐亚诺脸色丝毫未变,仿佛霍夫曼在调侃其他人似地。他叽里呱啦、真真假假地倒了一摊苦水来抒发自己维持意大利各方面局面的不易,半真半假地抨击了墨索里尼的种种行径。听了霍夫曼和施佩尔都想笑。

两人强忍着笑意,将话题说着说着扯到北非的安排上来。霍夫曼和颜悦色地说道:“领袖的意思我已全部明白了,他的胃口还是满惊人的,不过我更好奇的是,这么做我们德国能拿到什么好处?”

齐亚诺一时语塞,意大利发动北非战役本来就是墨索里尼的一时兴起,要不是实在顶不住英国人,元首也不会组建非洲军并派遣隆美尔到北非去,无论是********和传统关系来看,北非都和德国没什么关系,他也想不出来对方能有多少好处,只好兜圈子鼓吹德、意传统友谊和意大利盟友的重要价值,听得施佩尔直翻白眼。

“老实说,领袖要的那些东西我都可以给他,甚至还可以给他多一点,比如******现在掌握在法国人手里,我到时候也可以意大利享有特殊利益,不过最重要的是,你们愿意为这些东西付出多少代价?”霍夫曼的神情严肃起来,“到目前为止,北非绝不是领袖所说的、轻轻一推就可以全部拿下来的地方,英国人的战斗意志与实力也没有最初估计的那么弱,持续进行北非战役是要付出重大代价和牺牲的,意大利准备好了么?”

“意大利当然责无旁贷。”齐亚诺赶紧说,“元首已经同意我们从东线战场撤退一部分兵力,领袖认为如果有需要可以重新投入到北非战争,除此以外,我们对北非的后勤支援和海空保障也会同步增强。”

“这些都是必须的,但这还远远不够。”霍夫曼板着脸说,“第一,我不太赞同东线撤退下来的部队再次投入北非,他们刚刚经历了激烈的战事,身心俱疲,不经过休整补充是难以适应激烈战斗的,而他们原先的作战环境是一片冰天雪地,与北非差异太大;第二,我不建议再继续扩大意大利陆军部队的规模,我认为给他们加强装备、优化结构比单纯扩充人数更有利;第三,意大利进一步扩军的方向在于增加海空军的实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扩大北非战事的规模和深度,我们需要对整个作战体系与支撑力量进行重大调整。”

“不知元首的重大调整涉及哪几个方面?”

“一共两个方面。”霍夫曼将他的想法讲给齐亚诺听,“第一,军事上必须建立南线联合作战指挥部,统一指挥管理有关部队——我说的不仅是投入北非战区的兵力,而是包括所有意大利地区的海空军都必须纳入南线统一战略,陆军除外;第二,意大利的经济结构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必须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与德国工业能力形成补充与配套,不能再自行其是地生产某些装备,免得给后勤保障增加压力。”

“生产协调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人员和资源的统一调度;二是军工产品生产体系中有关品种削减与力量集中;三是大规模开展经济协调。”施佩尔补充解释道,“伯爵可能不清楚总动员体系后我们对生产的调整,我们砍掉了很多装备种类以便于集中力量进行生产,在生产中注重通用性与互换性,我认为意大利的工业也应该经历这种改造,这对提高产量和效率是有极大好处的。另外意大利可以得到充分技术授权生产德国的先进装备而不是再把自己的力量放在重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商,就像上个月贵国还发来照会要求扩大db601系列发动机的进口,我认为完全可以在贵国进行生产证许可生产。”

“这情况我还比较清楚,我们尝试过了,但仿制的话在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上与德国没法相提并论。”齐亚诺心想要不是自己生产困难,我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外汇从德国进口。

“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派出工程师和专家赴贵国进行改造提升。”施佩尔意味深长地说,“以意大利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你们应该发挥得更好——毕竟你们是比日本更加强大的工业国,但现在主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比不上日本。”

齐亚诺辩解了几句:“那是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资源和石油。”

“如果两国生产协调,您不需要为资源和石油伤脑筋,德国方面会全力做好供应保障的。”施佩尔明白霍夫曼的意思,他希望将意大利的生产力量控制在自己手中,“就像最近一样,意大利军队的燃油不是有了充分保障么?”

齐亚诺想了想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成立联合指挥部,谁是最高司令官?”

“陆军和空军方面,凯塞林元帅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他是德国南线总司令,对陆、空作战拥有丰富经验,也熟悉贵国各方面情况,当然意大利本土陆军不归入他的指挥范畴;海军方面当然应该由意大利将领指挥,我们在地中海方向的潜艇和其他力量也可以纳入这个统一指挥体系。”霍夫曼直截了当地说道,“两国应该建立日常情报、参谋工作交流机制,共同对各自国家的最高统帅负责,在东线这种机制运作得还可以,贵国集团军配属在德国集团军群内进行统一指挥,南线也应该进行类似改造。”

齐亚诺心想:领袖的胃口很大,元首的胃口也不小啊!这样一来,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和工业生产将和德国牢牢联系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谈丧失主权还不至于,但肯定没以前的灵活性了。任何人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都应该为这种调整投赞同票,也应当毫不犹豫地承认由德国人出面负责指挥更为理想。可一想到墨索里尼那可怜的自尊心,他就吃不准为了北非的利益领袖是否会同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他最后表态道:“元首和施佩尔阁下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尽快返回意大利向领袖汇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