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三十一章 ?1944:捷与闪电(2,900票加更)

导弹一出场就引发了轰动,倒不是大家没见过导弹,而是导弹的出场架势有些令人震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前来观摩的意大利、日本、法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五国中,除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技术水平差一些外,算得上强国的法、日、意政要在知道有火箭这玩意后,都已通过各个渠道咨询过本国科学家详细了解火箭的原理和运作机制,像日本、法国甚至已下达了研发指令,准备生产本国的火箭部队。在日、法、意三国中,以日本起步最早、法国底蕴更强、意大利条件最为便利,不过他们都比不上英国。

英国虽没被邀请观摩,但其实该国不但火箭技术很强,还拿到了一枚v2实物进行参照,唯一的不利局面是英国科研队伍被分成了三摊:本土一摊、美国一摊和加拿大一摊。

真正引发各国政要震动的不是火箭,而是火箭载重卡车一个前所未见、真正的庞然大物。

这款导弹载重卡车是德国四个顶尖公司联合研制的结晶,融运输、起竖、发射三大功能于一体。

动力系统采用2台man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柴油机和配套变速箱,联合功率1380马力,可只单独开启其中一半,整套系统被精心安置在减震底座上(和潜艇布置类似),以便减少震动和噪音。满载状态下使用公路运输或空载状态下越野行驶时,单台发动机功率即可满足需求,只有满载状态越野时才需两台联合工作。最高公路时速60公里/小时,最高越野时速25公里/小时,满载油料时连续行驶距离达400公里。

底盘由奔驰和斯柯达两家联手,车辆整体长度约24米,采用10x10轮驱动,空载重量27吨,最大满载重量65吨。驾驶室布置非常有创意,左右共两个驾驶-乘员舱,最多可乘坐12人。两个驾驶舱完全独立,中间的凹陷处让火箭尖端正好可容纳在其中。

所有上层构件包括起竖装置均由亨舍尔公司负责,一般采用全自动操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动,需要4个成年人合作摇动手柄240圈才能把火箭完整地竖直起来。在车体上配备有多套液压减震系统火箭作为精密设备,震动是其天敌。

实际上这是标准的v4导弹发射运载车,因为改进后的v2火箭长度不过只有13米略多,弹径1.04米,重量不到10吨,摆在上面只有短短、细细的一截,根本用不着两个驾驶舱中的凹陷区,只有长度超过21米,弹径高达1.9米,重量30余吨的v4才正好完美搭配。当然,长度再长一点,比如超过25米,重量超过满载载荷4-5吨的导弹也没关系,载重卡车可完美容纳。

霍夫曼对这种载重车很满意,亲自将其命名为“大地勇士”,知情人士了解到的内幕是,虽然底盘、发动机、构件都是各公司联合开发的,但如此拉风的造型、特别是左右驾驶舱分离、中间凹陷的创意完全是元首设计出来的他画的草图和最终成品除比例外几乎一模一样,仿佛曾亲眼所见一般。

既然是大块头,这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车的价格也相当辣手,整体一共招标生产了20辆,研发费用加生产成本一起的总价格超过9000万马克,单价高达450万一辆,相当于16辆虎式或12辆最新式的虎3,即便刨除研发费用,单论生产费用也超过250万马克。

事实上,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并不是导弹营所拥有的车辆全部,除这些大地勇士之外,还有指挥车、平板卡车(运送备弹,无发射起竖功能)、官兵保障车(可容纳16人的卧铺车),至于卡车就更不必说,全部配套车辆连同发射车一起运作才构成导弹营的全套装备,占用了大量编制、经费和吨位。所有导弹突击营都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一个营的装备费用比一个1944型装甲师的价格还高。至于官兵素质更不必说,70%以上拥有大学文凭。

整整14辆大地勇士从德国本土启程,先通过德意公路到意大利北部的的里亚斯特港口上船,然后绕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非洲之角、印度洋过来,经受严峻考验后最终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塔马塔夫港口下船,并凭借自身动力抵达发射场。他们对外公开亮相未选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条件良好的西欧,而是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的马达加斯加,说明德军对这套运作体系已非常有自信!

实际情况不像表现出来得这么好,中间也有抛锚、故障等问题,这也是凯特尔抱怨火箭营部署拖后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整体比预料要好得多。为防止意外,德国特意抽调了14辆(2辆备份),最终12辆能安全集聚发射场也显示了这一点。不过霍夫曼不像众人这么乐观,因为这次发射车运载的是只有10吨的导弹,根本未到其载荷的三分之一,对车辆考验还不是特别大,满载时如果能有这种表现才称得上真正成熟。

目前的场面已足够唬住人了:懂行的将军和元帅一看就明白,这架势意味着德国火箭部队完全可摆脱铁路、公路实现机动部署和野外作战,效能大大提升,威胁也更大。

“诸位先生,我是德国火箭工程师克劳泽,请允许我为您讲解有关火箭参数……”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现场响了起来,布劳恩等人也在马达加斯加,不过介绍这种小事就不必他亲自出马,他和佩内明德科研团队大部分都在导弹预定溅落点。

“在发射场左边,标注1号字样的是v2火箭标准型,射程320公里,圆概率偏差8公里,可携带1500公斤弹头,末端速度4.8马赫,完全无法拦截;在发射场右边,标注2号字样的是v2火箭威力增强型,射程200公里,圆概率偏差6公里,最大可携带2.25吨常规弹头或特种弹头。”

虽然克劳泽没详细阐述特种弹头是什么,但将军们都心知肚明,不外乎化学武器、细菌武器虽都是国际公约禁止的武器,但却是强国标配,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研发、储备了一批。德国化学武器世界第一,霍夫曼知道日本细菌武器水平很高。

“在发射场中央,标注3号字样的是v2火箭射程增强型,最大射程500公里,圆概率偏差10公里,可携带1吨左右的弹头。”

克劳泽介绍得很详细,众人也刷刷在记笔记,但霍夫曼知道这些数据全是错的,真正数据都比介绍要好一个数量级,一方面是为了保密,既要显示德国的水平同时又不能让其他国家知道真正的核心机密;另一方面这些数据都是配合出口版(猴版)使用的,多掺点水的技术参数才能多从冤大头们口袋里掏钱。

v2正式定型量产后已不用标准型、威力加强型、射程加强型的名字,也不再用v2 这种临时名称,霍夫曼赋予了它们响亮且全新的称号飞毛腿!

飞毛腿a:标准射程250公里,弹头2.5吨,圆概率偏差3.5公里;

飞毛腿b:标准射程400公里,弹头1.8吨,圆概率偏差5公里;

飞毛腿c:最大射程650公里,弹头1.25吨,圆概率偏差7.5公里。

这些型号全比历史上苏联开发的飞毛腿导弹重且威力大,唯独圆概率偏差实在有些差强人意。

起竖指令下达后,火箭兵将导弹们慢慢竖直,几分钟后开始向导弹发动机涡轮泵里注入液体燃料,最后检测导弹电池、设置陀螺仪和其他技术参数。由于导弹发射需在绝对垂直状态下进行,需使用经纬瞄准仪和陀螺校准仪在注入燃料后校准这些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没有理工科大学文凭玩不转的。

因火箭燃料带有剧毒和不安全性,所以液体燃料都是发射前才现场灌注,来观摩的要员们没一个嫌等待时间长,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深怕错漏一个细节,并由衷感谢德国能对他们开放如此绝密的场景。

因为这次要展现的东西很多,除新的作战理念和全新战术体系外,各种各样的新装备都必不可少。参观火箭发射前,德军已大摇大摆将新下线的最新批次虎3坦克拉出来亮相过了。拥有68吨总吨位,高达850匹马力的hl234 发动机,128mm/l55坦克炮,165mm倾斜装甲的虎3(虎王)坦克让所有人都看得眼睛发直、心跳加速。

现场展示更让人赞叹不已:德军将搜罗到的敌军最强防御的坦克,包括最新款的俄制is-2重型坦克、美制m6重型坦克(m26虽也有缴获,但还在南美)、美制超级谢尔曼(炮塔厚度近150mm的小飞象)在靶场上一字摆开,2000米距离上无虎王一炮之敌,随便哪个位置都能穿,且命中率很高,基本上3-4炮即可击中(对手静止),运气好的时候2400米就穿了。

而对手的火炮,除俄制122mm外(精度惨不忍睹),其余在800米外基本都构不成对虎王威胁。

众人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决定敞开出口虎式的原因了,虎式对德军而言已是旧玩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