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669章 苏军的困境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1669章 苏军的困境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7:31 来源:笔趣阁

在苏蒙边境,恰克图车站。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列专列顺着铁轨从南方的库伦(今乌兰巴托)方向吭噗吭噗的爬过来,然后在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中慢慢的停了下来,接着,一队队身披棉大衣、头戴剪绒帽的苏军士兵背着水连珠步枪跳下车厢,开始对整个恰克图车站实施警戒。

苏军士兵之所以如临大敌,是因为有朱可夫在。

“哦,狗屎。”朱可夫从专列的车窗里探出头,看了一眼头顶黑沉沉的天空,便立刻又缩了回去,他非常的讨厌西伯利亚的极端恶劣天气,眼下才刚刚进入十月的下旬,这里的天气就已经这么冷,真不知道进入严冬之后会冷到什么程度?

不过,让朱可夫更加心情恶劣的还是远东战场的局势。

朱可夫肩负着斯大林同志的期许,踌躇满志的来到了远东战场,他原本以为,凭借苏联红军的强大的装甲集群以及航空兵团,必定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扫平盘踞在赤塔附近的关东军北上集群,迅速打通西伯利亚铁路,然后转入反攻。

朱可夫甚至已经设想好了,这次反攻,定要一鼓作气占领东北,将日本人的势力彻底的赶出中国,如果局势允许的话,直接反攻进入朝鲜也是可以考虑的。

然而,等朱可夫赶到远东,残酷的现实立刻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远东战场的复杂性、艰巨性远远超过了朱可夫的想象,苏军统帅部虽然在伊尔库茨克附近集结了五十万的大军,光是坦克师就有六个之多,坦克超过两千辆,此外还有一千多架的作战飞机,这样的实力,已经足可以碾压整个侵华日军了。

何况,这还只是集结在伊尔库茨克的西部集群,在远东地区还有个东部集群,东部集群的坦克及飞机数量虽然不如西部集群,但是步兵数量更多,足足拥有一百万大军!这也就是说,在整个远东战场上,苏军集结了超过一百五十万大军!

反观对面的关东军,总共也不过七十多万军队,坦克、飞机数量就更没法比。

单纯比拼兵力兵器,日本关东军完全就不是苏军对手,实力对比是碾压性的。

然而,在实战当中,苏军却完全体现不出兵力以及兵器上的优势,反而被日本关东军打得很凄惨,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苏军被日军掐住了赤塔这个七寸!

赤塔被关东军截断后,不仅远东方面军被拦腰截为东西两段,无法形成合力,更加糟糕的是,西伯利亚铁路这条生命线也被切断,苏军纸面上的军事实力确实非常强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后勤保障充沛的基础上,一旦后勤保障跟不上,战斗力就会几何级数锐减,这个绝不是凭借指挥能力就能够改变的。

坦克数量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料,有什么用?

飞机数量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航弹,有什么用?

士兵数量再多,如果连过冬的棉军装都供应不上,怎么打仗?

由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太低下,再加上日军航空兵又时时出运轰炸机群对赤塔以西的铁路实施轰炸,导致苏军从欧洲运输过来的给养没办法跟上,集结在伊尔库茨克的西部集群很快陷入困境,现在已经攻击乏力了。

面对如此困境,朱可夫当然不能坐视。

这次南下库伦,就是朱可夫希望能在库伦打建一个工业基地,不说向远东方面军提供急需的油料、航弹以及机械零部件,好歹也要将苏军的棉衣、军靴还有口粮难题给解决,要不然伊尔库茨克的五十万大军就没办法越冬!

然而,考察结果却让朱可夫大失所望。

并不是蒙古政府不愿意合作,事实上,蒙古政府还是很乐意合作的,也不是因为运输不通畅,库伦跟伊尔库茨克之间的铁路虽然被日军给炸毁了,但是蒙古拥有大量的驼队,利用驼队一样可以大批量的运输给养。

最大的问题是,蒙古缺乏足够的人口。

尽管缺乏统计,但是以朱可夫的估计,现在蒙古国的总人口最多也就三五十万人,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口都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聚居在库伦的人口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既便将这三万人全部转化为工业人口,也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考察完库伦回来之后,朱可夫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恶劣,到达恰克图车站时,正好天气变差,眼看着就是一场暴雪,这就使得朱可夫的心情更恶劣,于是开始大爆粗口,要知道平时他可一向都是风度翩翩的。

朱可夫缩回到沙发上,吩咐卫兵将晚餐送车上。

很快,一份简单的晚餐便送到了朱可夫的面前,两片黑面包,一小块黄油,还有一杯热腾腾的罗宋汤,尽管身为总司令,但是朱可夫并不喜欢搞特殊化,他更愿意跟手下的普通士兵们同甘共苦,这样也有助于他了解军队的战斗力。

晚餐上来,朱可夫又从书架上面找了本小说,高尔基的母亲。

翻开小说,再喝了口罗宋汤,朱可夫的心情终于平息了一些,然后一边阅,一边又将黄油涂到黑面包上面,然后津津有味的啃起来,吃了没两口,副官忽然推门进来,将一份苏军最高统帅部签发的绝密电令摆在了他的面前。

朱可夫便立刻放下手中面包,拿起了这份密电。

在看完密电之后,朱可夫又立刻吩咐专列掉头再次南下库伦。

这份密电,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发来的,要求朱可夫立刻南下库伦,与**的同志商量在包头建一个轻工业基地,并且向苏联远东方面军提供军需的具体事宜,显然,斯大林同志也在关心伊尔库茨克五十万苏军的吃穿问题。

不过真正引起朱可夫兴趣的,却还是这次被派来库伦与他谈判的中国同志,徐锐,切列夫在信中多次提到过的那个家伙,那个在中国战场表现出卓越指挥才能的家伙?据说他在中国战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还从来没有败过。

朱可夫跟苏联前驻华公使切列夫是亲密的朋友,切列夫在给朱可夫的信中,多次提到过徐锐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并且对徐锐百般的推崇,这让朱可夫感到十分好奇,这个徐锐究竟何德何能,能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切列夫如此推崇?

徐锐么?朱可夫摩挲着下巴,开始陷入到沉思。

……

赤塔市,日本关东军第七军司令部。

不久前,石原莞尔统帅的北上集群,正式改编为关东军辖下第七军,不过部队构成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下辖第二师团、第四师团,以及第二十七师团,此外,还有战车第一师团以及战车第二师团,航空兵团第一飞行集团。

兵力上,第七军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万人,却顶住了苏联远东方面军一百五十万大军从东西两个方向的夹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必须得要说明的是,远东方面军的东部集群受到关东军主力部队的牵制,并没有全力出击。

但既便是这样,石原莞尔也已经创造了奇迹了。

如果具体分析,就可以发现,第七军之所以能够跟钉子似的钉死在赤塔,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石原莞尔在夺取赤塔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二就是关东军直属航空兵团的第一飞行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飞行集团的鬼子飞行员,全都是从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谴军抽调的,刚经历了跟中国空军的反复绞杀,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心理素质都已经达到了鼎盛状态,所以在面对没什么空战经验的苏军飞员时,就形成了碾压的态势。

此外,几个月鏖战下来,石原莞尔这老鬼子的指挥也是越发的炉火纯青。

而且,石原莞尔这老鬼子还有越战越勇的迹象,时间进入十月之后,由于大雪封路,导致苏军的大兵团无法展开,攻势就严重受阻,相反,日军的小部队反击,却逐渐开始展现出了破坏力,打得苏军连连的后退,疲于应付。

第七军参谋长矢野音三郎急匆匆走进来,向石原莞尔报告:“司令官阁下,这是特务机关刚刚转发来的消息,请您过目。”

石原莞尔哦一声,伸手接过电报。

看完之后,石原莞尔的一对浓眉立刻便蹙紧了。

特务机关的电报上只说了一件事,说是**以徐锐为贸易谈判代表,准备北上库伦跟苏联代表洽谈重启包头茶路,这个时候,**居然跟苏联谈什么茶叶贸易?

而且派出的谈判代表居然是徐锐,这就不能不让人对此浮想联翩了。

徐锐是什么人?这家伙可是中国最能打的猛将,居然派他去搞贸易?

“矢野君,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石原莞尔划着火柴,将密电点燃,一边看着密电化为灰烬一边又说道,“徐锐的这次北上,很可能跟远东会战有关系,所以,请求特务机关的人务必要全力追踪,务必弄清楚这件事。”

“哈依!”矢野音三郎猛然顿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