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524章 历史的惯性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524章 历史的惯性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7:31 来源:笔趣阁

巡视完要塞工地,再回到团部时,却发现团部的气氛有些异样。

“老王,你们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这么严肃?”徐锐走进作战室,询问正神情凝重站在摸拟沙盘的王沪生。

王沪生说:“老徐,德安战场出现变故了。”

“变故?”徐锐闻言心头一跳,“什么变故?”

王沪生说:“我们掌握的具体情报并不多,但是根据现情报仍可以基本判断出,第1军团的王牌军第74军,已经陷入鬼子重围之中,随时可能被歼。”

“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冷铁锋冷冷的说道,“早在当初蒋委员长调兵谴将准备在德安与鬼子决战时,老徐就曾去电提醒过他们,第1军团虽胜,却损失极大,鬼子虽败,却根本没有伤筋动骨,若此时决战,于鬼子有利,于国民军不利,可惜统帅部不听,非要在德安与鬼子进行决战。”

时隔一个多月,冷铁锋对国民军统帅部的感观已经大不同。

孙长河冷然说:“什么统帅部,分明就是老蒋一意孤行嘛。”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孙长河作为一个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军官生,对蒋委员长的忠诚几乎已经融入骨髓,但是正因为这点,当他发现蒋委员长草菅人命之时,心中的痛苦和痛恨就来得格外的强烈,反弹也就更厉害。

半个多月之前,孙长河率警卫连随徐锐北上淮南,沿途所见饿殍遍地的惨烈景象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孙长河从一个蒋委员长的忠诚的拥护者,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反对者,甚至连对蒋委员长的称呼也从委座变成了老蒋。

杨八难也说道:“眼下第1军团甚至于整个第9战区所有的部队,都在竭尽全力救援俞济时第74军,但是我在这里说句丧气话,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这根本就是冈村宁次预设的一个陷阱,第74军怕是已经在劫难逃了。”

杨八难在这次北上救灾中也同样受到了极大刺激,不过相比孙长河,杨八难终究要年长些,城府也要更深一些,他并没有将对蒋委员长的不满或者说痛恨形诸于外,但是他比孙长河走的更远的是,他的政治倾向已经明显发生了转化。

在冷铁锋、孙长河、杨八难几个的讨论声中,徐锐走到了沙盘旁边。

看清楚摸拟沙盘上演示的敌我态势图之后,徐锐便不由得心头一凛,之前他最担心的局面终于还是发生了。

在这里,就不得不再次赞一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中华民族真的是这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种族,这点,单从车载斗量的充满智慧的谚语就能够感受得到。

在这些谚语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就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因为徐锐出现,并意外的在肥城缴获了日国一个重炮旅团的装备,然后拿这个重炮旅团去跟蒋委员长交换来了一家兵工厂,结果就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徐锐原本指望事物能向着好的方向演化。

可最终,事物却终究还是展露出了残酷的峥嵘。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展示出了它的不可阻挡的强大惯性,并且因为徐锐这只小蝴蝶的出现以及搅局,导致历史的惯性出现了更强大的反弹。

这么说可能有些复杂,简单点来说,就是因为这一个重炮旅团的错位,极有可能导致武汉会战的结果变坏。

历史上的武汉会战,国民军其实基本上达成了战前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军极大的消耗了日军的资源及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却又为云集在武汉行营的人员以及物资的转移,赢得了充足时间,毫不夸张的说,武汉会战其实打了个平局。

但是现在,武汉会战的结果却极可能由平局转为惨败!

这中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其实也很简单,简单的梳理下,就是因为蒋委员长从徐锐手里得到了重炮旅团,并且把这个重炮旅团给了第74军,于是俞济时的第74军得以在万家岭一举全歼松浦师团。

因为松浦师团被全歼,导致冈村宁次痛定思痛,反思战术失误。

另一方面,因为松浦师团被全歼,导致了蒋委员长的骄傲轻敌,历史上在取得了万家岭大捷之后,蒋委员长也同样一度头脑发热,但在白崇禧、陈诚以及薛岳等人的劝阻下,并没有真正在德安与日军决战。

但是在这个时空维度,白崇禧、陈诚以及薛岳却没能劝住蒋委员长,结果就是国民军比历史上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试图在德安战场与日军第11军进行决战,这也给了冈村宁次大量消灭国民军有生力量的绝佳时机。

于是,徐锐的脑海里一下就浮起了,关于冈村宁次的一个未曾实现的大战略构想,在原本历史上,冈村宁次曾经提出一个构想,在以主力沿长江南北两岸往武汉推进的同时,派一支偏师从南昌迂回过去,攻占株洲然后往北包抄长沙,威胁武汉侧后。

必须得承认,冈村宁次的这个构想是非常可怕的。

小日本这个弹丸岛国,从古至今也没出过一个像样的战略大师,但是拥有一定战略眼光的人物却还是出了几个的,比如所谓的明治三羽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冈村宁次无疑也是这少数几个人物中的一员。

冈村宁次提出的这个侧击长沙的构想就很可怕。

一旦日军真付诸实施,则不仅仅是平汉铁路南端被切断,云集武汉的人员、物资无法及时往南疏散这么简单,更严重的是,此时湖南守备极其空虚,很可能被日军一鼓而下,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四次长沙会战。

若没有四次长沙会战,日军就不会被大量消耗,兵力调度上就会从容得多,然而国民军却失去了湖南省的税收以及海量的兵源,在中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所面临的局面就要比历史上严峻得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上冈村宁次的这个构想并没有付之实施。

因为在德安战场上,冈村宁次遇到了薛岳这么个超级顽强的对手,虽然最后冈村宁次先输后赢打胜了德安会战,并且成功的占领了南昌,但是占领南昌之后,第11军却再也没有余力迂回株洲,侧击长沙了。

但是现在,历史却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因为现在,薛岳已经被调离德安战场,现在代替薛岳在前线坐镇指挥的是罗卓英这个平庸之辈。

而且此时的蒋委员长比历史上更加的骄傲轻敌,一旦德安战场出现重大失败,一旦第1军团遭到了重创,冈村宁次的第11军就完全有可能避免陷入与第1军团的缠斗,就完全有可能分出至少一个师团,从南昌侧击株洲,然后再往北抄截长沙。

想到这,徐锐的一颗心便立刻提到嗓子眼。

麻烦了,必须立刻提醒国民军统帅部小心!

但是徐锐刚要动身走进通讯处,却又停住了脚步。

既便提建议,恐怕还得讲究策略,如果直愣愣的跟统帅部发电报,蒋委员长非但不会听,反而会被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挑衅以及藐视。

当下徐锐把冷森森的目光投向杨八难。

杨八难被徐锐直勾勾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问道:“团长,我说错了?”

“不,你没有说错,你说的基本正确。”徐锐摇了摇头,沉声说道,“但是问题恐怕比你说的还要更加严重十倍百倍,陷入危急的不仅仅只是第74军,还有整个第1军团,甚至连武汉行营也正面临着空前的威胁!”

“什么?”杨八难闻言,脸色一下就变了。

作战室里的另外几个高级军官也一下变了脸色,因为他们了解徐锐,也相信徐锐的眼光以及判断力,徐锐说第1军团正面临危险就一定面临危险,徐锐说武汉行营正遭受威胁,武汉行营就一定正在遭受威胁。

“这样。”徐锐沉声说,“老八,我知道你跟三战区副总司令长官万向云关系不错,而万向云跟国民政府的不少高官有经济账往来,你这就给老万发一个电报,让他通过高层路线给蒋委员长提个醒,当心小鬼子侧击株洲!”

“鬼子侧击株洲?”杨八难闻言愣了一下,孙长河、冷铁锋还有围在沙盘边的十几个学员兵却一下就围到了张贴在北墙上的地图前,其中一个学员兵还迅速抄起直尺,在南昌与株洲之间画了条直线。

再读直尺刻度,说道:“直线距离不过三百公里!”

冷铁锋便紧接着说道:“按鬼子一贯的推进速度,三百公里,最多七天鬼子就能出现在株洲城下,十天之后,长沙也就失守了,到那个时候,云集武汉行营的人员、物资就只剩下从水路进川这一条退路了。”

王沪生也皱着眉说道:“国民政府在江阴、马当连续两次凿沉了几乎所有的军舰以及大量的民船,现在能够调集的船只已经十分有限,而且从武汉到重庆不仅要经过三峡,而且是逆水行舟,运力十分有限。”

听到这,杨八难再也无法淡定了,几乎是跑着冲进了通讯处,对轮值通讯女兵吼道:“冬梅,快,快帮我发个电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