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722章 施加压力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1722章 施加压力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1:59:52 来源:笔趣阁

美国政府给蒋委员长施加压力,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此时此刻,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务卿赫尔已经来到了罗斯福的办公室,赫尔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罗斯福正阅读鲍威尔所写的那篇文章。

“总统先生。”赫尔脱下头上的宽檐礼帽,微微侧首。

“赫尔你来了。”罗斯福闻言立刻抬起头,又扬了扬手中的简报,问道,“你看过密勒氏评论报总编,鲍威尔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了吗?”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点头,“我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了。”

“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愤慨的事情。”罗斯福将手中的简报重重的放桌上,又道,“中国的抗战局面已经如此艰难,可是他们的政府官员却仍旧醉生梦死,毫无责任心,更浑然没有一丝的使命感,身为官员,他们真有愧于国家。”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深以为然的道,“国民政府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如果把他们比喻成为一个病人的话,这个病人恐怕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罗斯福摆摆手,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因为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或者说对美国政府的外交而言,中国的份量一贯很轻,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所以,国民政府**成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还有救,跟美国政府并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也根本懒得过问。

罗斯福关心的是,军火贸易利润!

罗斯福沉吟片刻后说道:“赫尔,对于远东战场你是怎么看的?”

“苏联的处境非常不妙。”赫尔一针见血的说道,“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限制,导致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始终都得不到充足的军需供给,所以,既便是苏联政府已经在西伯利亚集结了将近一百万的军队,也仍然没办法占得上风。”

稍稍停顿了一下,赫尔又道:“然而,为了养活这一百万军队,每天所消耗的给养都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更加紧张,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军队太少的话,不足以碾碎关东军,可是如果兵力太多,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就只能够保证远东方面军的吃饭问题,而无法运输太多的弹药及油料。”

罗斯福点点头,又道:“所以,苏联政府为了破除这个恶性循环,所以才会考虑在包头建一个小型工业区,开辟出除了西伯利亚铁路以外的另外一条生命线,以便持续的给远东方面军输送给养油料甚至于武器弹药。”

赫尔摇了摇头,又道:“但是坦率的讲,我并不认为苏联政府的这一设想能够成功,因为包头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要想从零的基础上设计建造出一个工业基地,难度实在太大,此前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罗斯福沉声道,“刚刚苏联驻美大使又来了,委婉提出建议,要求我们给国民政府和蒋施加压力,让他们放行包头那个什么公司的股份竞拍,赫尔你看,我们是否需要向苏联政府伸出援手?”

赫尔认真的道:“总统先生,如果此举于美国有利,我们就应该伸出。”

罗斯福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么,你觉得此举是否对美国有利呢?”

赫尔不假思索的说道:“此举对美国当然是有利的,无论包头的这个工业基地最后能否建成,但是哪怕只是建几家工厂,对于中国及苏联来说,都是巨大的利好,就能导致远东会战以及中日战争长时间相持下去。”

停顿了下,赫尔又接着说道:“我在国情咨文上说过,我们美国政府现在所奉行的中立政策,其实就是离岸平衡,离岸平衡的精髓就在于将大陆国家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使之互相仇视甚至于陷入战争,然后再通过两边贩卖军火使之保持实力的均衡,如此一来,我们美国政府不仅可以赚取巨额的军火利润,更可以让两大阵营耗尽全部财力,等到最后,我们美国政府再出面收拾残局,就易如反掌!”

罗斯福深以为然的道:“赫尔,你的国情咨文稿我已经认真拜读过了,写的很好,国会那边也已经讨论并通过了,只是有一点我还不是十分确定,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欧洲大陆采取的也是离岸平衡政策,可最后的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

“那是因为英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不够雄厚,远不足以充当离岸平衡手。”赫尔极其笃定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们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十倍于英国,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美国政府无论收紧对德日意轴心集团的贸易,还是收紧对英法同盟集团的贸易,都足可以对即将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罗斯福被说服了,点点头说道:“好吧,那就以国务院名义的给詹森发电报,让他立刻将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告蒋先生,就说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的**现象非常的失望,正在国会走程序的第二笔援华贷款也将暂时搁置。”

赫尔微微一侧首,转身去了。

……

给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施加强大压力的不止美国人,还有英国人。

相比美国人而言,英国人施加压力的动机更加深沉,也更加阴毒。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欧洲的局面,这个时候,波兰已经被灭国,大半个波兰已经并入到德国,小半个波兰连同西乌克兰则已经并入苏联,但是让英法两国极度失望的是,苏德两国在瓜分完了波兰之后,并未直接开片。

德军闪击波兰时,英法两国虽然第一时间对德宣战,但这仅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并没有派出军队反击德国,而是眼睁睁看着波兰被德国吞并,英法两国的企图就是,以牺牲波兰为代价,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

英法两国的意图不能说不高明,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在吞下波兰这块肥肉后,德国和苏联并未直接开片,反而勾搭到一起,暗中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下英法两国傻眼了,这就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足够聪明的话,这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放弃幻想,不要再把希望寄托在让苏联跟德国互相火并上,而应主动跟德国开战。

这样的话,二战的进程或许就会改写,法国既便仍旧逃脱不了被灭国的下场,至少也会比历史上多撑段时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张伯伦虽然已经下台了,但是他的绥靖主义思想却已经深入到了英法两国政客的骨髓之中。

所以,发现一计未成,英国又生一计!

瓜分波兰没能使得苏德反目,那么北欧呢?

德国一贯视北欧为他的禁脔,尤其是挪威,更是德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来源,而瑞典跟芬兰又是挪威的东部屏障,如果苏军在吞并芬兰之后继续向西推进,就必定会触及到德国的底线,两国就可能在北欧打起来。

所以,英国政府才会如此积极对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施加压力,因为英国希望苏联红军能够在远东战场赢得上风,这样,苏联才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对芬兰乃至整个北欧的侵略战争中,只有这样,才可能跟德国闹翻。

所以,当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前来拜访时,英国驻华公使史蒂芬已经在蒋委员长官邸的客厅里坐了十五分钟了。

本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精神,蒋委员长索性也让侍卫将詹森带到客厅,同时跟美英两国使节见面。

看到史蒂芬也在,詹森略微的有些意外。

不过,下一霎那,两位西方老牌外交官的脸上便立刻露出了一抹心照不宣的微笑,美英两国的主体族群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国根本就是父子关系,唯一就是现在,美国这个儿子的体魄已经远比英国这个父亲强壮!

所以,在对外关系上,美英两国往往也能保持高度默契!

有过眼神的交流之后,史蒂芬便立刻起身告辞,蒋委员长赶紧让陪同的外交部长王宠惠送他出门,很快史蒂芬和王宠惠就消失在客厅门外,詹森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赫尔刚刚以国务院的名义发给他的电报,相当于就是正式国书了。

詹森跟蒋委员长关系亲密,从他个人的情感上,他是不愿意施加压力的。

不过,这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命令,他只能服众,当下詹森拿出国书说道:“蒋先生,这是美国政府发给你的照会,美国政府希望你审慎处理包头茶贸公司的股份公开竞拍一事,在此事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前,第二笔对华贷款的程序将会暂停!”

“什么?”蒋委员长的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贷款程序暂停?

这可真是要了亲命了,眼下国民政府的财税来源近乎于枯竭,蒋委员长完全就是靠着苏联、英国以及美国的援助才勉力维持,一旦外界的援助彻底断绝,国府这么多地方官员,拿什么吃饭?还有这么多军队拿什么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