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85章 大纵深理论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185章 大纵深理论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1:59:52 来源:笔趣阁

严酷的冬季已经过去,大梅山区进入到了阳春三月,万物开始复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经过三个多月的坚苦训练,大梅山独立大队的军容、风纪、队列以及战斗技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兵训练营还有绿林训练营已经正式解散,所有老兵已经全部归建,并且以中队为单位分别驻扎在大梅山中的五处要塞或者交通要道。

青训队虽然还没有解散,却也已经进入到休整阶段,每天的训练量已经减半,多出来的时间则安排了军事理论课程,教员依然还是冷铁锋,徐锐只会偶尔过来客窜讲课,好在冷铁锋是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材生,教授这帮学生还绰绰有余。

小木屋里,二十多个青年学生在矮木桌前正襟危坐。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训练,这些青年学生的脸庞已经不再白皙,一个个都变得黝黑黝黑的,脸上的稚气也已经褪去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刚毅冷浚,总而言之,一个个少了许多奶油味,却多了几分男子汉的阳刚气。

当然,最大的不同还是他们的坐姿。

冷铁锋尤记得三个月前第一次给这帮学生上晚课时,一个个站没站相,坐没坐姿,冷铁锋口都骂干了也没有什么改观,可现在,这二十多个学生却一个个挺着胸,高昂着头,就像一尊尊洪钟,岿然蹲坐在那里。

他娘的,这才像个军人嘛,冷铁锋微不可察的点头。

看到冷铁锋出现在了门口,何书崖便立刻起身:“全体起立!”

黄守信等二十多名学生便齐刷刷的起立,立正,向冷铁锋敬礼。

冷铁锋大步走进教室站到讲台前,又回了军礼,何书崖便又喊了声坐下。

待学生坐下,冷铁锋又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写下了“大兵团正面作战”这六个字,然后回头对学生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大兵团正面作战。”

冷铁锋一边说,一边翻开了讲义,为了准备这堂课,他可是着实费了不少的心血,他足足花了一星期时间精心准备这份讲义,值得庆幸的是,西点军校就开设有这门理论课,而且冷铁锋也学得比较深入,基本的理论他都能默写出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冷铁锋就认同了徐锐的观点。

当徐锐提出要教这帮学生大兵团正面作战,以及当今刚出现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时,冷铁锋是坚决反对的。

冷铁锋认为完全没这个必要,大梅山独立大队不过区区七百多人,甚至还不到一个团的建制,这些个学生就是学得再好,也就当个连长,你让他们学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你这不胡闹么?屠夫学再多屠龙技,他也只能杀猪。

冷铁锋以为,有时间还不如多教教这帮学生运动战理论,这才是正经。

但是徐锐却坚持认为,运动战理论要教,大兵团、大纵深理论也要教!

徐锐执意要教,冷铁锋只能服众,没辙,谁让徐锐是大队长呢,官大一级压死人哪。

“所谓大兵团正面作战,指的就是敌我双方两个大的战略集群,在一定宽度的战线进行正面较量的过程,比如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东线战场以及西线战场,都是大兵团正面作战,其最大的特点是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规模极其庞大,战斗过程极其惨烈,消耗、伤亡极大,但是战果却往往不大。”

冷铁锋话音刚落,黄守信便立刻站起身,说道:“报告长官!”

冷铁锋道:“讲!”

黄守信道:“淞沪会战算不算大兵团正面作战?”

“勉强算。”冷铁锋点头道,“淞沪会战打到第三阶段,****投入兵力超过七十个师将近五十万兵力,分为左中右三个集团军群,日军投入兵力九个师团另两个支队,总兵力超过三十万人,分为华中派谴军及第十一军两个集团军,可以算是大兵团正面作战。”

黄守信道:“长官,有一种观点认为,淞沪会战第三个阶段,如果****不在淞沪沿海地带与日军纠缠,而是大踏步的后撤至吴福、嘉乍国防线,就能有效规避日军优势舰炮及舰载航空兵的火力,淞沪会战的结果或许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冷铁锋正要说话时,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说的好!”

学生们急扭头看时,只见徐锐已经大步走进了教室,又示意学生安坐。

“说的好。”徐锐向着黄守信投去一记赞赏的眼神,又说道,“不过,你刚才所做的假设却又涉及到了另一种最前沿的军事理论,那就是由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刚创立的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

看到徐锐,冷铁锋自觉的让出了讲台。

在备课时,冷铁锋曾经与徐锐反复切磋过军事理论,冷铁锋一贯不服人,但在军事理论上他却不得对徐锐甘拜下风,总之一句话,徐锐的军事理论功底远在他之上,他知道的徐锐几乎全都知道,徐锐知道的他却未必知道。

比如闪电战理论,冷铁锋听都没听过。

徐锐走到讲台上,接着刚才的话说道:“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是跟大兵团正面作战理论相对立的一种理论,这两种理论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一种主张正面决战,以尽可能的在正面战线上打垮敌人,一种则主张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机动作战,以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疲惫敌人,最终围歼敌人。”

“世界大战的结果表明,大兵团正面作战的效果难尽如人意,无论是协约国集团,还是同盟国集群,都无法从正面战线打垮敌人,但是大兵团大纵深作战是否就一定比大兵团正面作战效果好,暂时却还没有得到实战验证,但是我坚信,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一定会在未来战争当中大放异彩,我非常坚信这一点。”

徐锐这话当然不是瞎说,因为一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会全面爆发,德军、苏军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践行了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并且都取得辉煌的战果,德军凭借由大兵团大纵深理论演化而来的闪击战险些统一了欧洲,而苏联红军则凭借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

然后再过十年,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将会出现一位战争奇才,站在德军和苏联红军的肩膀上将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演绎到极致,在广阔的淮海大地上,以六十万准备低劣的解放军却围歼了八十万清一色美械装备的****!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这一战例都还是西方各**事学院中的经典案例,每每都会被教官们拿出来进行深入剖析。

这位战争奇才就是栗裕大将,栗裕对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最大贡献,那就是创造性的赋予了穿插集群另外一种定义,在栗裕之前,穿插集群只能由坦克集团或者摩托化步兵集群来担当,但是,栗裕却证明了,步兵也一样可以担当穿插集群!

栗裕的贡献,降低了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的门槛,更赋予了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更加广阔的前景。

正是凭借栗裕的大兵团大纵深作战实践,在三年后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每每以一个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团疯狂向前穿插,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往往兵败如山倒,成建制被围歼,尤其是南朝鲜军,经常整师整师被围歼。

美军虽然没有营以上建制被围歼的战例,但那是因为他们有逆天的后勤保障能力。

徐锐很快收回思绪,又道:“大兵团正面作战理论不新鲜,留着冷教官给你们慢慢讲,今天我就简单的跟你们讲讲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

听说徐锐要讲最前沿的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二十多个学生便立刻翻开笔记本,二十多双灼热的眼睛也聚焦在徐锐身上。

徐锐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的写下了“突击”“穿插”这四个字。

写完之后,徐锐又回身讲解道:“突击理论和穿插理论,是大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两个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我先讲突击,突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袭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及火力,在狭窄的正面甚至某个点,向敌人发起攻击,尽可能快的突破敌人的阵地,撕裂敌人的防御体系,然后大胆往前穿插。”

“突击集群的穿插就像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尖刀,只要插入一定深度,就一定会伤及敌人的心脏,敌人就一定会死亡,一定会崩溃,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敌人崩溃之后,并不意味着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如果不能及时包围敌人,歼灭敌人,等敌人收拢溃兵,很快就能展开反击,如果敌方的指挥官足够冷静,足够高明,很容易就能反过来击溃甚至围歼我方的追击部队,一场胜仗就极可能成为败仗。”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理论,穿插理论!”

“大兵团大纵深作战为什么要有穿插?”

“因为没有穿插,就没有包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