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六百六十六章 接战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六百六十六章 接战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1:43:22 来源:笔趣阁

而且由于认定了中**队是“坦克里的步兵”,所以海因茨蓝道还将坦克团以营为单位分成了三个部份:其中两个坦克营一左一右的夹击远征军的装甲部队,另一个营直扑玛海拉玛。

从某方面来说,海因茨蓝道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仗的重点是夺取玛海拉玛的补给尤其是德军紧缺的燃油。

没有燃油,德军所有的坦克都没法开动,同时位于北非的德军又很难从意大利或是德国方向得到补给,于是这些燃油可以说就是北非军团的希望。

又因为销毁这些燃油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海因茨蓝道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还是,直接进攻玛海拉玛又可以切断中国装甲团的补给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问题就出在中**队并非海因茨蓝道所想像的“坦克里的步兵”,而“谢尔曼”坦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全面优于德军的2号、3号坦克,海因茨蓝道这样分兵作战就显得不明智了。

张弛就坐在一辆半履带装甲车里,透过车顶的观察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身旁到处都是坦克履带“咯啦咯啦”的声音以及马达的轰鸣,放眼一望周围尽是坦克、装甲车等钢铁组成的队伍,再加上一门门长长的炮管,自然而然就有了箫杀的威势。

也许张弛应该像电影、电视里描写的那样站在一辆“谢尔曼”坦克上指挥,但这其实是不合适的……

首先坦克内部空间很小,根本就不足以安置指挥所需要的通讯及人员助手。

其次就是坦克速度太慢,时速只有38公里,这不利于指挥部快速机动掌握全局。

再次就是坦克是用来作战的,且远征军的坦克数量相对于德军来说本来就处于劣势,这时就更不应该占用紧缺的战斗资源做为指挥车。

“呜……”的一声,两架德军侦察机从空中俯冲下来,它们或许是瞅准了中**队没有战机掩护,所以想借机骚扰一下远征军试图打乱远征军装甲部队的阵形。

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

还没等它们开始扫射,地面的高射机枪和高射机炮就响了起来……出于防空和作战的需要,“谢尔曼”坦克后部装有一挺高射机枪,这高射机枪在与日军作战时更多的是步兵爬上坦克在后部操纵为坦克提供火力掩护,只不过不常使用,原因是日军枪法准射程远,这么做十分危险而且也没必要……“谢尔曼”坦克对日军来说是无敌的存在,没有多大的掩护需求,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这挺机枪干脆拆掉以免为日军所有。

北非战场当然不会这么做,于是数十挺高射机枪,再加上m3履带车的机炮……密集的弹雨霎时就将其中一架德军侦察机打爆,另一架匆匆往下方扫射了一梭子弹然后就带着一条黑尾巴逃走了。

后来张弛才知道,德军侦察机其实不是来“捡便宜”的,它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远方的德军装甲部队直观的指示敌人的位置以便它们包抄,另一方面则是想试探下中**队的战斗力。

海因茨蓝道很快就得到了飞行员的反溃:“敌人组织十分严密,战斗力或许很很强!”

海因茨蓝道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情报……或许说他不愿意相信,因为如果这个情报属实自己重新估计敌方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就该撤回所有的部署,直到十里外的三十几辆4号坦克赶上来再说……德军的坦克里,只有4号坦克堪与“谢尔曼”一战。

如果海因茨蓝道这么做的话,那么张弛就难办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远征军的八十辆“谢尔曼”要面对德军的三十辆4号坦克外加两、三百辆的2号、3号坦克,再加上德军还是坦克集群作战的老手,而中国部队对坦克的使用大多都是掩护步兵对敌人防线发起进攻……日军坦克的数量、质量以及战术使太平洋战场上根本就不存在坦克集群作战的可能。

那么这么一综合,最大的可能就是远征军整个装甲部队的覆没进而就是玛海拉玛的失守。

但海因茨蓝道在犹豫几秒钟后,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做。

原因是海因茨蓝道想着一个“快”字……闪电战嘛,就是要快,如果这样拖延下去,英国人的援军赶来了怎么办?空军赶到了怎么办?!

“他们在防空方面或许有些经验!”海因茨蓝道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使用坦克!”

于是,几分钟后,德军的装甲部队就出现在张弛望远镜的光圈里。

只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尘土飞扬,两队张弛并不熟悉的德军坦克分别出现在中国装甲部队的左右两翼……它们扬起的灰尘之大,使张弛甚至只能看清前方一排坦克。阳光下,坦克侧装甲上的黑十字显得十分抢眼,倒是看到那些坦克的火炮让张弛安心了些……它们的坦克炮口径显然没有“谢尔曼”的粗,它们应该就是乔恩所说的2号、3号坦克。

(注:2号坦克使用20mm坦克炮,3号坦克使用37mm坦克炮,谢尔曼坦克使用76mm坦克炮)

接着,在另一辆半履带装甲车上观察的艾布纳肯定了张弛的猜测:“都是2号、3号坦克,没有发现4号坦克!”

“减速!做好战斗准备!”这是张弛下的第一个命令。

“谢尔曼”坦克炮的射程和穿甲能力优于德军的2号、3号坦克,那么“谢尔曼”坦克当然就需要利用这一优势而不是急于打近战。

于是,坦克队形很快就慢了下来并在指挥员的调动下排成了一个弧形朝向两翼逼来的德军坦克群,与此同时,半履带装甲车上的战士们也纷纷跳下车,手里拿着步枪、冲锋枪,当然也少不了巴祖卡火箭筒跟在坦克后头。炮兵则用最快的速度在后方架起了一门门反坦克炮……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