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全能运动员 > 第三卷 田径之王 第二十一章 再胜加特林(六更求订阅和月票)

大阪。

张冠刚下飞机,就被大量的媒体记者所包围,而同时还有被媒体记者多几十倍的粉丝。

张冠从没想过,自己在日本竟然有着这么高的人气,仿佛是超级大明星一般,这让张冠觉得有些飘飘然。而之后的赛前采访当中,张冠也没有遇到不守规矩的记者。

等到了比赛日,张冠也见到了很多熟人,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哈贝贝,哈撒特斯特的切诺费,日本的朝原宣治和冢原直贵等等。而美国队方面,莫里斯-格林并没有来,但贾斯汀-加特林却来了,还有一位叫泰森-盖伊的选手也出现在赛场上。

张冠知道,在博尔特成名之后,泰森-盖伊被称为“世界第二飞人”,因为他的成绩仅次于博尔特。他是继博尔特之后第二个百米跑进9.70秒以内的人,他也被美国人看做是田径传奇巨星迈克尔-约翰逊的接班者。

值得一提的是泰森-盖伊也是技术非常全面的运动员,是一位兼跑者。

与博尔特一样,泰森-盖伊最早练习的项目也是200米短跑,后来增加练习100米短跑。与博尔特不同的是,泰森-盖伊还开发出了400米短跑的技术。在2010年,泰森-盖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同时跑进100米十秒、200米20秒和400米45秒大关的选手。虽然在400米项目上,泰森-盖伊比不上世界上最顶尖的专项400米运动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个全能型的短跑运动员。

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年底的世界田径总决赛的时候,泰森-盖伊才真正的崛起,而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23岁的青涩选手,还没有在世界级别的比赛中取得成绩。甚至在面对比他还年轻的张冠时,盖伊显得有些惧怕。

张冠毕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而且他又是亚洲本土选手,所以他在这片场地上毫无疑问拥有者最高的人气,就连日本本土的老将朝原宣治,人气都要比张冠差一些。

百米短跑依然被排在110米栏之后进行。

刘飞人今天的状态非常不错,不过他的老对手美国人阿兰-约翰逊却没有来参赛,这或多或少有些可惜,其他的对手在刘飞人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刘飞儿在决赛中也留了一手,但仍然以13.12秒的好成绩获得了冠军。

接下来就是观众们期待已久的百米飞人大战了,张冠对阵老对手加特林。也是这届国际田联大阪大奖赛的主要看点。

加特林今年的状态要比去年好的多,这两个月在美国本土举行的一些田径比赛上屡创佳绩,也正是如此,他决定参加大阪的大奖赛,再一次的向张冠发出了挑战。

面对加特林的挑战,张冠显得很平静,虽然这些日子来一直都在练习200米,但或许是因为平日里练习量很大的关系,张冠的状态保持的还挺不错。目前79的状态,足以让张冠跑进9.85秒以内,这个成绩在一般的世界级田径大奖赛上都可以夺冠。

……

加特林瞧了张冠一眼,随后仰起头。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一幕幕画面从他脑海中闪过。

加特林想起了雅典奥运会,他披荆斩棘一般进入了决赛,他看到格林在半决赛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那时候他甚至可以确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奥运金牌,然而在比赛中。他努力、很努力的在和其他运动员争夺第二!

加特林又想起了去年的横滨全明星赛,他千里迢迢从美国赶到日本,来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他又一次很努力的和其他运动员争夺第二!

“第二?又是第二!去他叉叉的第二!”加特林猛的睁开眼睛:“我是来争第一的,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第二!张冠,我今天会拼尽全力,我一定要战胜你!我要冠军!”

……

发令员示意运动员们都做好准备,随后喊出了口令,举起枪,扣下了扳机。

张冠的状态不错,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起跑反应时间表现的非常好。

但是加特林却采用了压枪跑战术,并且取得了成功,第一个冲出了起跑线,在这第一刻就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今天的加特林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的加速很迅速,显然准备利用压枪跑取得的领先,继续扩大优势。而张冠也不甘示弱,几乎是紧贴着加特林,两人之间仍然保持着起跑时候的那点轻微的差距。

观众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比赛刚一开始,张冠和加特林就要短兵相接了,这看起来很精彩,而且照着这种情况比下去,后面的比赛会更加的精彩。

四十米后,运动员的速度已经提到了峰值,这个时候,对于顶尖运动员来说,较量才刚刚开始。但张冠与加特林之间,还是保持着起跑时候的轻微差距。

五十米,张冠依然没有赶上加特林。

六十米,两人明显的已经领先了其他选手,但张挂还是稍微落后加特林一点点。

张冠已经察觉到,今天的加特林有些不一样,他的状态非常不错,所以此时他的速度很快,简直与自己不相上下。

“加特林什么时候这么强了!打鸡血了么?我竟然赶不上他。”张冠有些恼怒。随后他突然想起,在之前两次和加特林的较量中,自己都服用了体力药水和状态药水,并且都打破了世界纪录。但世界上在那两次交手当中,加特林都表现出了极快的速度,而张冠认为加特林弱,只是因为打破世界纪录的自己的确要比加特林快的太多。

“如果没有我的话,加特林可是雅典奥运会的百米冠军!之前是我太轻视他了……”张冠意识到这一点,随后注意力更加的集中。

……

远处观战的教练组成员同样是一脸的紧张。

从起跑到现在,不过短短的五六秒钟,于指导的额头上却已经出现了汗水的痕迹,他紧握着双拳,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默默的在为张冠加油。

于指导好久没有这种紧张的感觉了。自从雅典奥运会后,张冠所经历的比赛都是一帆风顺,一路领先到夺冠。而今天张冠的状态虽然不错,但加特林的状态同样也不错,于指导又感受到了久违的紧张与刺激感。

不远处,加特林的教练格拉汉姆的表情和于指导差不多,不过他的内心中却远比于指导活跃的多。

“张冠今天的速度虽然比不上去年破世界纪录的时候,不过依然很快!真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训练的,一个黄种人,竟然能够这么快!我们已经用了那种方法了。但竟然还无法战胜张冠。”格拉汉姆心中暗想。

格拉汉姆是美国著名的教练,他曾经指导过多位冠军级的美国选手,包括以9.78秒打破世界纪录的蒂姆-蒙哥马利和美国传奇女飞人马里昂-琼斯。

同时,格拉汉姆也是一位有“前科”的教练员,所谓的“前科”是指他指教的运动员中,有使用违禁药品的先例,其中也包括蒂姆-蒙哥马利和马里昂-琼斯。

……

赛道上,两名运动员已经进入了最后二十米的较量。

“再快点!再快点!我不能输!”张冠努力的在调动自己的情绪,脚下也在更猛烈的发力。

终于。在这一秒追上了加特林。

两人并驾齐驱!

“张冠追上来了!他果然还是追上来了!不过我不会输!”加特林发觉起跑时候轻微的领先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并没有丝毫的慌张,反而显得更加斗志昂扬。

这场世界上最巅峰的较量只剩下十米,最后的十米。对于两位顶尖运动员,甚至不需要1秒的时间就可以跑完。

胜负只在一瞬之间,两位运动员仍然在拼搏,他们不会放弃。他们都渴望着胜利!

“终点了,拼了!”张冠做出了冲线的动作,他的身体猛烈的前倾。头也伸向了前方,这一刻,张冠几乎失去了身体的平衡,在冲过终点的霎那间,他不得不扭动着身子保持平衡。此时的张冠还不知道,最终是谁获胜。

加特林在终点处同样做出了冲线的动作,他没有去看张冠,他的眼中只有终点,他灼热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冠军的向往。

冲线!

“我赢了么?”这个想法同时从张冠和加特林的脑海中冒出。

然而,在上帝视角看来,张冠好像领先一些。

张冠和加特林都放慢了脚步,两人几乎同时望向了记分牌。

加特林,9.83秒。

而张冠则是9.82秒,张冠以0.01秒的成绩险胜!

紧接着,国家队的阵营里马上响起了欢呼声,而美国队方面则显得有些沮丧。

看到这个成绩,加特林微微叹了一口气:“又是第二!可恶!我又输了!”

……

运动员取尿样标本的流程是十分严格的,首先是要脱衣服,不仅仅是裤子,连上衣也要,按照规定,裤子必须要脱到膝盖以下,上衣则要掀到胸部以下,这是为了避免运动员在衣服里事先藏好了标本。采集标本的容器事先要准备至少两套,每一套要至少有两件容器,必须是透明且未开封的,以便运动员观察里面有没有别的东西。在取标本之前,由运动员自行选择其中一套容器使用。

取标本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容器递给运动员,运动员会先用其中一个容器收集标本,然后再将收集后的一部分标本倒到另一件容器里,随后自行对容器进行密封,这整个过程虽然有工作人员监督,但工作人员绝对不会经手,全都由运动员自己完成,这也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会在标本里面偷偷的掺杂一些其他的东西。而后工作人员会当着运动员的面给容器贴封条,甚至会让运动员在封条上写字或做标记,然后放在转本的储存箱中,这一切也都必须在运动员视线监视中进行。

两瓶标本,其中一瓶会用于尿检,另一瓶则作为留存标本。一旦运动员在尿检中被查出使用了违禁药品,则会对另一瓶的留存标本进行检验,而再检验的过程中,从取样、拆封,到后面检验的过程,当事运动员或教练员被允许在场见证整个过程。

以上的整个过程说起来很复杂,具体的也可以列出三十多条的操作规范,但一旦运动员比较熟练了,操作起来也是很快的。张冠也经历过多次取标本的情况,所以很快就外成了标本采集过程。

不久后,工作人员完成了所有需要取样运动员的标本收集工作,他将标本放在特制的箱子中,然后准备把标本送到检测中心。

但他刚走了没几步,旁边一个带着口罩的男人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抢走了那个放运动员标本的箱子,撒腿就跑。(未完待续。)

ps: 第六章送到,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还没有订阅vip第一章的麻烦支持一下,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