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纨绔邪皇 > 四三八章 托付重兵(二更)

纨绔邪皇 四三八章 托付重兵(二更)

作者:开荒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1:58:17 来源:笔趣阁

七月十三,嬴冲终于踏上了回返冀州的归途。

冒顿麾下的数十万匈奴大军,用了三日时间退出千里。然后嬴冲等人,在十三日的清晨动身,一路南下。

原本以嬴冲之意,是想在临走之前,将那三座小城毁掉的。不过匈奴人割让朔方郡的条件之一,就是将这三座小城,完整的转交。

这使嬴冲略觉遗憾,倒非是因被匈奴人占了便宜。而是心知那位冒顿单于,已察觉到了他们匈奴人的弱点。

草原部族说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可这北方高原中,水草丰盛,适合过冬的所在,总共也就只那么十几处而已。

只要占住了这几处要地,一样能锁住匈奴人的咽喉。在某些时候,更可致命。

故而那位单于,才会对这三座城看重非常。

南下之时,全军行军之速极快,仅仅一日,就已行军四百里之遥。这一是因地势,由高至低,近三千丈的海拔,来时要比去时轻快;二则是他们在草原中,已熟悉了路途;而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冀州诸军,都已归心似箭。无论最底层的士卒,还是上面的将校,都不愿在这草原中,多停留片刻。

嬴冲却依旧是不敢大意,行军之时,哨骑都远至百里之外。安营之刻,也都是深沟高墙。

虽说此时合约已定,朔方城也已交付,匈奴人并无翻脸的理由。可凡事就怕万一,万一有什么变故,匈奴准备反悔怎办?

使嬴冲欣慰的是,他确实在自己的部属中,提拔了许多出色的将校。这些人,也都未因之前的和议,而有任何的大意轻心。执行他军令时,依旧是一丝不苟。

也就在十三日的夜间,嬴冲接到朝廷正式的嘉奖诏书。由枢密院拟定,天圣帝签发,诏书中称赞了嬴宣娘与李靖,以及所有冀州军上下。

不过重点还是嬴冲,对他临机决断,克平匈奴之功,大肆赞赏,

“受封武安郡王么?”

嬴冲一声轻笑,目中现着若有所思之色。

此时送至到他手中的,是朝廷的嘉奖诏书,而非封赏。嬴冲自然没可能从这诏书中,知道自己受封郡王之事。

真正的消息来源是玄雀,两日之前,玄雀就已将此事详细,传递到了他的耳中。

据说当日政事堂与礼部诸人,为他的封号,争执了足足半日。其中有安北郡王,武阳郡王,平虏郡王等等——

最终却是由左尚书仆射裴宏志一言定音,拟了武安郡王的封号。

而就是这个王号,令嬴冲感觉受宠若惊。

何谓武安?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自西周以来,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就比如他们大秦,已经在三千年前逝去的战神武安君白起;还有赵国的名将李牧,也同样号为武安!再还有昔日的合纵之祖,身配六国相印的苏秦,亦是武安君。

而如今楚国的名将项燕,封号也与他一样,是武安郡王。

嬴冲不知裴宏志为他定下这一王号,到底是何用意,却本能的感觉到了一股恶意袭来。总之与那老东西有关的,就准没好事。

其次让他意外的,是嘉奖诏书中,对于冀州军的安排。

那诏书里的内容,确实是大肆称赞了他们冀州军上下人等不错,可其本质,却是枢密院准备肢解他麾下大军的前奏。

与匈奴和议已定,冀州之乱也大致平息,朝廷不可能在冀宛,继续维持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军团。

故而那诏书的后面,也对这六十万大军的去向,做了大致的安排。

其中李广升神武右军左师镇守使,领麾下一万禁军回调京城;李靖出任破虏军节度使,领破虏军六万四千人,加上云中冀门马邑三郡府兵及团结兵四万,重整云中防线。

然后由嬴冲负责整顿冀宛二州府军,尽量在半个月内,从所有暂编师中选拔精锐与将校,填充二州府兵的缺额。再从二州府军中遴选出五个府军师,调拨左屯卫大将军麾下,以支援宁州战事。

而其余的义军与暂编师等,则在朝廷酬以重金之后,全数解散。

——这些都并不出他的意料,此时朝野内外,并无任何一人有资格来办这件事。除他嬴冲之外,无人能够使冀州军众膺服。

真正使他惊奇的是,那诏书中另还为武阳郡,定下多达四个师的团结兵名额,驻地解县。

这岂非要为他的安国府,再添四师精锐?

需知这团结兵,虽是由朝廷供养,一应将校与团练使,也是由枢密院与兵部派遣任职。可因其民兵的性质,注定了这四个师的兵源,都只能从武阳郡的本地挑选。

而身为武阳世家之首的安国嬴氏,天然就是这四个师的掌控者。

这莫非又是天圣帝的手笔?可枢密正使陆正恩,又怎会同意?

还有陛下他,让安国嬴氏麾下军力再次大增,又到底有何用意?此时北方四州已经初步平定,匈奴元气大伤,又失去了朔方城,短期之内再难为祸。

而临近的冀宛元三州,即便是有什么祸患,以如今武安王府,三个师的部曲建制,也足可应付有余。

需知以如今安国嬴氏的威望,他已可很轻松的在冀宛之地,聚集到近四十万人的大军,

至少在嬴冲看来,在武阳郡维持这四个师,数量八万四千人的团结兵,毫无必要。

莫非,这是为防卢氏?也不对,或者可说是‘不止如此’!

此时的固原元氏,被左贤王老上折腾的厉害。精锐族军覆灭大半,二十万卢氏族人,死伤四万有余,且都是族中的精壮,年轻的这一辈,折损过半!

以嬴冲的估计,这一族二十年之内都难恢复元气。不但在军力上,不足以与现在的武安王府抗衡,便是朝中的势力,也将大大的衰减。

要防备卢氏,也同样用不到这等规模的军力——

嬴冲随即就又想到了李广与嬴双城,这二人都双双调任禁军,担任一师镇守使职。

而原本以他之意,是打算让这两位,干脆出任地方府军的上郡防御使,又或边军镇守使的。

可结果枢密院,直接就将这二人,送入到禁军。且因禁军大肆扩编之故,各自统率之兵,足达三万之众!

如此看来,天圣帝只怕并未放弃,让他执掌禁军的打算。且因这次的战功,很可能一次到位。以‘加镇国上将衔’的名位,执掌两到三部禁军。

那么这武阳的四个师的团结兵,也很可能是与此有关。

嬴冲找到了舆图翻看,然后一路从解县南下,经阳江,再到郑渠,以及接下来的清江与咸阳。

——从解县这里,乘坐最快的机关轮船南下咸阳城,可能都不用了十日。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几年里,陛下他哪怕是有五十余万禁军在手,也不能完全放心?必须从他处调集兵力不可?

而要印证这个猜测,关键就是这条绵延三千余里的‘郑渠’。

嬴冲猜测,天圣帝如真有此意,那么接下来他的兄姐二人中,必将有一位出任‘安渠军节度使’。统辖这里的六万四千安渠军,与三万郑渠水师。

如此一来,安国府一系数十万大军,就将形成一把利剑,凌于咸阳城的上方。

嬴冲既为这份信任而受宠若惊,又感压力沉重,

他能感觉得到,随着匈奴的威胁被扫平,王安石重归咸阳,天圣帝似已雄心再起。

这分明是已下定了决心,定要在国境之内推行清查田亩与天下隐户人丁之策。甚至为此不惜内战,逼反世家。

而此时武安王府控制下的近百万秦军,就将是天圣帝身后,最可靠的支柱与依仗。

旦有不测,他随时可在武阳聚拢大军,依托阳江郑渠南下雍州,十日之内兵至咸阳。

这一次,他若鼎力支持,不负所托,天圣帝或能有三四分胜算完成此政。可如他嬴冲心生二意,又或者在平乱中兵败失利,则陛下他的皇位,必将不保。

他仔细想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可能了。实在找不到天圣帝,将重兵交予他手中的理由。

此事也艰难异常,陛下这边虽军力众多,光是如今安国赢氏能直接间接动员的军力,就达四十个整编师。可敌人也一样是无比强大,毕竟国朝中十七家一等与超等世阀,能动用的兵力,高达四百万以上,且还有一位稷下榜上的名将。

且这一次,对方不会有任何的小视。

嬴冲也在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现在已成为众矢之的——

只有他嬴冲死去,才能将北方百万大军的威胁解除,才能斩断天圣帝最重要的一只臂膀。

浑身寒意凛然,嬴冲心知自己的许多计划,是必须提前不可了。半年之内,自己的武安王府,至少需一位伪开国级的强者坐镇不可。

否则自己,必定性命难保!

陛下他确实会遣强者,护住他嬴冲的安全不错,可又哪里有自己手中力量好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