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六百七三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各位,各位,黄教授公开课的视频什么时候更新?”

“我靠,明天呀,你这个伪铁杆,怎么加进群里来的。”

“我错了,我最近忙嘛。”

“好吧,原谅你了,不过,你这个高中没毕业的来听黄教授的课做什么?”

“高中没毕业怎么了,高中没毕业也无法阻档我接受大学思想的教育。不过,我说你,你这个研究生毕业的家伙看黄教授的视频做什么?”

“我能说,我研究生这几年白读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听了黄教授的课,恐怕是任何一位大学生都会产生白读了的想法。不过,要我说,黄教授也真牛叉。不但对于诗歌研究的这么透彻,而且写起诗来也这么厉害。”

“黄教授可没有承认这一些诗是他写的呢。”

“这还要承认吗,不要问都知道。唉,跟你说,黄教授就喜欢装,不过,我就是喜欢这种装逼的样子。特别是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他喵的,这简直太装逼了。昨天我拿这句话向我喜欢的妹纸表白了,妹呀,你猜怎么了?”

“猜毛线,我只知道一颗好白菜被你这头猪给拱了。坑死了,没想到你这家伙来看黄教授的课竟然是为了泡妞。我靠,我怎么没想到呢?”

“行啦,行啦,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下明天黄教授会开什么课吧。”

“第一节是现代诗,第二节是元曲,我猜第三节课应该是宋词……估计黄教授是想开设一堂研究华夏诗歌系列课程。”

“分析的有道理。不过,我更关心的是黄教授会写什么样的宋词体出现。”

“这个就不知道了,但我估计,绝对会让我们惊艳。”

“我也相信。”

……

一翻准备,黄一凡第三节公开课的时间又到了。

这节课黄一凡比之此前准备的更充足,带着教案,黄一凡进入了公开课教室。

此时,教室早已经坐满了一众学子,当然还有一些听课的讲师以及教授。甚至,黄一凡还看到了央视的几位朋友。

虽然有些吃惊,但黄一凡也并不奇怪,反正公开课嘛,谁来听都可以。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

“坐下。”

标准的上课礼仪,黄一凡开始了第三节公开课。

“很多人估计猜到了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好吧,你们很聪明,猜对了,是宋词欣赏。不过,答对了也没奖。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宋词的魅力。”

“宋词是华夏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好吧,这种书本上的解释我就不读了,简单的说,如果要比喻的话,宋词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听的歌曲,这种歌曲包括爱国类型,爱恋类型,思乡类型,思国类型……当然还有无病呻.吟类型,也就是所谓的为作新词直说愁。”

因为考虑到公开课不仅仅是给在坐的学子听的,还有很多一些普通大众,黄一凡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也在继保该有的学术授课之余,也采用更为简单直白的话语进行上课。虽然黄一凡暂时不知道这种方式效果怎么样,但从台下一众学子津津有味并不时偷笑的表情来看,这种讲课的方式看起来还不错。

“研究宋词,我们很喜欢研究宋词产生的背景,我们想问,为何这种诗歌体裁会在宋朝之时繁荣起来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唐代已经将五言,七言,古诗体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后人很难从唐诗当中再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与此同时,宋朝相对开明的政治文化也使得人们有着强烈表达自己思想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一种与唐诗不一样,但却继承了唐诗雅颂风格的宋词便这样出现了。”

“前面说的是第一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其实与大都研究者分析的差不多,我再分析与一些教授专家所分析的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重点来说说第二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宋朝已经产生了唱片娱乐公司。”

这个说法一出,台下一众学子瞬间呆住了。

宋朝产生了唱片娱乐公司?

“这说法太劲爆了。”

“哈哈哈,今天黄教授讲课太有意思了,这个说法很新颖。”

台下不少学子不时说道。

“其实说唱片娱乐公司也不准确,不过,暂时先这样称呼吧。我为什么称宋朝产生了唱片娱乐公司呢,答案与宋朝流行的青楼有关。青楼自然是烟花女子的聚集地,但是,这只是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在宋朝,甚至在唐朝时期,所谓的青楼与我们咖啡馆,酒吧,茶座差不多。文人去青楼不但不会有损名声,反而还是一件风雅的事情。于是,这就造就了青楼在宋朝时期的独特地位。”

“这个时候,不少青楼老板就想呀,光是陪那些读书人床笫这事儿赚不了什么大钱,或者也只能赚一次性的钱。何不教这一些青楼女子读书写字,陪客人说话喝茶唱歌弹琴呢?这个想法一出,不少青楼老板便开始从小培养一些清倌人。这些清倌人卖艺不卖身,平时做得最多的事儿就是唱歌给客人听,而唱的是什么歌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宋词。”

“分析到现在,各位应该差不多了解。青楼老板其实就是开唱片公司的,青楼女子相当于歌手,艺人,写宋词的词人,其实就是现在的作词人。”

这种新奇的授课方式令一众学子耳目一新,顿时对于宋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同样,黄一凡这种比较直白的授课方式也让更多的人一听就懂,对于宋词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了解。

原来宋词就是我们现在所唱的歌曲。

这比之当初以为宋词就是唐诗一类的诗歌这种解释强多了,也更为直观的多。

“当然,如果大家对宋词还是不太理解,那么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宋朝青楼听歌的情形。”

说到这里,讲台之下突然有四人站了起来。

一人抱着琵琶,一人抱着古筝,一人拿着二胡,一人穿着穿着汉服。

在黄一凡的吩咐之下,四人将讲台布置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唱台,并分别入座。

“各位,我们来听一听现场版的宋朝歌曲,也体会一下当时宋词在宋朝时代的独特地位。”

黄一凡说完,边上那位弹古筝的男子右手拨动琴弦,叮咚声如水流穿过。

在古筝的带动之下,吉他,二胡,两者乐器也分别加入了伴奏。

站于正中的女子翩翩起舞,跟随着妙漫的舞步,一段来自深谷空灵的声音却是响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ps:大家可以听一听王菲版的水调歌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