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五百二八章:泰山交通都瘫痪了

霸气。

嚣张。

锋芒天下。

还要说什么呢?

哪怕之前所有的不懂,哪怕之前写得一坨狗.屎,但只要最后一句,那就足够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后一句诗,哪怕就是小学文化的人,当听到这一首诗,也要震住。

这是他们有史以来听到的最为有气势的一首诗。

这也是他们对泰山描写最为经典的一首诗。

也因此,如此牛叉的诗只是一出,一众人等简直就像疯了似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才是真泰山呀,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去泰山,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去爬一爬泰山了。】

【说的对,原来准备去西湖的,现在看来,还去什么西湖呀,泰山走起。】

【兄弟,上,让我们一起登上泰山之巅,却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一览众山小。】

如潮水的人流量瞬间爆发了出来。

他不但刺激了原来准备旅游的游客,他还刺激了那一些没打算旅游的游客。

但不管这一些人原来是有打算旅游还是没有打算旅游,他们都被这一首诗刺激到全身热血沸腾。而在这时,最为显著的表现,那就是泰山游客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井喷。

不不不,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一次的井喷可能与上一次去西湖的游客一样。

不是的。

西湖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虽然写得经典,但只是单纯描写景色的诗,比较文雅。再者他此前抛出来的三重意境,也就那些文艺青年对其感兴趣。虽然这样的一首诗也能大幅度的刺激游客前往西湖,但相比泰山喊出来的“一览众山小”时,西湖的诗已经完全不能相比。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那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是给群众灌了一瓶红牛。在红牛饮料的刺激之下,不少人纷纷前往了西湖。但是,对于泰山来说,泰山给普通群众灌的则不是红牛,而是直接给群众打了一针鸡血。其爆发力,简直令人恐怖。

随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首诗之下,泰山旅游风景区全线爆满。

据说,当天去泰山的游客突破20万人次。

但你不知道的是,泰山哪怕就是火力全开,也只能最多接纳9万游客。

一瞬间,泰山旅游仅仅只在一首诗之下,便瞬间令其瘫痪。

住宿爆满。

那些大酒店早就被无数的游客入住。

哪怕就是一些小酒店亦全线满客。

甚至,一些游客为了登上泰山住进了泰山周边的居民区去了。

当然,住宿爆满还不算是什么严重的情况。

最为严重的是交通阻断。

只能接纳9万人的景区一下子涌进20万人,你能想像其中的情形吗?

整个泰山风景区已经变成了只要有一个脚落就站了一个人的尴尬境地。

这还不算什么。

据高速公速那边发过来的消息,仍有几万私家车正开往泰山方向。目前正在进行限流措施,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私家车长达几十里,可谓壮观。

看到这个现象,泰山旅游风景区ceo刘风华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他意想到在与黄一凡合作之后,来泰山旅游的人会增加很多。可是,哪怕再怎么意料到,也没想到当天瞬间爆发而来的游客总量。

好在泰山风景区也在此时紧急启动了各方面的措施,甚至请求政府出面,对路面,旅店,以及各方面的旅游服务上全方面把关。最终,才化解了这一次的井喷事件。

但是,因为一首诗引发的轰动,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被人时不时提及。

……

不过,相较于泰山旅游风景区的火爆。

关于黄一凡给泰山写的这一首诗《望岳》也彻底的陷入火爆。

当然,此中所谓的火爆并不是说《望岳》变得怎么怎么样,事实上,望岳这一首诗在泰山打出广告之后,他就已经火爆的不行,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一首诗。那么,为什么还要再说望岳这首诗火爆呢?

其实,这里所说的火爆,是研究这首诗的人变得越来越为的火爆。

不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什么意思吗?

不是也有很多人并不明白“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的是什么吗?

不是还有人问“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到底说的是什么吗?

那么,现在就由那一些研究这一首诗的专家来告诉你答案。

让这一些专家来告诉你一首真正的经典到底写的是什么。

历来一众经典的诗词都有很多人给予评论。

做为最近这一首极为经典的《望岳》,自然逃脱不了那些诗词研究者人士的赏析。

当然,如果换做是古代,他们研究也没什么用。

因为,古代要么自己就会欣赏,要么,完全不识字。

会识字的读书人一看这首诗就知道意思,而不识字的,你在他面前解释他也不敢兴趣。

可问题是,现在社会却与古代完全不同。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识字,这首诗里面所有的字也认识。可是,认识是一回事,知不知道他的意思也是一回事。不少人除了对最后一句知道意思之外,其他几句,一众人等还真是不解。

这真是一个极为尴尬的情形。

于是,一些看不懂的朋友就会说出“望岳”这首诗也就最后一句写得不错,其他写的很一般之类的话。

只是,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望岳这一首诗,可以说不仅是最后一句,全诗八句都是无比的经典。

那么,经典在哪呢,下面就由专家来给你分析。

这位专家呢,便是水木大学中文系的培进。

没错,就是黄一凡的同事。

“各位,大家好,我是水木大学中文系的讲师培进。虽然我诗作的不怎么样,但对于诗词的分析还是有一点见解的。之前大家都说望岳这首诗前面的六句写得很一般,有的也写得莫明其妙,看也看不懂。那么,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欣赏这首诗。”

培进最近也算是小火了一阵。

为什么火,不是培进写了什么大作,而是培进最近开了一个微.博。

这个微博写的也不是自己,写的是关于黄一凡诗词的讲解。

从几年前的世人欺我,男儿行,再到后面的楚辞,培进可谓是讲解的有声有色。

一不小心,培进便在讲解黄一凡诗词的时候小火了一把。

而这一次,培进又怎会错过这一首望岳呢?

【先来说说这首诗的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说的是什么,其实意思倒也简单。岱是泰山的别称,又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便叫做岱宗。岱宗夫如何,意思是说,泰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那么,我们再来说第二句。

第二句齐鲁青未了,很多人也同样不明白这一句写的是什么。

其实这一句也很好明白,这里面的齐鲁两个字,分别指的是齐国与鲁国。

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作为交界,齐国在泰山的北边,鲁国在泰山的南边。

“青未了”指的是泰山翠绿的颜色一直连绵不尽。

这一句可谓是经典之句。

培进大为感慨的写道:“一般诗人用诗写景,大都直接描写景色怎么怎么样,不管是美丽还是别的。哪怕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也是用“山色空蒙”等词来形容西湖景色具体写的是什么。

可是,这一首《望岳》诗人却来了一次突破。

他写“山”的景不再具体写“山”长得怎么样,也不写泰山的气势如何,在诗中,诗人直接就用了一句“齐鲁青未了”。意思是说,在齐国与鲁国整个地境都能看到泰山青绿的颜色。当看到这一句诗时,你能想到泰山究境有多大?这简直是连绵几千里,无穷无尽呀。而在我们眼中,关于泰山雄伟壮阔的形象也在这一句诗当中无比形象的跳跃了出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