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58章 不愁没有当官的

大宋将门 第558章 不愁没有当官的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一口气开革了几百人,顺便又把所有皂隶役夫都给召集起来,这些人多是普通百姓出身,被逼着服劳役,白给官府干活。有些甚至是贱民,倡优皂隶,他们的身份甚至不如青楼的女子尊贵。

这些人多数是受尽了欺凌,日子过得很苦,而且世世代代,都没法改变命运。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混得不错的,借着官府的威势,去欺压百姓,贪得无厌,也正是这些恶徒,才让皂隶的名声非常恶劣,老百姓厌恶到了极点。

总体来说,王宁安开革了所有的书吏,还有三班差役,凡是有正式出身的,全都滚蛋了,只剩下这些临时人员。

“本官已经下令招募新的吏员,充实衙门。你们之中,不乏在衙门做事多年,很有经验的。这是一次机会,如果你们愿意走,大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滚蛋,三个月的禄米,一粒也不会差。如果愿意留下来,还愿意协助维持衙门运转,本钦差会上奏朝廷,大力嘉奖,废除你们的皂隶身份,从今往后,你们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你们干得好,有了功劳,也会升官受赏……唯才是举,只问能力,不问出身。你们好好想清楚吧!”

王宁安交代完毕,也没管这些人,直接回到了钦差行辕。

他刚回来,大儒王方就赶来了。

原来苏洵把事情和王方一说,老头子乐得山羊胡子来回乱颤。

他去六艺学堂看过,最深印象的就是实践课。

六艺学生,能进入平县衙门,能去市舶司,能去榷场,接触的都是最实用的东西。别看苏轼、吕惠卿这些人蟾宫折桂,风光无限。其实在平县等地,很多人并不羡慕他们。

朝廷当官,如履薄冰,限制太多。

比如一些算学天分很好的学生,进入商学院,毕业之后,或是从事海外贸易,或是进入银行体系,早在几年前,就有六艺学生年薪一万贯的价码。

如今更了不得,许多六艺学子甚至拥有了股份,几十万贯身价并不稀奇。

……

其实变法一类的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必须有社会基础。

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就是和社会严重脱节。

而这一次则不同,以平县的工商业为代表,一大群新兴的工商集团,他们迫切需要改革土地,废除民间高利贷,让佃农变成自由劳动力……这一股强大的呼声,才是王宁安愿意和王安石联手,推动青苗法的根源!

如果没有基础,就随便变法,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王方目睹了六艺学生的辉煌,他当然有心效仿,奈何他没有王宁安的本事,眉州也没有平县的条件。老爷子提起来,都非常遗憾。

可是说起来老天都在帮着他,益州衙门的人竟然集体闹事,让王宁安都给开革了,一下子空出了几百个好位置!

你说王方能不激动吗!

简直就是心想事成,天助我也!

来的路上,王方算计过了,他的中岩书院有300多学生,嘉佑二年,通过会试有388人,殿试通过389人,多加了一个王韶。

分到川陕四路,也不过二三十人,中岩书院由于是最早的官学,捷足先登,分到了12个名额。

在蜀中名气颇大,成为人人羡慕的顶级书院。

可即便如此,四年一科,每科十几个人,相比起庞大的入学生员,还是杯水车薪,是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起后世的高考残酷无数倍……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地书院才不愿意浪费精力,去开一些没用的课程,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考试用得到的十三经才是必读之物,其余都垃圾。

王方也是有心无力,谁想到,一个天大的馅饼落下来,老夫子能不高兴吗!

“王相公,不知道有什么标准没有,老夫也好立刻回去告诉学生们。”

“标准吗?家室清白,不要江卿世家,也不要顶级的豪门大户,学问扎实,人品好,肯吃苦,肯学习,也就差不多了……那些顶尖儿的学子,能考进士的,我不和老先生抢,其他的觉得前途无望的,还有多年考试都落榜的,到衙门里干活,也算是体面工作,老先生以为呢?”

“王相公说的在理,老夫这就去!”

王方绝对是个好老师,那么大年纪,为了学生的前途,一刻不留,直接骑着马,跑了一天多,从益州赶到了青神。

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王方不顾疲劳,直接敲响了书院的大钟,把学生们都叫了起来。

大家还迷迷糊糊呢,王方让老伴打了一盆清水,洗了洗脸,精神一震。

“老夫去找了钦差大人,想要讨一个说法。钦差大人果然是不同凡响,极力稳住交子币值,都是为了咱们巴蜀的乡亲。衙门里有人和钦差作对,怂恿差役书吏辞职不干,钦差大人就下令,要重新招收书吏。”

王方挺直了腰板,笑呵呵道:“老夫觉得这是个机会,你们当中,不乏才俊,可是科举艰难,大多数人还是无福蟾宫折桂。为了科举,熬白了头,熬干了心血,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比比皆是,老夫不愿大家重蹈覆辙……而且这次去衙门当差,也不耽误科举,如果觉得还想考试,大可以先干几年,多学一点本事,了解一些实务,这样你们去考科举,也能方便许多。”

“醉翁欧阳修,通儒王安石,两位大人携手,废除太学体,陛下更是倡导以才用人。光知道背书,光懂得做文章,不会办事的腐儒,朝廷是不要的。”

王方给大家讲了许多,学生之中,也有人动了心思,可是却不敢贸然答应。王方笑呵呵让他们去考虑,赶快拿主意,不要错过了绝好机会。

说完了这些,王方实在是支持不住了,连日奔波,加上年老体衰,王方勉强回到了卧房,老伴给他煮了一碗面条,王方只吃了一半,倒头就睡了。

老先生觉得这么好的事情,没有理由拒绝。

可是王方哪里知道,学生那边已经闹翻天了!

有一个年轻的学子,有十七八岁的模样,长得很不错,只是有些高鼻薄嘴,显得有些阴翳,他正对着学生们大呼小叫。

“山长根本是糊涂了,姓王的胡来,贬斥了那么多蜀人,让咱们去给他当官,那不是助纣为虐吗?”

这小子把腿抬起,踩着椅子,怒道:“告诉你们,谁敢去报名,我程之勋就跟他没完!”

嚯,是程家的人!

难怪这么霸气呢!

大家迟疑一阵子,突然有人开口道:“姓程的,你们家那么有钱,过得神仙日子,自然不知道我们的艰难,能当官干什么不去?难道你们觉得都能考得上进士吗?”

有人挑头,其他人也跟着频频点头,没错,考上进士毕竟是凤毛麟角,有好多人已经在中岩书院读了四五年,花费不少,从前年开始,先是去益州府参加取解试,接着去京城参加会试,来回奔波,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结果又名落孙山,继续读下去,还要等四年的光景,倒不如先去衙门做事,如果侥幸得到王宁安的赏识,能进入六艺学堂,不是考中的机会更大吗?

这帮学生也不傻,谁都有个算盘。

见压不住场面,程之勋狠狠啐了一口,“我可提醒你们,王宁安这次是来抢交子务的,是和所有川人为敌,别看他气势汹汹,给他当帮凶,早晚会被清算的!我告诉你们,王宁安待不常,他滚蛋了,你们能有好下场吗?”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道:“什么和川人为敌,我看根本是和你们为敌,别把大家伙都捎带上。”

程之勋老脸一红,气急败坏,寻声看过去,也是个年轻人,有些黑瘦,头上还戴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帽子,十分有趣。

“是你!陈季常!”

“没错,就是我!”

这个年轻人站了起来,他名叫陈慥,字季常,在家排老四,他们家比不得程之勋来的显赫,但是在十几年前,他爹陈希亮考中进士,而且和他爹一起中进士的还有两个侄子,也就是陈慥的两个堂哥。

陈家三人登科,传为美谈,论起蜀中,也只有三苏的名气能压得过陈家。相比之下,程之勋还真没法和人家陈慥比。

“程公子,大家伙都是同窗,可不是你的手下,谁不想博一个前程,你这么拦着,算什么?”

程之勋哼了一声,“我是不想让他们跳火坑!”

“是不是火坑,要跳过才知道!”

“哼,你们作死,可就别怪我没提醒你们!”程之勋啐了一口,气哼哼离开。

学生们互相看了看,有些人打定了主意,毅然动身,有些人还要回家询问,整个中岩书院,都动了起来。

陈慥闷坐了一阵,收拾行囊,竟然也直奔益州而去,他刚下山,后面就有人追来。

“季常兄,等等我。”

陈慥一回头,来的人正是同窗吕陶,两个人平时交情不多,却没有想到,他也要去益州。

“元钧兄,你的学识那么好,怎么不留下来考进士?”

吕陶不好意思挠头,“季常兄,小弟家中贫穷,全仗着老父一人辛苦经营,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他老人家受苦。再说了,王相公不也是没有考进士吗!只要有本事,就不愁没有出路!”吕陶显得信心十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